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蓝海战略:专喂投机分子与懦夫的毒药

[复制链接] 11
回复
24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2-4 16: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慧聪网 2006年1月24日8时26分 信息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于中国企业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蓝海战略”。

  无数企业对其顶礼膜拜,几乎奉为新的“企业圣经”,鉴于此,我也曾大致看了下金教授的《蓝海战略》,不过,看完之后,不禁大失所望,俗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蓝海战略中,不仅可以看到波特的差异化竞争,顾客导向等“旧酒“,更可怕的是,“蓝海战略”的主体思想无疑是一瓶包装精美的“毒酒”,如果真的被普遍实行,对于中国企业将祸害无穷。

  “蓝海战略”的主体思想有三种致命毒素,国内企业不得不警惕。

  其一,它忽视了微利才是商业的本质,而高利润只是个别,本末倒置!

  蓝海为什么在中国的风行程度远远超越别国?很简单,因为它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当前形式下众多中国企业的心态。

  当前的中国企业处于一个什么形势?简言之,就是竞争已经从粗放型转移到综合实力的竞争,从横向的疆域扩张时代,转移到纵向的企业治理时代。比如说,家电行业,目前的利润已经不足10%,与20年前百分只几百的利润比起来,可谓有天壤只别,与十年前大约30%以上的利润比起来,也不可同日而语。而几乎在所有的行业,都存在着利润普遍下降的现象。

  于是,中国企业都急了,都喊不正常了!

  但是,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是现在不正常了,而是以前不正常了!

  你能说一个大众化的行业,利润竟然达到百分之几百,那正常吗?20年前,一台微波炉就要近5000元,而现在基本不足500元,到底谁正常?而纵使20年前的企业利润普遍高,但是,那时候的企业与现在的企业,整体比起来,我们可以发现,是现在而非20年前的企业,才是真正日益强大的企业,20年前,1亿以上的企业都是巨头,而现在,纵使是100亿,也并不鲜见。

  什么样的商业时代值得怀念?

  当然,很多企业是很怀念过去,在过去,很多企业是从来不愁销售,商家在外面排队等待提货,但是,他们怀念那个时代,但是,那恰恰是不正常的商业社会。而我们的很多企业为什么喊利润下降了,没法活了?很简单,他们被以前的高利润宠惯了!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绝大多数的行业应该是低利润的,只有少数行业才是高利润,这就是奢侈品与大众产品的区;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顶端产品是高利润的,而绝大多数产品企业应该微利经营的,这就是高端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这才是真正的商业社会!也是一个最普遍的规律!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长虹使使买彩电象买衣服一样容易,感谢格兰仕使买微波炉象买拖鞋一样容易,感谢国美使家电象买菜一样容易,这些企业,将他们所在的行业从贵胄拉向人间,但是换来的行业不是坠落,而是整体的升华!

  因此,蓝海战略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设置了一个虚假的前提:它的假设是:如果一个行业无好的利润,就应该另外开辟“蓝海”,进行战略转移,如果一个产品无比较高的利润,就必须被抛弃,另外开拓新品。

  而这,是个天大的无知。是对商业社会本质的视而不见。

  其致命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前提:把适用于少数行业,少数企业,少数产品的东西,硬是上升为一个普遍现象。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应该是大多数行业微利,大多数企业微利,同一行业内的大多数产品微利,作为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要去找什么蓝海,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蓝海吗?

  如果一个人说:我可以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为富翁。

  --那么,别相信他!他不是专门开空头支票的野心家,就是一个江湖骗子!

  如果一个人说,我只能使世界上少数人成为富翁,但我可以使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比现在过得好。

  --那么,支持他吧,他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英雄!

  所谓蓝海战略,与那些拿那些属于少数人的机会来哄骗大众的骗子无异。

  其二,忽视了时空的一体性。

  --新领域出现需要时间,在既定时间内,永远无法出现无限的蓝海,它只属于少数企业!

  说到蓝海战略,不得不谈到非法传销。

  当年上大学时,我一个同学拉我入伙,我当时不知道,于是先去听了堂课。

  非法传销有一个非常诱人的算法:

  如果你每个月拉两个人如伙,而下个月这两个人也拉两个人入伙,那么,只要两年,你可以发展的先线,我粗略请人算过,大约等于是2000亿。足以从地球连到月球。

  可能吗???

  绝对不可能!

