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房地产] [转帖]徐滇庆对深圳房价赌博的全文道歉信

[复制链接] 1
回复
90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3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向深圳人民道歉。

在2007年7月我说过,如果一年以后深圳房价不涨的话,我向深圳人民道歉。一年就要过去了,无论深圳的房价涨不涨都理应由我来道歉。

我说这句话错就错在简单地预测房价,很容易被人搞成娱乐性的新闻,助长浮燥的学风,有可能转移视线,忽略了房地产市场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我说的话还错在没有估计到美国次级债的冲击会产生如此严重的信心危机。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趋于观望。深圳由于2007年上半年出现过度投机性炒作,房价上升了50%左右,当投机风退却之后必然出现一段时间房价理性回归,再加上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危机,房价焉能不跌?

房价如同所有的价格一样,潮起潮落,有涨有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基本面很好,对住房的真实需求非常旺盛,投机需求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在相当长时间内尚且不能改变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房价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尽管在资本市场全面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房价下跌,并不能改变这个趋势。

当前推动房价上升的力量不仅来自于供求关系,更重要的是不仅国内流动性过剩,海外资金还大量涌入境内,带来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海外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大量资金寻求避难所,不断流入中国。目前,这些资金受到资本市场信心低迷的影响或者存入银行,或者持币观望。银行中居民储蓄存款从2007年10月的16.3万亿元急剧上升,到2008年5月已经突破了19万亿元。当前银行基准利率4.14%,而2008年5月的CPI为7.8%。在负利率的驱使下,一旦市场信心恢复,这些资金迟早要寻找保值、升值的渠道。如果这些资金流入商品市场,有可能推高物价;如果流入证券市场,可能导致股市大起大落;如果流入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导致房价暴涨。

200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27000亿元,平均每个月2500亿元左右。除去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小户型房之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中每个月可以提供的商品房总量不过几百亿元。可是,2008年第一季度属于不可解释的流入资金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4月份一个月就高达3500亿元。海外流入资金如果进入房地产市场必然盯住大都市的高档商品房。

已经流入国内的资金就像前段时间地震灾区的堰塞湖一样,高悬在我们头上。我们不知道堰塞湖什么时候决堤,也不知道还要不要下雨,下多大的雨,但是,我们确切地知道堰塞湖中有多少水,一旦决堤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在四川救灾过程中,政府果断地将绵阳60万居民转移到高处。多亏军队奋不顾身抢在暴雨之前疏通了堰塞湖,避免了人员伤亡。

资本市场的信心变化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从理论和实践上我们知道资本市场的信心变化非常迅速,说变就变。目前我们不可能预测什么时候资本市场的信心能够恢复,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海外资金要流入中国,但是,我们确切地知道已经有数万亿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蓄势待发。可以提供的房源和外来资金总额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应对的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范在房地产市场上出现恶性炒作最终导致泡沫经济。房价暴涨充其量不过是肌肤之疮,而银行危机才是心头大患。如果放松警惕,就可能遭遇金融危机。

其实,即使深圳的房价下跌,依然远远超出了一般老百姓的购房能力。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大部分工薪阶层早就买不起房了。当前在商品房市场上的只是一部分高收入群体。讨论住房问题理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保障性住房上,这才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上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们应当关注各级政府是否将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廉租房建设?

各级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多大的比例来帮助廉租房建设和经济适用房?

是否严格执行用70%以上的面积盖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住宅?

是否能够做到让老百姓“买不起大的,买小的;买不起贵的,买便宜的;买不起新的,买旧的;买不起,租得起;租不起,白给你”?

是否能够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制止囤房投机?

当前特别要关注,为什么国务院和银监会三令五申要求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投资的35%,可是迄今为止还有那么多的房地产企业不能达标?有些房地产企业空手套白狼,资本回报率非常高,却将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和广大储户。这严重违背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也是金融纪律不能容许的。

与其空谈什么限制高房价还不如踏踏实实地为民众做点事情。千万不要替利益集团代言,干扰中央治理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

一年前,我说深圳的房价要涨,错在把时间段说得太绝对。但是总的趋势判断并没有错,所依托的理论也没有错。2007年上半年深圳房价暴涨是因为过度投机,把房价炒了上去,目前出现一些调整也在意料之中。但是,绝对不等于今后不会再度出现炒作。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正在我们四周徘徊,朋友们,要警惕啊!

