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5年经验HR浅谈招聘

[复制链接] 19
回复
20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22 09: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招聘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了,发现了不少精兵,也斩杀过许多的人才。招聘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工作,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一个单位的招聘工作做到优秀,那绝对有潜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很多人把招聘工作想的过分简单,包括各个用人部门,认为就是坐在办公室,发布个广告,等着人员来面试就好了,找个大妈来都能做。
其实不然,人员招聘就好比男女相亲,要寻找的就是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在面试的时候,双方都企图寻找到彼此吸引的交集。
比如说,奥远要招募一名员工,第一步要考虑的是这个人的基本素质、仪容仪表。第二步是知识水平、工作技能,第三步是工作能力,如沟通、人际、责任、敬业等,第四步是价值取向,是否认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而作为人才,也会对企业做综合的考虑,首先是薪水,然后是发展空间,然后是公司美誉度、然后是人际关系、管理者水平,然后是工作环境等等。
虽然人才市场每天都人头攒动,可是所有的企业都会感叹人才难招。
对于招聘,我个人有如下总结:
一、招聘原则:找合适的人做事。
人生要有定位,企业也是一样。对于你所在的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作为HR一定要有清晰的了解。古人云: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一流的人才不一定适合三流的企业。举例说明:比如一个软件公司要招聘10名程序员,作为HR一定要准备超过100个候选人。这些候选人经过初步面试和笔试,淘汰排名在20以后的候选人。对前20名进行复试并进行排名。复试前五名,拿掉,因为太优秀的人,他的稳定性不一定会很高,或许一周之后,他们了解了公司的各项状况不符合个人要求,会毫不犹豫的走人。自第二名之后,录取后10位候选人,并对16--20位的侯选人回复:我们会在不超过两周的时间通知面试结果,以防备录取的10人有所变动。
二、招聘需求:
对于招聘需求的统计一定要理性,不能部门经理说多少就招多少。一般来讲,每季度都会由总经理审批部门人员编制,所以,如果超出编制的部分一定要慎重处理,报批总经理,以免造成人员膨胀,形成招聘之后即裁员的形式。
三、招聘渠道:网络、报纸、现场、员工转介绍、猎头等等,虽然有足够多的载体,但是总是感觉合适的人才很难搜索,他们究竟隐身在什么地方?其实,对于招聘者来讲,最大的资源宝库就在内部员工身上。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状况,或者通过他们进行人才的转介绍。
四、招聘效果:
招聘效果需要有两面的保证,
1、招聘的速度,员工招聘周期应当不超过一周,这样是各部门比较能够接受的。
2、试用期离职率控制:这是决定招聘效果的关键。人来了并不是招聘的结束。
1)作好入职指引。新员工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一定要协助他们尽快了解公司,融入到集体中。要为新人提供工作上的指导人。
2)对于试用期的状况一定要进行跟踪调查,并与员工进行工作沟通,使其快速融入环境。建议试用期内进行不少于三次的正式沟通。
沙发
发表于 2008-5-22 10:49:42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板凳
发表于 2008-5-22 13:17:1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4
发表于 2008-5-22 17:28:2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还是有些浅显。。。
5
发表于 2008-5-22 19:27:23 | 只看该作者

说着容易做着难啊

6
发表于 2008-5-22 21:51:36 | 只看该作者
那前五名的人还挺可怜的,还得去找更合适自己的"更好"的公司
7
发表于 2008-5-22 22:17:01 | 只看该作者

嗯,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有些帮助。

8
发表于 2008-5-23 12:15:53 | 只看该作者

对前几名面试人员的处理

似乎不太妥当

人才的要求 是什么?

为什么不适合?

企业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做哪些调整?

这些才是最需要的

或许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但是带来企业这种流动性因素的人

是求之不得的

9
发表于 2008-5-23 15:31:3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理论化,这经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有用,或者某个企业离职率高于20%的企业可能有用,如果对一个技术密集型或资源整合型的企业有些方法就不大适用,最简单的例子,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去哪里弄100个侯选人来?当然,我的观点是侯选人至少是基本上看是符合招聘需求的人,面试只是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或更深入了解的作用,又比如地产行业,招个建筑师网上投的简历90%都是不行的,一年下来也见不了多少个侯选人,因为符合要求的人才太少,有的不想动,有的不把简历放在网上,有的即使想动但并不着急,等等因素,所以要综合考虑行业的情况\招聘的岗位\企业的特别要求\能提供的薪酬等因素;

另:补充一条,建议在面试前先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电话面试,当然这对HR的业务知识要求比较高,不懂业务的HR是有一定困难完成的。电话面试中:态度不好的、沟通困难的、没有精气神的、说话虚的、对基础业务知识不了解的、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对男士)、离职动机解释不清前后矛盾的等等人员在面试阶段就要砍掉,免得组织半天约过来浪费业务部门的时间和你自己的时间;

10
发表于 2008-5-23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复试前五名,拿掉,因为太优秀的人,他的稳定性不一定会很高,或许一周之后,他们了解了公司的各项状况不符合个人要求,会毫不犹豫的走人。

现在管理人员真能玩,真聪明,可是哪一家企业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呢?被企业开除的员工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同样,被开除的企业也会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些不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的人,是永远成功不了的。

亏楼主有5年经验,真老到,真聪明,大智慧确丧失殆尽。可悲啊,可悲。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