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三十而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十来岁是人生最容易施展才能的黄金年龄。但是,如今众多用人单位却将招聘年龄控制在三十五岁以内,除了技术和经验型的职业以外,这些“黄金年龄”的求职者会被拒之于门外。以至许多 大龄求职者牢骚满腹,埋怨用人单位吹毛求疵、有眼无珠。山东某调查公司最近以“我为什么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为题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老总或人力资源部的头头们虽然承认大龄求职者具有工作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等诸多长处,但他们对35岁群体也存在较深的“成见”,这些“成见”成为他们“理直气壮”拒绝大龄求职者的理由——
工作缺乏激情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35岁以上的求职者往往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仅仅限于“按步就班上下班”和“踏踏实实干活”。而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则不一样,他们对工作有热情,勤奋好学,喜欢钻研,遇到比较急手的工作,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加班加点,一心一意干工作。而35岁以上的人则受身体、精力、思维等因素影响,工作有时疲于应付,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所以,用人单位更偏爱于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的年轻人。
处事太油滑
有一位企业老总在回答调查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召集部分试用者,想让大家谈谈对企业的看法,许多年轻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公司存在的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公司改进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众多35岁以上的试用者却只说了一些“管理科学”、“机制灵活”等溢美之辞。这位老总说,让这些处事油滑的“老好人”进来,对公司的改革和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他认为,在有年轻人的情况下,尽量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报酬要求较高
许多35岁以上的求职者自恃有一定经验或资历,提出的薪水要求往往要高于年轻人。这种情况下,对于技术和经验要求不高的职位来说,用人单位则更愿意用薪水要求低一些的年轻人,或者干脆招聘不用付工资的实习生。使用低薪的年轻员工,无形中减轻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现在的招聘单位都会算这笔经济账。
文化程度偏低
目前一些工作岗位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网络电脑、文案设计等工作一般要大学以上学历,对20来岁的年轻人更为适合。而35岁以上的求职者一般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鲜事物较慢,许多人又忽视了个人的“充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也在所难免。以至有的被调查企业直截了当地说,不是用人单位要求高,而是大龄求职者自己不适应。
不如年轻人易管理
从常理上说,越年轻的人越“听话”,越容易领导,而35岁以上的人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容易凭自己的资历优势,使上司形成“管理障碍”,特别是如今上司比下属年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年轻上司来说,他自然希望领导一个更年轻的群体,所以,这就造成了三十五岁以上求职者“不被看好”的状况,并且年龄越大,求职的难度也越大。
老板们对35岁以上求职者的看法可能有失公正,也难免片面,但既然存在“35岁现象”这一现实,大龄求职者们就应从一味埋怨中走出来,参照调查结果,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这些职业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应加强“充电”,俗语有云:一招鲜吃遍天,样样会活受罪,学一门能独当一面的技术或手艺,就省得和年轻后生们一起去人才市场挤来挤去,收入高的工作也会找上门来;其次,凭着自己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和其它个人优势,可以自己创业当老板,从小生意做起,逐步发展自己的事业。等你成了大老板、需要招人的时候,你可能会抱着“同情”的心理垂青大龄求职者,也可能和这次被调查的老板们一样:35岁以上一概免谈。
请 大 家 评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