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人才战争的雇佣兵

[复制链接] 11
回复
18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29 16: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猎头》这本书不厚,区区十几万字,在如今的管理着作里面,连中部头都算不上,花上一天两天的功夫,就能把它翻完;这本书又很厚,它是作者多年来亲身经历和经验的一个总结,要慢慢品,才能嚼出其中的滋味。尤其当你看到书中那么激烈的话语和观点,狂热而深邃。


  关于“猎头”这个词,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最通用的版本是这样的:相传古老的原始部落时代,有一个部落,每次战争结束,就会把敌人的头割下来,作为战利品悬挂起来,既炫耀自身实力,又可有效威吓来犯的敌人。至于将这个词用做特指搜罗和网罗人才,则是在二战以后。美国不遗余力地搜罗战败国那些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精英人才,这一过程就被称为headhunting,因为头脑是人类智慧和知识所在。至此,猎头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


  在国内,猎头行业的发展比国外要晚得多。国外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猎头公司成立于1926年,而目前知名的猎头公司中,scanlon则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的第一家猎头公司直到1993年才成立,据说是看了国外一篇关于猎头公司的文章受到了启发。


  猎头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就能看明白:20世纪90年代,IBM半死不活之际,是郭士纳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而郭士纳入主IBM就是猎头公司的功劳。


  当然,对于猎头公司的重要性这一点,作者王洪浩做了极其细致的分析。在本书中,他列举了企业招聘的五种方式,通过分析论证出一点:企业的高管招聘中,第三方招聘,也就是猎头公司,将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而猎头公司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商业就是商战,商战就是人才战争”。这句话会让很多人想起《天下无贼》里面黎叔说的那句话:“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毫无疑问,企业的任何举动都需要靠人去完成,无论是针对客户的争夺、资源的争夺,还是利益的争夺。而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能让企业进步,有些人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是就有了企业的人才战争。作者对人才战争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其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企业试图在各个岗位都雇佣最好的人-既生瑜,何生亮?这对于发展中的企业尤为重要;而第二个误区是在错误的时间打一场错误的战争-简单说来,就是找错了人!作者以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指出,犯下这两个错误的企业是不可饶恕的。


  那么人才战争的制胜因素是什么呢?一样还是人才。谁能在局部战场上集中更多的兵力、更多的装备,谁就更可能获胜。而猎头则是雇佣兵。换句话说,假如两家企业旗鼓相当,那么猎头公司将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这些雇佣兵将让某一方集中更多兵力,从而扩大赢得战争的可能性。


  如此重要的雇佣兵,关于他们,有什么可说的呢?答案是很多。之所以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企业对于这一关键资源的抢夺,都是为了引出猎头这个雇佣兵。


  在论述了人才资源和人才战争之后,作者转而开始详细叙述和猎头相关的一切。猎头很多,即使国内发展不过十几年,猎头公司还是数不胜数。如何选择便是第一个重要点。选择优秀的猎头公司,会让企业事半功倍。在作者看来,对猎头公司的评估包括七个方面:①职业道德,②敬业和专业水平,③硬件水平和信息化水平,④目前客户类型和既往成功案例,⑤优势和劣势,⑥知名度和影响力,⑦重视程度。关于这七点,本文就是做一个简单的提及,作者在书中有详尽的解释和分析,对于企业来说,这七点会让他们获益匪浅。


  猎头公司和企业的选择是双向的,也就是说,猎头可能不接受你的雇佣。为了吸引优秀的猎头公司,企业应该在七个方面努力(作者似乎很喜欢“七”这个数字):①平等和相互尊重是基础;②选择素质和级别较高的员工和猎头公司打交道;③给猎头公司预留合理的利润;④不要透支自己的信用;⑤无缝隙沟通;⑥根据生意量选择合作猎头公司的数量;⑦建立定期回顾的制度,用数字来管理猎头公司。


  这两个“七”还只是作者归纳的一小部分而已。这本书之所以让很多经理人和企业管理者欲罢不能,不但是因为作者列举了很多实际案例,用案例来说话,更是因为其中有众多的经验总结,可以让读到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譬如,作者对求职者的指点包括中英文简历、求职信,面试时要注意的技巧和面试常问的问题。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则从给他们分类入手,让读者先明白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然后再对症下药,一一指出每一步该怎么走。对于企业留住人才,有不少颇深的见解,比如“从贤不从众”,还列举了诸多经典用人错误观念……这部作品看似只是讲猎头,实则涉及到了职业发展、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等诸多方面。


  不过,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个人认为,还是敬而远之。比如说,作者似乎忘记了职业道德,尽管在挑选猎头公司的几项原则中,作者将职业道德列在了第一位。然而在帮客户猎取人才方面,猎头却当了“帮凶”,给自己的职业道德抹了黑。比如说,作者在书中举了不少例子,说自己的客户从敌手那里挖人,从而获得对手的核心机密,打败对手。被挖的人不顾职业道德,泄露东家的机密(签不签那些合约不是可以泄密的理由);而猎头公司却深以之为然,不是“帮凶”是什么?


  不过,尽管作者有些过于功利主义和自恋,这本书有点像推销手册,推销自己的公司,也推销自己的网站。此外,作者所举的例子以失败的为多,这当然是为了说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但另一方面,似乎也略有嫌疑,毕竟要举出别家的失败,总比说出自家的胜利容易。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管理者,以及想成为“猎物”的人才们阅读。关于这一点,我想看过这本书的人不会不认同。

沙发
发表于 2008-5-30 21:01: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em01]
板凳
发表于 2008-5-31 11:07:37 | 只看该作者

《猎头》这本书?

nayou ???

4
发表于 2008-5-31 14:38:39 | 只看该作者

有空看看

5
发表于 2008-5-31 17:32:1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推荐,去看看
6
发表于 2008-6-2 15:25:41 | 只看该作者
有空看看
rmb
7
发表于 2008-6-3 21:59:1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找到这本书,呵呵
8
发表于 2008-6-9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那位有这本书电子版的,请传上来共享啊,
9
发表于 2008-6-10 16:53:0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要电子书,呵呵

[em01]
10
发表于 2008-6-10 16:54:17 | 只看该作者

未来的企业竞争中,人才的竞争至关重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