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永乐电器和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到投身国美后许下的“2007年不完成1000亿的目标就下岗”的“军令状”,陈晓一直把自己置于后无退路的险境之中 文/张小平 上任半年多了,国美CEO陈晓到底干得怎么样了? 2007年8月23日晚上,陈晓以国美电器总裁的身份在香港发布了国美电器2007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国美电器今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均得到大幅增长。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88%;综合毛利率达到了14.92%,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营运利润8.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47%;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净利润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9%。而此前,陈晓成为上市公司国美电器的执行董事,被认为是黄光裕对陈晓能力和成绩的肯定。 但这份成绩单,与去年年底所宣称的1000亿的目标,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按照半年211亿元来估算,国美上市公司全年销售额应该超过500亿元。国美集团还包括未上市的部门门店,规模大致是上市部分的1/3,即便按照未上市部分销售额达到200亿元来计算,整个集团今年的销售额估计在700亿元左右。当然,如果国美下半年扩张神速,陈晓仍然可以达成目标。 行事风格谨慎的陈晓,却常常有赌徒般的冒险之举——从当初永乐电器和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到投身国美后许下的“2007年不完成1000亿的目标就下岗”的“军令状”,陈晓一直把自己置于后无退路的险境之中。 “对赌”摩根士丹利 2006年7月24日,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最大的一宗并购——永乐并购案,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终于尘埃落定。黄光裕以大约52.68亿港元的代价鲸吞了排名第三的永乐电器,并把昔日“最强悍的敌人”陈晓招至麾下,成为同一条战壕的战友。 始终一脸凝重的陈晓,让人难以揣摩他在并购成功后的真实心情。对他,外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家电零售这个竞争越来越惨烈的激流中,陈晓是一条曾经游得最快、后来却渐渐力不从心并最终游不动的“大鱼”;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陈晓才是几个行业巨头中最具前瞻性眼光和最能顺应大势的人,正因为他抛弃前嫌、低下身段,才使杀红眼的几个冤家对头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了一起。“为了振兴中国家电大业,他牺牲了个人的许多利益,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苏宁总裁孙为民曾为陈晓总结了“杀死”永乐的“三大元凶”,其中置他于“死地”的最关键原因便是永乐和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曾与永乐管理层约定,如果永乐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的净利润高于7.5亿元人民币,外资股东将向永乐管理层转让4697.38万股永乐股份;如果净利等于或低于6.75亿元,永乐管理层将向外资股东转让4697.38万股;如果净利不高于6亿元,永乐管理层向外资股东转让的股份最多将达到9394.76万股。 有人说,正是这份急功近利的“对赌协议”让陈晓失去了稳健的心态。2005年,是陈晓最为风光也最为“疯狂”一年——他一举收购了灿坤、厦门思文、河南通利等家电连锁企业。2006年4月19日,永乐又与大中达成了合并的协议。但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却“用脚投票”,对永乐的股票进行了大量抛售,导致永乐市值大跌。大中成为鲠在陈晓喉咙里、吞不下却又不甘心吐出来的一块鱼骨头。 不甘心“束手就擒”的陈晓,开始酝酿赌一把更大的。 豪赌家电零售行业的未来 对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来说,最富热情、专注和理想的非陈晓莫属。但陈晓的产业理想却是残酷的竞争市场所激发的。 2005年对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国美、苏宁、永乐等几个家电连锁零售商经过了高速扩张和互相之间激烈的火拼,已经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了。黄光裕曾抱怨:“竞争对手之间为了拼夺同一个商业旺地的市场份额,大家往往扎堆开店,重复投资的状况非常严重,在零售商火速开店大力促销之时,往往会拉着家电厂家一起重复投资促销资源,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家电零售业和制造业各种资源的明显浪费。” 共识让他们开始寻找走近的机会。“如果我们联手,可以一起做什么更大的事情?”他们长剑归鞘、换上了温情脉脉的面孔,开始互相试探对方对于合并的诚意和可接受的底线。 其中,陈晓是最积极的“始作俑者”。在黄光裕眼里,陈晓是一个有眼光、有境界的人,集实干与理想于一身。 无论是为内忧外患所迫,还是被理想燃烧,陈晓决定赌一把更大的,而“赌注”便是自己一手打造的永乐电器,他想赢得的是这个市场的美好未来。 在他极力劝说下,家电零售业五大领袖(国美的黄光裕、苏宁的张近东、永乐的陈晓、大中的张大中、五星的汪建国)举行了第一次峰会。2006年春节长假刚刚过去,5个人相约北京,推心置腹、相谈甚欢。峰会的发起人陈晓设立了轮流召集人制度,并规定峰会参加者仅限于5位董事长本人,而且会谈内容任何人不得带出会场之外。陈晓的最终目的是促成5大企业合纵连横、划区而治,以达到利益最大化,他这个想法并且得到了其他四个人的积极响应。陈晓曾经对媒体激动地说道:“假如国美、苏宁、永乐等企业联合或并成一个零售商,还有谁能与之抗衡?” 但很快,其他几位不愿意再陪他赌下去,迅速从“赌桌”上扭头而去。偌大的“赌场”上只剩下了一位比他更敢赌的对手——黄光裕。 此番对赌的过程充满勾心斗角。对于黄光裕来讲,这是他“做生意以来最艰苦的一场谈判”,明明是陈晓先提出合并设想并急于求成的他,却在谈判的关键时候咬紧牙关,甚至不惜谈判破裂也不愿轻易做出让步。黄光裕为此抱怨:“不是我无能,是陈晓太狡猾。为了在一些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我伤透了脑筋,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如果不是志同道合和惺惺相惜,我和陈晓根本不可能谈成功。” 此番豪赌,陈晓输掉了永乐,却赚到了国美。另外,和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也因此次并购轻松化解了。 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 在2006年11月22日那场引人注目的合并庆典上,陈晓高调地立了军令状——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净利润达到23亿元。他说:“如果明年达不成目标,就应该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帮助国美完成目标。也就是说,如果达成,我就继续服务;达不成,我就下岗。”陈晓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开始了另一场豪赌。 敢赌的陈晓,却有着极为谨慎的行事风格。作为国美的CEO,第一次召开高层会议,就开始重新梳理国美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此前,国美高层想得更多的是年度计划,陈晓让他们倒过来做,做完五年规划再做年度计划。 在全国重点市场中,国美已在上海、福建等市场成为第一,占有率达70%。而南京和济南这两个城市则让黄光裕一直“望洋兴叹”——前者是苏宁电器的大本营,后者则由区域连锁巨头山东三联盘踞。陈晓今年的另一个重点戏就是打响“南京战役”,为黄光裕彻底消除心头之患。“国美内部今年有一句玩笑话:解放了南京,就解放了全中国!”陈晓对此志在必得。 陈晓向来很会借用资本的力量。“2007年上半年,国美将完成进一步开展国际战略伙伴的引进工作。通过对公司股本结构的改变,形成国际化的资本组合,从而确立公司在未来发展中的国际化形象及地位。”陈晓表示,无论是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者,国美都不排除。 为了表示自己“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陈晓于今年分两次从摩根士丹利手中购入1500万股国美股票,共花费了1.33亿港元的现金。经过两次增持后,陈晓在国美电器的持股比例从12.45%增至13.46%。 其实,无论1000亿的目标是否实现,陈晓都是一个赢家——目标实现了可以继续留任;实现不了也可以套现走人。仍在高速发展的国美成了陈晓一个进退皆宜的平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6 15:21: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