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李连杰的访谈,如余音绕梁,一些话,一些精神总是在提醒我,记下记下。于是就有了此篇。
首先李连杰不是纯粹的商界人士,他的“壹基金”理念以及他的慈善思想非常国际化,所以相比之下此次的观察员显得有些微弱。在古希腊哲学中,影响人最主要的因素排序依次是:道德,感情,理性。当理性与道德同堂而论,给人一种世俗与脱俗,燕雀对鲲鹏的感觉。不过这些都只是观众的感觉,在李连杰本身而言,他只是真实的表达自己,而非标榜高尚与脱俗。
其中有几句经典片段令人深刻反省:
外国记者问:请问您的动力是什么?
李连杰: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我在变,世界在变,当我小的时候,是雪糕,再长大是自行车,再长大是女孩。。。。。等等,所以这个动力是存在某一时间与空间的,事物在变,宇宙在变,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无法给一个定义,因为只要一给,就错了。
ANG="EN-US">
主持人:请问李连杰先生在汶川捐出多少钱?
李连杰:我永远不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回答了,捐款的数额就会演变成一场竞赛。等于我带头鼓励一场比赛。鼓励不在于结果是什么,在于我们是一个生命,回馈为社会一点点。
ANG="EN-US">
观察员:请问李连杰您最希望以后在墓志铭上写些什么?
李连杰: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在意别人怎么评价那太累了,我根本觉得那是看不见的,很小的东西。比如我们ANG="EN-US">5000年的历史,ANG="EN-US">5000年在几十亿的文明中是看不见的,我记不住中国有多少皇帝大臣,科学家,更别说世界史,李连杰只是在这个人类里面几十亿年中ANG="EN-US">5000年文明中几十年里做出一点点大家知道的东西,完全不重要。
ANG="EN-US">
其他精彩语录:
我的母亲给了我生命,有人说我长的再高一点我会更红,但是我就这么长就这么短,本身无法的改变的,我为什么去烦恼呢?但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发出更好的光是我要去做的。
我每次都在思考如何ANG="EN-US">3年走完别人ANG="EN-US">10年的路,如何用ANG="EN-US">300次比ANG="EN-US">1000次好。
欣赏爱人每个时间与空间的美,当她70岁的时候,就欣赏她对生命的通达与感悟,不能永远只欣赏年轻漂亮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每次一回头都有更年轻漂亮的。
李连杰的话语通俗简单,真情实意,所以笔者认为一切的评注都是多余的,仅仅去领悟其中的一句或几句就足以令人脱离很多困扰。事物在变,宇宙在变,再见李连杰,一定又是不一样的李连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