  再换另外一种算法,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参加传销,那么,如果要每个人都赢利,按照5%的汇款,至少需要大约20个人,每个月才有收入,一年要保持收入,则需要240人,而如果每个参加的人都赚钱,需要有近3000亿的地球人口!

  可能吗?

  不可能!

  那么,就说明,非法传销,注定了只能是极少数的参与者发财,而绝大多数人是血本无归!为什么?因为,地球上的人口在两年内绝对无法达到现在的几百倍!

  于是,我坚决地不参加,因为,我不知道我在这个组织中,到底可以处于什么地位,它不预知,而按照几率,我99%属于亏本的!那我绝对不去赌这个1%,而且,纵使赌赢,也是要靠拉朋友乃至朋友的朋友当替死鬼才行!

  那些参加传销的人中,很多聪明的人,但是,他们看不透本质,或者是贪欲过剩,没有看到亏本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

  蓝海战略的荒谬,与非法传销一样,那就是忽视时空的一体性。正如参加传销的人如果要人人赚钱,必须要世界上的人达到目前的几百倍一样,也许现在的人,再加10000年以后,人类繁衍大大约几百代之后,其总人数可以达到传销的赢利基本人口要求,但是,你活得到1万年吗?在这一万年中你不用花钱,不用吃饭吗?

  同样,蓝海战略也如此,是,当旧的市场已经日益饱和的时候,是到了开辟蓝海的时候了,但是,新的市场领域开拓需要时间,每个企业都要开辟新领域,在同时间内,能够开拓出无数新领域吗?

  不行!

  在一个时期内,任何行业永远都只能从事在他们当时看来是传统的领域。所以,蓝海战略所提倡的企业普遍地寻找新领域,完全忽视了新领域的培育时间。彩电企业前几年喊要突围,于是,进军高端彩电,三年过去了,市场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假使当年所有的彩电企业都要去找什么蓝海,都去搞什么新领域,估计早都一起死了。

  在既定的时间内,蓝海,永远是一片小小的海域,它绝不广阔!

  其三:蓝海战是战略上的投机主义,是懦夫行为!

  竞争无处不在。

  微利时代的出现,其实是一个伟大商业时代的开始。在这个商业时代,一切回归本真。

  放眼企业界,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个企业利润越来越低的时代,而象以往那样,企业大片大片开疆拓土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利润的降低,并不是末日来临,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酝酿。

  在更广泛的企业领域,很多中国企业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内部变革。当蒙牛上市完成,初步完成其疆域扩张时代后,牛根生随后就设立了老牛基金会,进行了散财运动,2005年,又辞去董事长职位,开始全球招聘总裁,进行了企业治理方面的重要探索;而在正午集团,孙大午在年初所设立的“三权分立”制,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杨元庆举家搬往美国,也表明联想、TCL等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加快了融合世界潮流的步伐------

  一个全新的时代已悄然降临,企业的强盛,不再取决于横向的疆域,而在于其内部的组织。商业文明的演进,其实就是组织形态不断进化的过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现代商业文化的建立,企业治理的完善,组织和管理的变革,才是决定能够走多远的的最终力量。

  所以,真正伟大的企业,在面临竞争危机的时候,应该是迎头猛进,利润降低如何办?沃尔码的利润够低,但是却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第一,它向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要利润。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蓝海当然存在,但是,它是内部的蓝海而非外部的蓝海:纵向发掘无穷的潜力,进行变革,完善企业治理。

  未来的企业竞争,必然更激烈,这是商业社会中一切企业的宿命。而且,正面竞争,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逃避的,所谓蓝海,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本质不过是一种逃避。因为,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只有在红海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最终立足。让多数人把有限的蓝海当作无穷的希望,无疑是误人子弟,倡导的是逃避性的懦夫行,而竞争,则是商业社会的永远存在!

  一些家电企业看到利润降低了,羡慕人家搞汽车的,于是,当汽车行业当蓝海,结果,几经沉浮,终于知道海水是咸的了。

  投机,绝不是出路!

