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案例】警惕网络骗局:网络贸易防骗典型案例

[复制链接] 1
回复
71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13 09: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小企业在进行网络贸易的时候, 因为相对于网络个人卖家的单笔交易金额大很多,一旦网络骗局处理不好,会给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中小企业在发展网络贸易的同时,一定要警惕网络骗局。

  真实的商业环境从来就少不了骗局的出现,有一类骗局是我们所熟知的:以高额订单为诱饵,骗取企业的财物。具体表现为以某大型外贸公司采购办、某军队采购处或者某境外采购代表处等身份跟中小企业联系,他们不关心你的产品价格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但是却给你非常优惠的条件,叫你去对方公司详谈。当你到了对方公司,他们就用高额订单的诱惑,以种种理由套取你的钱物,等钱物得手以后又选择种种理由溜之大吉,或者巧妙回避责任。这类骗局随着反复曝光,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防御能力。

  以下我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不常规案例。

  国内贸易篇

  【案例一】:

  小王大学毕业没几年,现在是浙江一家蓄电池工厂的业务员,公司给业务员的报酬是根据业绩提成的,所以小王每天背负着压力努力开拓自己的业务。像大部分业务员一样,小王也通过网络发展自己的客户,一天早上他接到一个老客户的电话,那个老客户是小王通过网络认识的,虽然大家没见过面,但是之前通过网络做过一次小订单。金额大概是2000元,客人付钱非常爽快,让小王感觉他很有信用。接到这位客人的电话小王非常高兴,客人在电话里告诉小王,因为上次产品质量非常不错,他决定又要下一个新订单,付款方式同样又是先付30%订金,余下70%离厂前付清。客人非常爽快地告诉小王,订单的预付款明天就打到公司,希望小王尽快安排生产。小王心中一阵狂喜:这么容易就又接到一个订单,同时这次订单数额又比较大,接近10万元。过几天公司财务通知小王,那个客人30%的预付款已经到账,于是小王非常积极地安排了生产,产品生产得非常顺利,转眼到了交货的日子,小王催客人打余下70%的款项,工厂好发货。可是联系了几次客人总说很忙,或者说在外出差。直到一个星期六,小王正在寝室睡觉,那个客人风风火火地打电话过来说70%的钱已经汇到公司账户了,同时把银行水单也传真到了他的办公室。客人再三强调,希望小王当天一定要把货送出,因为客人有批货急需这批蓄电池,同时告诉小王,他委托的提货车马上就到。小王来到公司办公室,发现那个客人确实已经传真过来70%款额的银行水单。虽然小王也有过疑问,因为毕竟还没查过银行。但是正在他还在思考的时候,客人约定的提货车已经开到工厂了,同时客户一直在电话里催促。想到这笔订单的利润非常不错,同时已经跟这个客人合作过一次,小王感觉这个客人还是非常有信用的,结果头脑一热,就把货装上了那个客人的提货车。但是当小王星期一拿着银行水单传真件去银行查钱的时候,却被银行告知钱没到账。再联系这个客人时,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了。年轻的小王因为自己的疏忽给工厂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案例分析:

  利用网络贸易中相互不见面的特点,通过下小额订单骗取工厂信任,通过交谈了解到业务员贸易经验不足。伪造假的银行汇款水单,利用休息日银行休息的时间差,骗取工厂的货物。

  思考和启示:

  这个案例比传统的骗局更加升级,通常我们认为做过生意的老客人是值得信任的,特别是让我们感觉到有信用的客人。但是网络贸易中我们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很多时候我们交易甚至不需要双方见面。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提高应有的警惕,无论是新客人还是做过贸易的老客户,我们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银行汇款单是可以伪造的,惟一确认钱到账户的信息应该来自银行。同时,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这个公司对新业务员的管理有问题,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业务员都是独立操作贸易,由于业务员个人贸易经验、贸易素质有高低,如果公司缺乏对业务员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很容易遇到本案例的贸易事故。

目前大部分银行都有网络银行和电话银行服务,开通网络和电话银行不仅能给企业财务带来便捷,也能很好地解决当实体银行放假休息时查账的问题。
 
  【案例二】:

  郑先生是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公司规模不大,主要经营日用品,大部分业务都通过网络发展。郑先生在商海闯荡多年,自信自己是个精明人,但是这个精明人在一次骗局里却实实在在地损失了一次。

  那是一个星期一,他的办公室电话响了,打电话的女士自称是深圳某高科技公司的业务经理,因为她的普通话十分标准,郑先生感觉对方是一家非常专业,同时规模非常大的公司。对方推销的是一种高科技分子材料,主要用在塑料工厂的原材料中。对方号称此产品市场多么大、利润多么高。但郑先生心想,自己在网络贸易上“混”了这么多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上当的,所以非常客气地挂了电话。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专业的女性推销员时不时地打来电话,虽然每次郑先生都客气地拒绝,但是次数多了,同为销售的他也慢慢佩服起对方的敬业精神。

  再之后,郑先生也慢慢地与这位女推销员聊上几句,直到有一天这个推销员给他一个免费的方案,郑先生才觉得可以勉强试一试。

  免费方案是这样的:对方把这个高科技产品的代理权先免费给郑先生,同时免费先送郑先生一部分货。郑先生想,反正全部都是免费,而且人家帮你做免费宣传,干一下也不吃亏,万一真的有这样一个新项目呢?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也说不准。

  此后对方按期送了代理合同,同时也免费送了一部分货,对方告诉郑先生他们已经在帮郑先生推广和宣传了。一开始郑先生倒没在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真的有很多人找上门,说需要采购此类高科技产品。郑先生再次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商人的精明:既然确实有人需要采购这种产品,他就非常细心地收取了一部分上门采购商的定金,当他发现这些上门来的采购商真的付了定金的时候,郑先生确实相信了,想想这么多天一直对这个销售经理不礼貌、不信任,现在确实发现这个产品需求很大,而且利润高,于是他马上联系了这个销售经理。但是这次他发现对方的口气和条件不同了,什么加盟费、保证金、起定量,一股脑都出来了。郑先生权衡再三,最后没抵挡住高额的利润,付了一大笔钱给对方,换回来一大批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接下来当郑先生去联系所谓的采购商时,却发现他们个个都联系不上,再回去联系那家高科技公司,结果被种种原因拒绝,一直到事情发生几个月后,郑先生再也联系不上这家高科技公司,他通过种种渠道到权威部门去鉴定,才发现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仅仅是些廉价的工业下脚料,这时郑先生才大呼上当:原来对方唱了一出双簧。

  案例分析:

  利用持续的电话轰炸和免费推广为诱饵,再利用双簧骗取最终的利益。

  启示和思考:

  在网络贸易中,我们对一项新的投资必须非常小心和慎重,同时在做出关键性决策时应该多向权威部门求证。

  本案中骗子推销的产品是所谓的高科技产品,虽然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是只要我们通过向相关权威机关查询论证的方法,就能有效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同时本案中当事人在进行大笔投资前也缺少对对方公司情况的了解。其实目前了解一个国内公司信用情况应该是不难的,成本也不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去对方公司考察。 

来源:金融界

沙发
发表于 2008-3-13 13:06:2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支持一下这个主题!

网络骗局在现在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招数不断变化。网友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识别诈骗。

淘宝网有段时间经常有骗子注册和网友用户名相似的名字用以诈骗网友的好朋友,大家要注意不要上当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