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书,总是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两本最为突出,一本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另外一本就是《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告诉我们:老板和主管不是管理者的专利代名词,所有的知识工作者也是管理者。
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里,德鲁克发挥其招牌式的洞察力,洞悉了21世纪来自社会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1]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
大多数的人谈到管理,想到的都是“企业管理”,其实,应该说企业管理的概念来源于非经营性机构,如政府、教育等组织的经验,而企业,在20世纪,显然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企业管理的经验在企业运营中,丰富发展。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围绕企业管理发展起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可以反哺到更多的非经营性组织。
所以,你会看到热火朝天的管理咨询培训,你就会明白各类组织的管理需求的大量存在。商学院也更名为“管理学院”。不少事业成功的人,在自己的后半生用企业管理的经验经营公益事业。这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趋势之一。
[2]关于组织的形式和绩效管理
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组织的形式是跟其任务相匹配。
我再也没有见过比IT业更追逐时髦技术和新名词的行业:一会儿学CMM,一会儿又学敏捷开发;一会儿抱怨没有底层技术,没有用C++,一会儿又大谈Web 2.0,大谈Ajax。看见那些疲惫和匆忙的身影,害得大家一窝蜂地跟着专家们瞎子一样乱转,那真是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看看其他的行业,哪个行业的复杂度和成熟度不比IT业,哪个行业的组织形式不比IT业出色,随手拈来:六西格玛之于制造业;现代医院的外科手术团队;建筑设计的架构学;金融上的专业投机....不一而足。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技术成功,而是来自于需求推动的市场。组织的绩效只能来自于组织外部,而非内部:本质上,它不是由文档的规范构成的。技术的价值,只能通过转换,才能形成商业价值。
对于顾客来说,他关心的是他能获得什么,看到什么节目。至于电视机的原理的,他不感兴趣。
[3]人们需要的是“信息” ,而非“技术”
在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稀缺性经济学,对于“信息”来说不灵了。现在,一本《长尾理论》就这样说:信息丰饶经济学的时代已经来临。获得任何信息,一切皆有可能。
信息以比特传送,信息从一地传到另外一地,本身并不消失。也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德鲁克以它丰富的知识,一针见血指出:信息并不是数据。过去的IT时代,解决了数据的积累问题,但人们,尤其是管理者,需要的不是数据,而是信息。
信息的就是对数据的提炼,其价值在于根据信息的内容,采取行动。
德鲁克的观点,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如何提高信息的质量,并能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会成为如何应用互联网价值的重要思考。
[4]自我管理
人们都说,德鲁克是目标考核的鼻祖。也有不少人指责如今的企业滥用这种绩效考核观念:很多企业,应用任何管理,都是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而忽视对人的基本利益和基本尊重。
读德鲁克的书,你会感到,他真正关心的是人,组织中的人,社会中的人,人的成长。人的自我管理。
毫不怀疑,组织作为一种效率的工具,非常重要。但相对于人来说,德鲁克认为,现在的知识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要远远长于公司的寿命。
在社会的未来,知识工作者将面临新的要求:
1.他们需要问:“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如何工作?”
2.他们需要问:“我属于哪里?”
3.他们需要问:“我能做出什么成绩或贡献?”
4.他们需要连接团队,建立承担责任的人际关系
5.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下半生做好规划。
21世纪,组织的观念上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大变革的时候,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过去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未来未必一直有效。过去靠老大一个人,或几个人建立成功的模式,在更多跨行业的机遇面前,雇主关系,会被更多的合作关系代替。
在技术和资金充裕的未来社会,人的价值在行业交叉的组织中体现,人不会为唯一的事业所约束。人们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在自己的人生,选择、组合、更新。
对每个人来说,这是社会未来的机遇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