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质量学术论坛暨六西格玛大会认为未来质量方面值得关注的几条意见

[复制链接] 0
回复
8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4-7 19: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反馈,许多新的观点很值得关注,现列举如下:

1质量经营是提高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将发展重点由增加产能向提高质量和效率转变。焦叔斌博士在“质量与创新论坛”上强调了质量经营的必要性。他指出:在一个全球化的竞争性市场上,质量已经成为了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已经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质量经营正在日益成为各类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构筑千秋基业的必由之路。

2.为实现持续的管理创新,需要建立系统的创新机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何桢博士在“质量与创新论坛”上指出,为实现持续的管理创新,需要建立系统的、整体的解决方案。他提出,系统的、持续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应具备的特点是:高层管理支持和参与管理创新活动;依靠团队合作来完成管理创新;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要有专门的机构和机制推进来创新。每个企业都有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建立自己的管理创新模式,以管理和促进创新。

3.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集成(或整合)应用,是实现管理优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都在努力地学习和引进各种管理模式、技术与工具。尽管各种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的核心理论与技术,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不同的管理方法侧重点不同,但各种管理方法互相包容、互为借鉴,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使他们具备了整合的基础。因此可以将已有的几种管理模式、方法和工具有效整合进行集成创新。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技术路线,本身就属于集成创新。目前不少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戴尔公司李元钧先生在论坛上作了关于综合应用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进行业务流程改进的演讲,中国一航集团、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及余锋代表就精益六西格玛的应用和研究,上海日立电器公司成功整合公司多种改进活动。

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

质量信息是企业实施科学质量管理的重要资源,建设质量信息系统已成为每个企业的基本任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质量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唐晓青教授在大会演讲中指出,企业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包括运用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数据采集、现代通信、过程控制、现代管理等技术,来实现企业质量系统的信息化。她还进一步提出了企业质量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方案,这些观点对于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5. 了解ISO9000的本质,提高认证制度的有效性。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经验,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国目前约有15万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但有将近半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有待提高,如何帮助这些企业运用好ISO 9000,就是有一个既紧迫又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对ISO9000进行更加深入的应用性研究。日本质量专家饭悦功在大会“ISO9000的有效活用”演讲中指出,ISO9000认证制度是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而不涵盖企业拥有的固有技术;认证只是符合性评价,难于判断企业的实际绩效水平;认证主要关注体系是否按计划实施等等。因此,各企业应当进一步了解ISO9000认证制度的基本性质,并根据自身经营的需要和经营方针有效应用ISO9000

先生认为企业有效应用ISO9000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并保持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方法上进一步与国际 ,接轨;促进企业有效实施顾客满意、持续改进和过程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 领导力与管理变革

本次会议上国内外几个专家都谈到了领导力与管理变革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彼得·潘迪先生提出六西格玛必须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流程改进,必须从促进管理变革和提高领导力的角度推进六西格玛,才能取得长期的成功。石山一雄先生进一步强调了六西格玛倡导人在组织战略展开与六西格玛项目之间纽带的关键作用。不少中国企业的实践也证明,没有高层的强有力的领导,任何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都将难以为继。不管是推行六西格玛还是精益生产、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方法没有和管理变革与领导力提升相结合,很难取得长期的实质性的效果。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