附件小资料:徐滇庆 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1:58:58 | 只看该作者

叶檀:目前应对高通胀的措施有很多都是错误的    

    我国央行不断放风要加息,而使用的手段是紧缩信贷。到目前为止,我国应付高通胀的举措有许多是错误的,违反了金融学基本原理,在实践中收到了糟糕的效果。

  最典型的是油价。很多人说,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倒挂导致中国能源价格机制扭曲,使全球投机资金追逐中国溢价,所以中国成品油应该涨价,改变目前的扭曲状态,同时减少因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的输入型通胀风险。

  我怀疑这些建言者都是陈久霖复出。在他们的单向思维中,以为中国油价上涨就能减少用油预期,进而降低国际油价。他们坚信中国石油(601857,股吧)涨价可以调控全球油价,因此,这些人自以为手中握有底牌,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死空头。如果政府用他们的理论,只有一个结果,像陈久霖一样爆仓。这些建议已经爆了一次仓。6月20日中国提升油价惟一的后果,就是让国际投机者闻到了油价继续上升的血腥味,刺激了全球油价继续上涨的预期。

  中国政府的补贴会因为石油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吗?不会。国际油价继续上升,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距离在短暂的缩短后会进一步拉开。与此同时,政府在国内油价的上升过程中,不得不增加对公益性行业的补贴,结果是补贴增加了,高油价并未缓解。油价应该实行市场化,前途是定价机制的市场化。

  同样的错误他们已经在汇率政策中犯过一回,结果是围绕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经进入了上万亿美元的热钱。

  在本轮周期之初,中国经济平缓上升期,央行本应放开汇率实行市场化,以杜绝汇率持续不断的上升预期,同时给予人民币一把相对准确的尺子,使那些高耗能企业从一开始就丧失发展空间。结果有无数专家论证中国不应该放开汇率,否则就会使中国经济遭受灭顶之灾。时至今日,还有人在老调重弹,认为中国汇率快速上涨是上了美联储的大当,中国应该坚持人民币汇率不升值。

  我倒是想问一声,人民币不升值中国坚持得住吗?在事实上的联系汇率体制中,中国汇率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央行手中吗?这些建言的专家,能否劝说全球几十万亿的投资基金让他们不要炒作大宗商品期货,能否指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鼻子让他提升美元汇率扼制全球性通胀?能否想出什么绝招让热钱不再进入中国?如果不能,他们最好把自己那套屡战屡败的阴谋论给收起来。

  同样的一批人,现在在继续论证,应该提高能源价格杜绝高耗能企业。事实上,正是他们的人民币不升值论才使中国经济形成目前难以摆脱的路径依赖。

  我们不能在农产品(000061,股吧)中再犯一回错。在农产品(000061,股吧)危机来临前,以为中国农产品自给自足可以抵消世界通胀压力。我国虽然夏粮获得丰收,但我国农村小农经济模式与农业资本市场中的节节败退,使得农业面临的风险在加大。全球通胀引发的全球农产品出口封锁,会推升世界粮价,投机资本进入农产品的热潮已经到来。

  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全球以粮食为原料的新能源崛起,将使粮食处于人为的供不应求状态。除了美国、巴西等国2005年左右开始的新能源开发热潮外,最新的消息是,为了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日本开始研究以稻米制作乙醇的可能,试图把稻田变油田,政府为此投入大量补贴。新能源开发意味着全球粮食已经成为投资市场的重要环节,将永远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的预期与能源预期一样节节攀升。我国坚持粮食自给自足,同时鼓励出国种粮是个正确的举措,政府还应该推进粮食的工业化与集约化生产。

  这些错误之所以一再发生,根源就在于建言者远离市场,捧着供求关系的老皇历不放。目前全球投资市场已经形成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只要预期继续上升,投机者就不断做多,直到全球经济彻底陷入衰退,能源消耗量出现实质性下降为止。

  次贷危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全球经济可能面临重大衰退,我们不应把经济下滑所引起的热度下降当作通胀的成果四处宣扬。根据新华社的文章,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出口的实际增幅同比都出现放缓,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但一些经济学者却认为是建言货币紧缩政策的功劳。

  是啊,货币信贷紧缩到大部分企业贷不到款,企业利润下滑,实行价格临时管制,CPI下降到8%以下。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好转了吗?通胀阴影过去了吗?引用扬韬的数据:由于进口原油涨价,我国每年多支出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进口铁矿石、钾肥、大豆,多支出3000亿元;我国钢材价格在过去两年平均上涨约2500元,按照年产量约5亿吨计算,社会成本增加1.25万亿元。我国煤炭过去两年平均上涨500元,按照年产量26亿吨计算,增加社会成本1.3万亿元——以上四项总计经济成本增加4.65万亿元。

  这些成本会白白增加吗?被我国企业消化了吗?看看美股与沪深300指数,大跌说明主要企业都无法消化成本,遑论其他企业?

  此轮资本市场的崩溃与上一轮互联网泡沫崩溃不同,互联网带给世界新型的经济模式,而次贷带来的是一地鸡毛。面临险境,我们的政策不能像汇率、利率、油价一样,出现重大的判断失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