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天伦王朝酒店三层天朝广场 时间:2008年10月21日下午2:30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郎教授了,比电视里还要精神一些。可惜选得场地太大,我坐得稍后,有些回声。
此次主要是关于新书《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上我看到了郎教授的风采,一如既往的口出惊人之语,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让人敬佩。
郎教授认为,中国股市楼市的下行,都在意料之中。股市楼市的发展之初就没有设立相应的防火墙,防止暴涨暴跌,防止出现过度的泡沫,现在出现的泡沫只是两市的回光返照。所以在股市在6000点之际,大声唱衰股市。
面对股市未能出现的“奥运行情”,郎教授认为这完全源于中国制造业的持续衰退。中国虽然是的制造业大国,制造的财富更多的是来源于制造业带动的其他产业如地产、钢铁、水泥等等。中国的真正制造业是萧条的,资金由于逐利性,一开始就会转向获利更高更快的楼市股市,而避开制造业等实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和投资领域。
出口,由于产能过剩,早成大量产品出口。欧美的负债型消费模式在一段时期内支撑了这种畸形的出口,而现在的金融风暴直接冲击了欧美的这种消费模式,出口企业就这样面临到了最大的挑战。
产能过剩-大量出口换汇-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激增,给宏观调控造成了很大难度。而宏观调控这时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最终的失败流产就是源于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制造业衰退。
其实的真正制造业大国是美国,它现在只不过是将产业链中层次低的部分转移出去了。中国制造业只是掌握了产业链里最差的部分。产业价值是一种6+1的结构,中国只掌握了1这个制造部分,剩下的利润更高的6大部分都掌握在他人之手(6包括研发、原料采购、物流、订单处理、批发、店面销售)。最后造成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
而中国仅1的制造环节都存在问题,制造业中缺乏系统的建设,所以中国至今没能出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寻找最多的是“人才”,欧美日韩企业寻找最多的是“螺丝钉”。这个差距根源就在于中国没有成型的制造业系统,只有建立完备的产业系统,才能涌现三星SONY和通用电气那样的跨国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