  现在很多家电企业推出了汽车行业,终于归于正道。 作者:罗建法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16:30:03 | 只看该作者

《重发》

慧聪网 2006年1月24日8时26分 信息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于中国企业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蓝海战略”。

  无数企业对其顶礼膜拜,几乎奉为新的“企业圣经”,鉴于此,我也曾大致看了下金教授的《蓝海战略》,不过,看完之后,不禁大失所望,俗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蓝海战略中,不仅可以看到波特的差异化竞争,顾客导向等“旧酒“,更可怕的是,“蓝海战略”的主体思想无疑是一瓶包装精美的“毒酒”,如果真的被普遍实行,对于中国企业将祸害无穷。

  “蓝海战略”的主体思想有三种致命毒素,国内企业不得不警惕。

  其一,它忽视了微利才是商业的本质,而高利润只是个别,本末倒置!

  蓝海为什么在中国的风行程度远远超越别国?很简单,因为它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当前形式下众多中国企业的心态。

  当前的中国企业处于一个什么形势?简言之,就是竞争已经从粗放型转移到综合实力的竞争,从横向的疆域扩张时代,转移到纵向的企业治理时代。比如说,家电行业,目前的利润已经不足10%,与20年前百分只几百的利润比起来,可谓有天壤只别,与十年前大约30%以上的利润比起来,也不可同日而语。而几乎在所有的行业,都存在着利润普遍下降的现象。

  于是,中国企业都急了,都喊不正常了!

  但是,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是现在不正常了,而是以前不正常了!

  你能说一个大众化的行业,利润竟然达到百分之几百,那正常吗?20年前,一台微波炉就要近5000元,而现在基本不足500元,到底谁正常?而纵使20年前的企业利润普遍高,但是,那时候的企业与现在的企业,整体比起来,我们可以发现,是现在而非20年前的企业,才是真正日益强大的企业,20年前,1亿以上的企业都是巨头,而现在,纵使是100亿,也并不鲜见。

  什么样的商业时代值得怀念?

  当然,很多企业是很怀念过去,在过去,很多企业是从来不愁销售,商家在外面排队等待提货,但是,他们怀念那个时代,但是,那恰恰是不正常的商业社会。而我们的很多企业为什么喊利润下降了,没法活了?很简单,他们被以前的高利润宠惯了!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绝大多数的行业应该是低利润的,只有少数行业才是高利润,这就是奢侈品与大众产品的区;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顶端产品是高利润的,而绝大多数产品企业应该微利经营的,这就是高端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这才是真正的商业社会!也是一个最普遍的规律!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长虹使使买彩电象买衣服一样容易,感谢格兰仕使买微波炉象买拖鞋一样容易,感谢国美使家电象买菜一样容易,这些企业,将他们所在的行业从贵胄拉向人间,但是换来的行业不是坠落,而是整体的升华!

  因此,蓝海战略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设置了一个虚假的前提:它的假设是:如果一个行业无好的利润,就应该另外开辟“蓝海”,进行战略转移,如果一个产品无比较高的利润,就必须被抛弃,另外开拓新品。

  而这,是个天大的无知。是对商业社会本质的视而不见。

  其致命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前提:把适用于少数行业,少数企业,少数产品的东西,硬是上升为一个普遍现象。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应该是大多数行业微利,大多数企业微利,同一行业内的大多数产品微利,作为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要去找什么蓝海,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蓝海吗?

  如果一个人说:我可以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为富翁。

  --那么,别相信他!他不是专门开空头支票的野心家,就是一个江湖骗子!

  如果一个人说,我只能使世界上少数人成为富翁,但我可以使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比现在过得好。

  --那么,支持他吧,他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英雄!

  所谓蓝海战略,与那些拿那些属于少数人的机会来哄骗大众的骗子无异。

  其二,忽视了时空的一体性。

  --新领域出现需要时间,在既定时间内,永远无法出现无限的蓝海,它只属于少数企业!

  说到蓝海战略,不得不谈到非法传销。

  当年上大学时,我一个同学拉我入伙,我当时不知道,于是先去听了堂课。

  非法传销有一个非常诱人的算法:

  如果你每个月拉两个人如伙,而下个月这两个人也拉两个人入伙,那么,只要两年,你可以发展的先线,我粗略请人算过,大约等于是2000亿。足以从地球连到月球。

  可能吗???

  绝对不可能!

  再换另外一种算法,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参加传销,那么,如果要每个人都赢利,按照5%的汇款,至少需要大约20个人,每个月才有收入,一年要保持收入,则需要240人,而如果每个参加的人都赚钱,需要有近3000亿的地球人口!

  可能吗?

  不可能!

