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中华民族不如日耳曼吗?

[复制链接] 2
回复
8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2 08: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不如日耳曼吗?

这个问题也许有点唐突,其实就是想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说说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自从去年五月国民党的马英久赢得了台湾大选之后,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人重新燃起了祖国统一的希望。盼了三十年的两岸三通实现了,停顿多年的两岸协商机制重新恢复了,团团和园园这对国宝熊猫也终于在宝岛安下了新家,两岸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令人期待。在不久前,大陆领导人向台湾又释放了突破两岸关系诚意的新主张,其中直接提出了关于涉及两岸政治层面的对话意向。

关于两岸的关系问题,在六十年之后的今天,已经发生了许多本质性的改变。六十年前,当蒋某人兵败退守台湾的时候,两岸是完全敌对的关系,经过六十年的历史变迁,两岸已经成为可以和谐共生的兄弟了。兵戎相见、兄弟自残的时代早已过去,更何况此类问题早已有了成功的先例。比如当年的东德与西德的统一,日耳曼人用自己的智慧,兵不血刃地化解了曾经水火不相容的兄弟之争,实现了祖国统一。尽管台海两岸的问题与德国的问题有着许多的区别,但同是骨肉分离、同室操戈,其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既然日耳曼人能够实现祖国统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就做不到吗?面对如此关乎民族尊严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是坚信:中华民族是不会逊色的。

也许有人会说,动不动就谈论国家大事,是否有些闲操心的嫌疑啊?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且不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道理,就从我们百姓自身的精神需求上,也会找出非常充分的理由的。每个中国人都有着明确的归属感,都会在面对国旗、耳闻国歌之时,心中燃烧起一种莫名的激动,这就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就是爱国主义最原始的体现。希望自己的祖国是完整的、统一的、被世人所尊重的,这是所有人最基本的精神诉求。而台湾问题正是这样一个层面的问题,即便是普通的中国百姓,也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国家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的底线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统一不容破坏。然而,百姓毕竟不是政治家,普通人的视野必定是需要引导和拓宽的。因此,有关祖国统一、两岸关系的解决,也是要用历史地、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的。

六十年前,在台湾的问题上,我们的政治取向就是——解放台湾,这是没有任何商量、变通的余地的。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曾经希望用解决港澳问题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现在来看,武力解决显然不可取,将台湾作为一个特区或一个省来对待,也不可能被台湾方面所接受。因为,“平等”是解决两岸关系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前不久,大陆方面对两岸关系所释放出的善意中,对平等解决两岸关系的原则是持积极态度的。国民党来大陆访问所受到的隆重接待,就非常清楚地体现了大陆方面的诚意。

我认为,在处理两岸关系的问题上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时机,现在国民党的马英久当政,就是解决两岸关系的最佳时机。马的任期只有四年,如果他不能连任的话,2012年就是实现两岸关系突破的最后期限。因为这个期间不能实现突破,下届台湾的政权如果换成一贯倡导台独的民进党掌权,解决两岸关系就有可能又要陷入僵局了。二是突破局限,在解决两岸关系的问题上,强调武力解决是敌对关系不容调和;提出港澳模式,被台湾视为有“矮化”之嫌而难有进展;现在提出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商量”,使两岸有了坐在一起协商的可能。那么两岸之间“商量什么”?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如果我们大陆方面的政治家们脑袋中有些固定的框子,那实际上有些问题恐怕就难以商量得通。

因此这里需要重提一下“关于什么是有利两岸关系的真理标准”问题,就像三十年前那场空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那样,不冲破精神禁区,改革开放就只能是隔靴挠痒,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如今这个两岸关系问题的解决,同样要实现思想解放,为了祖国的统一,没有什么禁区不能突破,没有什么难题能胜过中国人的智慧。比如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承认两岸实际存在的政权,认可两岸分而治之的现状,两岸共享一个中国的国际身份,两岸分享一个中国国家的名誉。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可逐渐增进了解,求同存异,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经过这样一段过渡期之后,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会更加深入,台湾对大陆的依附程度也会更加深化。那时,两岸的新一代政治家们,一定会拥有更加智慧的方式使两岸关系的解决更加彻底、更加理想、更加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沙发
发表于 2009-2-3 11:01:42 | 只看该作者

不如,因为我们在白人面前找不到丝毫的民族自信心.

自卑感倒不少,从我们的政府官员身上可以看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11:02:34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9-2-3 12:22:12 | 只看该作者

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优劣可以比较,适者生存。而且,也没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分个高低,不如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