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德
宇宙是生命大化流行的场域,无一地是隔绝的,无一时是止息的,无一物是僵化不动的。
这么一个生生不已的宇宙,其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思索这个问题时,焦点乃立即转向我们人类。因为若无人类,则宇宙只是永恒的流转生灭而已。一旦人类出现,就可以看出宇宙的奥秘,是要「回到原始根源」。说得清楚一些,易经提及「一阴一阳之谓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天地无心也无忧,圣人就有心也有忧了。圣人之忧,主要是针对凡人(百姓)不知修德行善,以致错失人生的正确目的而发。
如果要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奋斗的目的,那么相对的也必须对世界采取阶梯式的观点。所谓「阶梯式」,是说世界并非纯属物质领域,而是在物质之上有生命,在生命之上有意识,然后在意识之上还有人类「精神」可以运作的广大空间。
精神与物质,内在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谓「各层次」,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自然的层次与超越的层次。前者包括:物理的、生理的与心理的。这三者在动物身上也有某种程度的表现。ffice:***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方">方ersonName>先生说,这是「社会层次之进展」,亦即许多动物也有群居生活的组织与规则。但是,若要往上走,就只有人类可以提升至「文化层次」。这个层次的内涵就十分丰富了,包括:审美的、道德的与宗教的。
这三者在宇宙中真的存在吗?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方">方ersonName>先生的意思是:如果先肯定世界充满了神明的「生生之德」,那么,要从自然界引发审美的情绪,不但毫无困难,而且是十分自然的事。那么,道德呢?当我们看到自然界生生不已、欣欣向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也很容易心存善念,愿意「参赞天地之化育」,自强不息而厚德载物了。至于宗教,则是说可以从宇宙大千世界,领悟神明的伟大超凡,然后感受神明的力量无所不在。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方">方ersonName>先生早期用「泛神论」,后来则用「万有在神论」描述中国哲学的特色,用意也在说明这一观点。建立这种阶梯式的宇宙观时,相对的则是人类生命的目的要如何安排了。
《摘自傅佩荣博客,忆方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