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推荐]软件资产管理应用的三大误区

[复制链接] 1
回复
85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2-12 17: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软件资产管理(Software Asset Management),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清晰明确和可执行的管理计划,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一系列帮助企业充分利用软件政策和程序的总和。

软件资产管理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倡导以完善的管理模式和适当的技术支持体系,将软件作为企业的资产加以统筹管理,其目的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软件纳入企业资产的正常管理程序,以便掌握企业IT建设的投资状况,它包括:计划、采购、分发、安装、变动、升级、维护到报废、删除等软件资产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经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配合系统管理的使用,就可以合理控制软件购置的支出,籍以提升软件资产的利用率与整体效益,并确保软件使用的合法性。

误区一:零星采购无折扣

典型场景:某公司每年都要上线一些项目,每个项目预算都包括硬件、软件、实施、服务等部分。CIO通过招投标方式,为每个项目的软件争取到了最低的折扣。

误区分析:在这样一单一单的谈判模式下,CIO能为采购大单争取到折扣。而对于平时零星购买的软件,由于采购量比较少,CIO不得不为之支付较高的价格。

CIO对策: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CIO应加强软件购买的计划性,与软件厂商签订长期的框架协议,让平时零星采购的软件也能获得折扣。

量大从优,几乎是所有商家和顾客都认可的策略,如何用好这个策略却不是那么容易。一位大型集团企业的CIO说:“我也很清楚,与软件厂商签订框架协议,如果承诺一定的采购量,可以获得更低的价格。但是,我的采购预算都是逐年按项目做出的,我不清楚明后两年的采购量有多大。与软件供应商的框架协议与我们的采购模式不一样,我不想用这种框架协议限制自己。”

对此,品信唯尔(北京)商业有限公司(简称品信唯尔)总经理任凯时表示,如果实施了软件资产管理,CIO一般就不会这么说了。CIO之所以要把软件采购包括在项目中,而不是把多个项目甚至整个集团的软件采购都囊括到一起,其内在原因在于没有进行软件资产管理而导致软件使用无计划,所以只能一个个项目地采购软件。计划与采购是软件资产管理的关键一环,它可以让CIO获得因长期有计划的软件采购而带来的优惠价格。

在软件许可贸易和软件资产管理方面,品信唯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它在全球23个国家设有分公司,为全球约8.5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业务量达到74亿元(约7亿欧元)。任凯时表示,在欧洲这个软件采购比较成熟的市场中,量大从优的规则被发挥到了极致。CIO不仅会把项目涉及到的软件采购集中到一起,还会把有独立财务的部门或子公司的软件采购集中在一起,同时会签订长期采购的框架协议,让平时的零星采购也获得比较优惠的折扣。软件资产管理使CIO能够洞悉企业未来的软件需求,CIO能够准确决定哪些软件是需要的以及什么时候需要。

误区二:安装等于使用

典型场景:PDF文件格式的优点是其尺寸较小、阅读方便,非常适合在技术文档的传播和使用。很多公司的CIO因此买了Adobe公司的Acrobat企业版。但在实际中,很多员工只使用了其中Reader,而它是免费就可以下载的软件。

误区分析:安装上了不等于实际使用了。CIO可能在所有PC上安装了成套软件,某些岗位可能根本不会使用其中的一些软件。

CIO对策:盘存软件资产,检查软件的使用率,对那些使用率低或根本没有使用的软件进行适当的整合。

如同其他资产一样,软件资产管理经常存在的一种情况是,软件购买后没有实际的软件需求。安装后没有使用的软件是对资金的错误分配,删除或者是重置那些未被使用的软件可以节约成本。CIO在考虑电脑配置时,很难考虑到每一个岗位对软件的实际需求,很可能为一些岗位的电脑配置了不需要的软件。

企业的办公电脑里可能存在没有被使用或使用率极低的软件。在企业的服务器上,一些因某个目的而购买的昂贵的软件可能被用过几次后,就再也没有使用了。企业不需要购买所有最新的软件和可用的补丁。如果没有检查软件使用率,CIO很难发现那些对企业价值不大的软件,结果浪费了企业的资金。

任凯时介绍,盘存软件资产在任何软件资产管理计划中都是需要完成的工作。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采用手动盘存的办法,规模较大的公司可能需要自动盘存工具的帮助。

拥有大量PC机和服务器的企业可能需要能够自动进行软件盘存的工具。大多数软件资产管理工具都能够自动地进行软件盘存的工作,还能自动生成不同格式的软件盘存报告,CIO可以由此了解到企业内所有已安装软件的相关信息。

就如同仓库里堆放了不少没被使用的电脑一样,有些软件可能连安装都没有安装。对此,CIO应该对比授权数和安装的软件数,如果发现前者多于后者,就说明软件资产存在着浪费现象。这种情况的好处是CIO可以将这部分多余的软件授权应用到别的地方,应用到不同部门的不同机器上。将多余授权的软件安装到其它PC机上,直到授权数与安装的软件数相等为止。

误区三:软件随项目结束

典型场景:某公司是国际型承包商,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型企业,公司同时在建项目多达几十个,每个项目都独立核算。但每个项目无论工期长短,都需要一些软件,如项目管理软件,每个用户节点就几万元,整套软件下来多达几十万元。

误区分析:每个项目都根据需要,根据项目的预算,独立购买软件,用过一次就结束了。

CIO对策:要对软件资产有明确的数据,充分掌握电脑里的软件部署和许可情况。像一些通用的设备和工具,可以在一个项目使用后,下一个项目接着使用。
如果CIO对软件没有集中管理,购置也没有统一规划,而是由各项目自行购买,使用中出现问题,也是由各项目自行与供应商联系。这种模式下,当项目结束时,软件也就流失了。

对此,CIO应将软件集中到信息技术部统一管理,或是参与到软件的采购审批、验收、使用培训、技术支持、软件内部再分配等各个环节。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业务需求在年度预算制定时,就将欲采购软件申请提交到信息技术部,信息技术部根据公司整体信息规划决定是否批准这些预算,对于不同项目提出的相同软件需求,还可以全盘考虑,统一采购,进而降低成本。

项目独立核算与软件资产集中管理并不矛盾。当软件购置后,由信息技术部负责保存原件,并登记造册,对于无法复制、原件必须由最终用户保存的,要求使用单位指定专人保管,并在信息技术部备案。对于软件的许可证,信息技术部集中做备份,等具体项目结束时,原项目的相关设备上删除软件后,信息技术部收回软件产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企业内部再分配,避免了软件随项目结束或其他人为原因而流失的现象。同时,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信息技术部作为IT技术部门,都会结合软件和IT实际给使用单位提出具体的技术性建议。

任凯时认为,软件资产管理涉及到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到各种软件名目繁多的授权许可。CIO需要借助软件资产管理的工具,建立一个集中式的数据库,生成包含硬件、软件和用户信息的报告。此外,借助软件资产管理工具,IT支持人员才会对所有员工使用的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将使他们能够提供更优质和快捷的服务。软件资产管理使企业能专注于业务运行,而无需考虑由于缺乏补丁和更新带来的诸如无支持的程序、病毒和安全等问题。

沙发
发表于 2007-12-15 17:05:53 | 只看该作者

用某个电力集团的一个处长的话来破解这三个误区就是:

整体布局,分步实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