  那么,就说明,非法传销,注定了只能是极少数的参与者发财,而绝大多数人是血本无归!为什么?因为,地球上的人口在两年内绝对无法达到现在的几百倍!

  于是,我坚决地不参加,因为,我不知道我在这个组织中,到底可以处于什么地位,它不预知,而按照几率,我99%属于亏本的!那我绝对不去赌这个1%,而且,纵使赌赢,也是要靠拉朋友乃至朋友的朋友当替死鬼才行!

  那些参加传销的人中,很多聪明的人,但是,他们看不透本质,或者是贪欲过剩,没有看到亏本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

  蓝海战略的荒谬,与非法传销一样,那就是忽视时空的一体性。正如参加传销的人如果要人人赚钱,必须要世界上的人达到目前的几百倍一样,也许现在的人,再加10000年以后,人类繁衍大大约几百代之后,其总人数可以达到传销的赢利基本人口要求,但是,你活得到1万年吗?在这一万年中你不用花钱,不用吃饭吗?

  同样,蓝海战略也如此,是,当旧的市场已经日益饱和的时候,是到了开辟蓝海的时候了,但是,新的市场领域开拓需要时间,每个企业都要开辟新领域,在同时间内,能够开拓出无数新领域吗?

  不行!

  在一个时期内,任何行业永远都只能从事在他们当时看来是传统的领域。所以,蓝海战略所提倡的企业普遍地寻找新领域,完全忽视了新领域的培育时间。彩电企业前几年喊要突围,于是,进军高端彩电,三年过去了,市场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假使当年所有的彩电企业都要去找什么蓝海,都去搞什么新领域,估计早都一起死了。

  在既定的时间内,蓝海,永远是一片小小的海域,它绝不广阔!

  其三:蓝海战是战略上的投机主义,是懦夫行为!

  竞争无处不在。

  微利时代的出现,其实是一个伟大商业时代的开始。在这个商业时代,一切回归本真。

  放眼企业界,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个企业利润越来越低的时代,而象以往那样,企业大片大片开疆拓土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利润的降低,并不是末日来临,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酝酿。

  在更广泛的企业领域,很多中国企业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内部变革。当蒙牛上市完成,初步完成其疆域扩张时代后,牛根生随后就设立了老牛基金会,进行了散财运动,2005年,又辞去董事长职位,开始全球招聘总裁,进行了企业治理方面的重要探索;而在正午集团,孙大午在年初所设立的“三权分立”制,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杨元庆举家搬往美国,也表明联想、TCL等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加快了融合世界潮流的步伐------

  一个全新的时代已悄然降临,企业的强盛,不再取决于横向的疆域,而在于其内部的组织。商业文明的演进,其实就是组织形态不断进化的过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现代商业文化的建立,企业治理的完善,组织和管理的变革,才是决定能够走多远的的最终力量。

  所以,真正伟大的企业,在面临竞争危机的时候,应该是迎头猛进,利润降低如何办?沃尔码的利润够低,但是却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第一,它向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要利润。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蓝海当然存在,但是,它是内部的蓝海而非外部的蓝海:纵向发掘无穷的潜力,进行变革,完善企业治理。

  未来的企业竞争,必然更激烈,这是商业社会中一切企业的宿命。而且,正面竞争,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逃避的,所谓蓝海,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本质不过是一种逃避。因为,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只有在红海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最终立足。让多数人把有限的蓝海当作无穷的希望,无疑是误人子弟,倡导的是逃避性的懦夫行,而竞争,则是商业社会的永远存在!

  一些家电企业看到利润降低了,羡慕人家搞汽车的,于是,当汽车行业当蓝海,结果,几经沉浮,终于知道海水是咸的了。

  投机,绝不是出路!

  现在很多家电企业推出了汽车行业,终于归于正道。 作者:罗建法

板凳
发表于 2006-2-4 16:34:3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消极的评论。

对一些企业来说,避开充满竞争的红海,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有一定的意义,某种程度而言,充分挖掘自己的细分市场,抢占先机,也是一种眼光和睿智,尽管这并不说明是一条通天大路。

4
发表于 2006-2-5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刀的锋利是因为它受过磨练;刀的迟钝是因为它砍伐许多.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看问题不可只偏一面来定论所谓的对错.学习的态度是取其精华.

