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语录对话”背后的推行管理思维 文革时期,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习惯性地先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儿。当时广为流传着一个中学生与售货员经典的“语录对话”,那个中学生是去供销社买文具——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多拿几种让我先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余地-----说不能挑就是不能挑。 中学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不让挑? 售货员: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中学生: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售货员:一切权力归农会-----爱买不买。 中学生:打倒土豪劣绅-----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 售货员:友谊,还是侵略-----咋着,你想打架? 中学生: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以为我怕你? 围观者见俩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忙上前调解: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中学生: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还能咋着。 售货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还能咋着。 中学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有啥了不起。 见他俩相执不下,围观者劝中学生一走了之:敌进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买。 中学生临走时又不服气地说了句:别了,司徒雷登-----哼! 售货员更加有理地回敬: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呸! …… 可以说毛主席思想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连吵架也用上了,不得不称奇。那为何毛泽东思想的光芒会随处洒落呢?回想一下他老人家推行毛泽东思想的过程,是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革前,当时的毛泽东选集4卷太复杂,很难记忆,不便于推行;第二阶段:文革一开始就出现简化成一本毛主席语录的“红宝书”,人手一本,家喻户晓;第三阶段:怎么重复呢?每人每天都要背诵语录,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开斗私批修会。第四阶段:久而久之,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毛主席语录当日常用语,结果当时八亿中国人都成了“毛泽东思想教徒”…… 这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推行管理也是一样,也是一个由复杂、简单、重复至习惯的过程。 许多人容易简单的认为,推行管理,一抓就灵。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推行管理就像老母鸡慢火煨汤,要想汤鲜,就必须小火慢慢煨。你必须要经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化、把重复的事情习惯化这个推行过程。再说,没有这个推行的过程又怎会有结果! 可是生活中总有人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比如,有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这个邻居却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块木板,把画挂上面。”主人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三下,邻居又说:“不行,这锯子得磨一磨。”于是,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邻居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为此邻居自己拿起斧头去屋外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又发现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当这个邻居为磨斧头找不到磨石,又去买锯子而忙乎时,主人早已把画钉在了墙上。企业中也有许多像这个“邻居”一样走不回来的人…… 对此,我们不妨学学一位普通管理员“再简单不过”的方法:有一家高级乡村俱乐部的总裁,对会员们洗过澡后顺手将高档洗发精带回家感到很头疼,他想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却发现任何办法都可能会冒犯会员。最后,他问更衣室管理员有没有好办法,结果对方回答:“您放心,他们再也不会这么做了”!总裁又问他有什么好主意。而管理员的主意出人意料:“很简单啊,我只要拿掉盖子,谁会拿没盖子的洗发精?” 复杂的东西,总让人望而却步,当于丹把《论语》用通俗化、大众化、流行化的方式阐释出来时大受欢迎,简单就是这样,易于记忆,便于传播,利于重复,就像毛主席语录风行文革岁月一样。不断重复的背后,意味着一种习惯、一种方式、一种态度的诞生。 推行管理这锅鸡汤想鲜美,就得小火慢慢煨,急不得!套用一句毛主席语录的句式就是“将小火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