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管理类的杂志,言必称ZARA,仿佛不讲ZARA就无以体现其专业性与时尚性。 而对ZARA的好评,仔细分析,居然主要是两点,一是抄袭能力,或曰快速创新跟进能力,二是低品质,让更多的人能穿得起有时尚感的衣服。 姑不论抄袭是否具有道德上的含义,毕竟做企业不是评道德模范,然而在这个创意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力的时代,快速抄袭创意已经很难登经营管理的大雅之堂,甚至于连松下一类在索尼大创新基础上进行小改进的企业都已经感觉到企业必须变革来适应时代发展,不变革,就退出,已经成为时尚性产品的通则。 服装企业无论从人才、发展速度、对新管理理念的敏感性都要比电子类企业逊色很多。或许这就是ZARA能够“其兴也勃也”的原因。所谓ZARA模式,无非是对松下、斯沃琪模式在服装领域内一次蹩脚的实践。当然,很多人可能对实践前面那个形容词不能认同,但如果你能真正买几件ZARA的服装体验一下,相信就会得出象笔者一样的感受。 众所周知,服装行业的大部分所谓的设计就是抄袭。当然,抄袭也有高低之分,有窃钩者,有窃国者,所谓盗亦有道,夫妄臆室中之藏,圣也;知可否,智也;先入,勇也;后出,义也;均分,仁也。如果以盗的标准,ZARA可谓智勇双全。知道设计的价值,圣也,知可否,智也,快速抄袭,勇也。然后ZARA还不足以当得起大盗之名。 为什么?因为ZARA对消费者的不仁不义。 当消费者为时尚引导而步入ZARA店后,抱的是低价买好产品的心态,但当消费者消费ZARA衣服时,有的却是蓝缕之感,粗糙的针脚、长长的线头、一洗就缩水的面料,最终留给消费者的并不是如斯沃琪或松下电器那种品牌的价值感,而是被人用异样眼光看过的不适,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看到一位女士穿着很时尚却品质低劣的衣服时,我们会自然的联想到一个品牌的名字---ZARA 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看到某一天,消费者会像搜集斯沃琪一样,对每推出的新款ZARA都充满期待,在当前性价比的情况下,ZARA因设计和速度积累起来的优势将会很快消耗殆尽。比尔盖茨常说:我们企业距离倒闭永远还有三个月,不知ZARA品牌是否意识得到,ZARA在品牌溢价上的黄金时代可以持续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