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晚清小说家。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咸丰年间,迁居山东。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翼清一家合住。李翼清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宝嘉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艺。光绪十八年(1892)李翼清辞官归籍,宝嘉一家也跟从由山东返回常州。乡居期间,曾从传教士学习英文;并考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上海,先编撰《指南报》,次年五月创办《游戏报》,并设“文社”。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将《游戏报》转让,另办《世界繁华报》。这些报纸是中国小报的鼻祖,它“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论〈游戏报〉之本意》),虽然谈风月,说勾栏,载社会新闻,但也嘲骂腐朽的官僚买办,暴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上海的10年间,因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满意清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痛哭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一面办报,一面从事小说创作。作者在小说《活地狱》的“楔子”里有诗说:“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与他的社会改良主张一致的。他希望学习西方的文明与进步,“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不赞成激进的改革,连变法维新也感到过激,至于民主革命更被斥为“破坏天理国法人情”(《文明小史》),这种想法,不仅是一种幻想,而且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 李宝嘉的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 《活地狱》、 《海天鸿雪记》以及《庚子国变弹词》等。 《官场现形记》最初于《世界繁华报》上连载,起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光绪三十一年,共60回。在此过程中,世界繁华报馆分 5编(每编12回)陆续刊印单行本。较早的翻印本有粤东书局石印本和假托吉田太郎著、日本知新社出版的刊本。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揭露各种官僚的“龌龊卑鄙”、“昏聩糊涂”(《官场现形记》),集中暴露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 《文明小史》是李宝嘉另一部重要创作,共60回,署南亭亭长著。原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至光绪三十一年七月《绣像小说》,每回有自在山民评语。光绪三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分上下册。作品主要描写庚子(1900)以后几年间,中国输入新文明时的社会各方面动态。它是《官场现形记》的姐妹篇,也以官场为主,但着重从维新与立宪的角度和官场对新政、新学的态度方面落笔,突出地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维新”、预备“立宪”时期官场与社会的真实情况,新旧思想的冲突。作品涉及的地域很广泛,包括全国主要省份,而且从通商城市到穷乡僻壤。反映的方面也很多,从内政到外交,从统治集团到人民群众,从假维新派到守旧党。官僚的惧外、媚外,洋人的挟势欺压,假维新派的徒袭皮毛、投机以谋私利,官场对维新的敷衍塞责,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无不收摄笔端。但把发动变法维新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即小说中的安绍山、颜轶回也写成投机分子加以谑化,则与作者认为变法维新运动也属过激的立场有关。《文明小史》的结构方式与《官场现形记》略同,事随人物的转换而起迄。头12回写湖南永顺事件,刻画颇见功力。人物以描写各种新学人物为最成功,颇能见出一些个性。 清代光绪二十九年石印本《官场现形记》 《中国现在记》,12回,未完。最初连载于光绪三十年(1904)的《时报》。未署名,吴沃尧《李伯元传》中列有此书。作品用与《官场现形记》一样的写作手法,着重暴露了捐班出身官吏种种贪污秽迹以及相互争夺倾轧的丑行。其中关于河政方面,揭露河工弊端,有许多局外人不知道的材料。 《活地狱》,共43回,未完,署南亭亭长著。连载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光绪三十二年的《绣像小说》半月刊,每回有愿雨楼评语。李宝嘉写至第39回因病重停笔。第40至42回为吴趼人(署名茧叟)所续,第43回为欧阳巨源(署名茂苑惜秋生)所续。1956年1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始刊印单行本,由赵景琛校订并作序。作品用15个故事连缀而成,笔锋集中于司法制度,着重揭露州县衙门的暗无天日,书吏胥役的卑鄙无耻,监狱牢房以及种种酷刑的惨无人道,确是使人目不忍睹的活地狱。写出了广大群众横遭迫害的苦难。 《海天鸿雪记》,未完,署“二春居士编,南亭亭长评”。光绪二十五年(1899)《游戏报》所刊广告说,二春居士为浙中人,寓居上海。阿英(见钱杏□)以为即李伯元作。光绪三十年(1904)世界繁华报馆刊行单行本,共 4册20回,卷首有茂苑惜秋生序。这是一部以妓院生活为题材的吴语小说,描绘了海上繁华世界中一个特殊的悲惨侧面。对书中的人物有褒有贬,而以暴露为主。用方言写人物对话颇为真切传神。 《庚子国变弹词》,40回。开始连载于光绪二十七(1901)至二十八年《世界繁华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由报馆刊印成巾箱本 6册。作品演述了庚子事变的整个过程,是弹词中第一部以社会历史为题材并表现了反帝精神的作品。弹词从清平县武举与教民冲突,官吏左袒教民,酿成武举复仇事件写起,中经义和团入京,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光绪西窜西安,直至李鸿章、庆亲王为全权大使与各国签订《辛丑和约》,两宫回銮为止。作品严厉谴责了利用义和团“闹事”的大臣官吏,抨击了帝国主义联军□盗烧杀的罪行,揭露了在国难当头“兵即是匪匪即兵”的官军暴行,表现了当时人民刀下残生、尸横沟壑的苦难生活。书中对光绪变法维新的失败,表示惋惜。但对慈禧亦有谀词,颂扬李鸿章的外交,对帝国主义是庚子国变的真正罪魁祸首缺乏认识,特别是对义和团的反帝本质没有理解,描写成一味烧杀抢掠的“匪人”,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 在晚清谴责小说创作方面,李宝嘉是一位多产而卓有成就的作家,他虽然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的“觉悟”和改良,但痛切地看到社会政治的腐败,广泛运用讽刺手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末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特别是对清末官场的种种罪恶行径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鞭挞,在晚清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说清末的谴责小说以“南亭亭长与我佛山人名最著”(《中国小说史略》)。 李宝嘉的著作,还有《南亭笔记》、《南亭四话》,以及《芋香印谱》、《艺苑丛话》、《滑稽丛话》、《尘海妙品》、《奇书快睹》、《醒世缘弹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