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分享]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复制链接] 11
回复
41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12 09:2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

    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9:24:31 | 只看该作者

(二)人事费用率
   

    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
    
   
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
    
   
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含量
   

    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
    
   
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
    
   
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
    
   
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
   

    (八)全员劳动生产率
   

    反映工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
    
   
四、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笔者根据杜邦分析法原理设计出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使阅读者(领导)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方便准确的依据。
   

    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涉及人工成本的项目共49项,在制作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之前,应先采集49项相关数据制作一个《人工成本数据采集表》,然后运用计算机通过链接方式生成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最终形成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在采集相关数据时,要根据决策者的需求决定是采集预提数还是实际发生数,准确掌握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五、人工成本分析结果理想模式
   

    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结果应是U型的,即:二高一低,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系数。
   

    建立和推行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有助于我们通过模型对人工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构成指标的因素入手,帮助企业寻找管理差距,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帮助;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工成本走向,为企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考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业绩,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指明努力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2 9:25:26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 13:29:21 | 只看该作者

好复杂的东西啊,呵呵。

4
发表于 2008-12-7 15:29:01 | 只看该作者
好材料[em01]
eris_2008@yahoo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9-6-3 15:04: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9-6-18 13:43: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em63]

7
发表于 2009-6-23 20:17:39 | 只看该作者
好材料!
8
发表于 2009-6-24 19:17:1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材料 学习了
9
发表于 2009-6-25 13:28: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0
发表于 2009-8-1 15:33:05 | 只看该作者

资料不错,不过有点疑问:

1.' 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中增加值是值产值或销售额吗

2.人工成本与总成本之间的比例值在什么数值才算合适的,也就是说如何控制人工成本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