大家把这帖子顶起来,看过的谈谈读后感.[em01][em01][em01]

5
发表于 2006-2-10 10:55:48 | 只看该作者

有效的组织和管理、适度的规模和扩张是强大企业的两个方向

qq:463937321

6
发表于 2006-2-11 19:38:43 | 只看该作者
蓝海我读了3遍,这篇文章我粗略看了一下,作者的思路还是有点问题,至少我最后看到的一段,蓝海不是盲目的羡慕高额利润,不是造彩电的羡慕造企业的,同样也是一种在重新选择的业务上是关联性的,我觉得可以连着读Bain的《回归核心》,《从核心增长》。作者对于蓝海的理解有些偏差,有些问题的。
7
发表于 2006-3-1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6楼。本文的评论非常肤浅,我很怀疑他是否有完整的看过一遍蓝海战略。的确蓝海不可能成为普遍的商业现象。因为他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状态下一种选择。

第一,蓝海战略并没有忽略什么微利不微利的问题,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战略问题,微利只是商业中价格或者利润环节的一个很具体的点,而不是战略的面。

蓝海也不是要所有的企业必须争取高利润,他的核心是如何摆脱不必要的刺刀见红的无序化竞争。

第二,所谓的时空性。举的传销的例子。驴唇不对马嘴。逻辑混乱。

......

8
发表于 2007-12-1 12:45: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到底谁才是“毒药”?


    在网站上看到有人在拿“蓝海战略”开炮,说什么蓝海战略是“专喂投机分子与懦夫的毒药”、“只不过是水平营销的另一种说法”、“只不过是创造新品类而已”等等,不一而足。
  在仔细研究过这些人的言论后,发现只不过是“虚、浅、混、懒”的人在鼓噪罢了,在哑然失笑之余也多了些沉重。
  1、“虚”。这些人基本都是一些“写手”或所谓的“专家”,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天忙于拼凑些文字,目的仅仅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非脚踏实地的实践或者沉下心思考,进行真正的专业探讨。
  2、“浅”。这些人对《蓝海战略》一如对其它理论或方法的理解:浅尝辄止。仅仅读了一个下午的《蓝海战略》就出来发表高谈阔论,就把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两位教授基于15年、对跨度达1OO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贬成了毒药。他们对很多方面的事都敢于评论一番,但却让在这方面有真知灼见的人怡笑大方。他们有的是横飞四溅的口水,欠缺的是思考的深度和基本的专业素养。  
    3、“混”。实在想给自己的脸上帖上专家的标签,所以就得借着对名人名著的评头论足来显示自己多么地有高见。为此,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显摆”的机会,时时不忘指点江山,集大成的《蓝海战略》也成了他们操弄的道具。相反,对蓝海战略真正能够理解且推崇的个个经验老到,比如美的集团的副总裁方洪波,可不是像他们这样“混”出来的。
  4、“懒”。这些人既然不把精力放在虚心学习和研究新事物上面,其对新事物的一个自然的冲动当然就是:反对。以证明他们不落伍,不懒惰。其实,真正潜心做学问的人,不会这么乱放炮。而做研究是件很辛苦的事,他们没有这样的耐心。实际上他们这种投机取巧,也是一种懒惰。
    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推出的《蓝海战略》非常值得我们一读,绝对不是他们说的“毒药”!
    他们那样说非常不负责任,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负什么责任,可是他们(可能也就那么几个跳梁小丑)还在为自己强辩,这就极为可耻了。
    这也是对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两位教授的劳动成果的粗暴否定。我们是应该有批判精神,但这应该建立在虚怀若谷的先学习,再“扬弃”的基础上,而不是把人家的东西还没有搞明白就乱发狂言。多么地自私啊,为一已之私,哪管是否伤害了别人。把跳梁小丑与这两位作者放在一起来谈,真是太抬举他们了。
    真理不会被乌烟障气的东西所蒙蔽,任何读了《蓝海战略》的人都会有自己客观的判断,会明白到底谁才是“毒药”,谁才是投机分子与懦夫。

9
发表于 2007-12-1 15:22:10 | 只看该作者

投机,绝不是出路!

不论是蓝海或者是红海,终究要脚踏实地的作!赞成作者观点!

10
发表于 2007-12-28 09:50:1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观点,其实过分关注蓝海等于放弃你专注的“红海”。蓝红之间相对而喻。

试想如果大家都看到的蓝海还是蓝色的吗?如果只有你看到绝大多数情况商机还在市场的开发初期的陷阱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