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评读三国,于丹女士论述论语庄子,周国平先生研究西洋哲学大家尼采.
这三者本无甚联系,但是从他们的文章看,都是小品论文.只不过把多篇小品累次叠加,形成了厚重的大部头,也显得他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其实,细探之,则不难发现,这些大家的评论演讲,掉书袋的成分占了大部分,而其个人创见则廖若晨星,几不可见.但是这些先生们得到的认可并不低,甚至非常之高,原因何在?
在一个落后的时代,在一个穷困的村庄里,人人都没有机会上学,如果能偶然出个秀才,那他就是这村里的/这时代的卓越人物,就是大师.那么现在来看,易中天于丹周国平就是我们这个浮躁时代的大师,就是我们这个人人有俩钱但是没有多少文化的村庄里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