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话费真假悬疑 记者亲历追查真相 2008年初,手机“响一声就挂”吸取高额话费的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原本以为是一种新的通信诈骗手段,但4月16、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北京市公安局先后的声明,却让回拨此类电话到底会不会产生高额话费成了一个难解之谜。记者经过数日调查发现,“吸费电话”很可能是又一次“周老虎”事件。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大量详尽调查,高额吸费基本不存在可能性,这是不法分子为推销所谓群呼设备利用互联网所做的欺诈性宣传,公众应谨防受骗上当。但次日又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公安局专家认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对65个吸费号码的回拨测试所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高额吸费’诈骗确实存在。”两大权威部门截然相反的意见让用户糊涂了,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记者经过一系列调查。 亲历:想“被吸费”很难 为了验证是否有“吸费电话”,记者在网上找了20个网友留下的“吸费电话号码”,包括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但一圈电话打下来,卡里的50块钱还剩下47元,并没有一次性大容量吸费情况。这20个号码分属四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电话,对方有人接听;第二种是号码已经失效;第三种是号码设置呼入限制;第四种情况是中奖、拉皮条以及地下金融服务电话等骗子信息。 打电话费用没有被吸,记者又在网上找到一家号称提供吸费电话功能的“加值型电话付费平台”的商家“上海中亚网络公司”。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卖的就是“加值型电话付费平台”,具有“吸费”功能。但当记者要求进行“吸费”试验的时候,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客户他们不能这么“坑”,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对方提供了几个“吸费电话号码”,但测试结果是这几个电话号码都能接通。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几家号称提供“加值型电话付费平台”的卖家,但都“吸费”失败。 疑问: 呼叫转移至国际声讯台? 结论: 不可能 记者的测试倒是印证了工信部的说法,但北京市公安局为什么会认为结论不科学呢?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记者又从有关媒体报道中找到了一个“吸费”电话号码,但这个号码被设置了呼入限制。记者从10086了解到,设置呼入限制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手机本身具有这个功能;另一个就是手机号码必须开通国际直拨业务。 由此,记者又产生一个疑问,不法分子会不会将开通国际直拨业务的手机号码转移至国外声讯台,以此达到“吸费”的目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专家,该专家表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据他介绍,虽然开通国际直拨业务的手机号可以呼叫转移至国外声讯台,但用户回拨时,只需缴纳与设置呼叫转移手机号的通话费用,声讯费是由设置呼叫转移的号码来支付,如果“响一声电话”是吸费电话,自然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 疑问: 国际声讯台被软件改号? 结论: 不可能 呼叫转移不能产生“吸费电话”,那会不会是用软件篡改号码,实际来源是声讯台?该名专家对这种原因也否定了。他解释说:“一般的改号软件本质上属于网络IP电话, 按显示的那个电话号码拨过去对方是无法接听的。如果想让改过的号码也能正常通话,必须由运营商授权的端口来拨号,运营商对这些端口的使用者都有严格监控。因此,也不可能是这个原因。” 据了解,目前监管部门对国内声讯电话有严格规定,一分钟话费最多2块钱,明显不可能达到“吸费”结果,而对于大多人怀疑的国外声讯电话,则必须和运营商合作,或者是运营商内部有“内鬼”,由其在交换机上更改号码,才有可能达到吸费效果。 然而,这种可能性也不大。首先运营商已经坚决否认和国外任何一家声讯台有合作,其次,运营商对交换机的管理有一套相当严格的制度,有资格当“内鬼”的人并不多,且很容易被发现。 疑问: 真有人被吸费了吗? 结论: 媒体可能是“周老虎” 自测、运营商“捣鬼”这两条途径都没能证实“吸费电话”的存在,记者又试图联系了两家曾报道过吸费电话的媒体,希望能获得报道中被吸费的受害者的信息。然而,截至截稿日期,其中一家晨报工作人员表示,做报道的该记者没有上班,他们也没有该记者的联系方式;而另一家晚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记者很难联系到,不过对于“吸费”电话,该工作人员很肯定的表示:“我们曾经接到过读者的有关投诉”。可当记者索要有关信息的时候,该工作人员却表示,投诉有段时间了,他们查询不到有关信息。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关于“吸费电话”的媒体报道都非常类似,开篇是一个案例,某先生、某女士被“吸费”,但缺乏过程的准确描述。至于“吸费电话”的利益链条、功能实现的描述都和网上号称“卖加值型电话付费平台”这帮人用的产品说明书和利益分成模式一模一样。 难道“吸费电话”是媒体制造的另一只“周老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4 16:29: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