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曲志男的文章学习笔记-一个写作训练的work shop

[复制链接] 5
回复
20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13 11:5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写作训练的work shop

上周六(11月18),在日本武藏野大学,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主讲人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向后千春教授。他带领全体与会人员,体验了一次实用写作的work shop。这个模式(或称模版)一共分10step。现简略介绍如下:(常青:先生讲我的市场在于我的专业。人家的教授只研究如何提高母语的写作水平,这就有了专业。我们的教授研究的东西太大太空!)

Step 0  模式说明:这是一个参与体验式小组活动型作文写作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在6个小时之内,完成一篇确有实用价值的文章。6个小时?太长了吧。其实,等你参加到其中时,你会发现也许6个小时还不够。每个小组以6个成员为比较理想的人数。(常青:我周围的部分顾问的文笔太差,这样的培训应该有市场。记住邀请!)

Step 1  Ice break:小组成员自我介绍。

介绍的内容:姓名,职业。重点:1)我最近所写文章的题目。2)这篇文章是否成功?3)简略分析成败的原因。(常青:感觉进行这一步骤有困难,学员如何判断自己的文章的成败?这对培训有什么意义?)

Step 2  读者与主题:

小组成员交流这次准备所写文章的读者对象和文章的主题。(不论是主动要写还是被动而写)即:明确谁来读你的文章(包括书信)?你想传达的意思是什么?你将通过什么体裁来写这篇文章(请求、报告、道歉、计划、大政方针、表白、其他)(常青:范围界定!理解!这方面我做得还可以!)

Step 3  Mind Map(思维导图):

在一张白纸中央,先写上你的主题,并画上圆圈。然后,从这个中心圆圈出发,将自己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相关的问题点、想法逐一写出,并用连线连接相关问题点与想法。以词和短句为主。注意,画这个图的时候不需要查任何资料,全凭自己的思考。)(常青:这方面我做得还可以!)

Step 4  nonstop writing3个人为一个分组,

第一个人根据自己的Mind Map陈述自己对文章的构想,可以谈临时想到的内容,一个问题点说不下去的时候可以随时换另一个话题,话题之间可以没有关联;第2个人做听众,听第一个人的陈述,并在没有听懂或是感到疑惑的地方,可以插话、提问;第3个人在记录表上做记录。要求陈述人,要讲出30个思考点出来。记录表分3栏:序号(共30个),陈述内容,分类。一个做完之后,交换角色,直至3个人均完成上述过程。(常青:这一步骤我没有做,我没有让人做听众,让人做书记,按固定格式记录是关键!记住!!)

Step 5  组成段落:

根据上个步骤记录人帮自己记录的内容,在记录表的“分类”栏中,将所记录的内容分类,可用标号标记。在同一分类的若干个句子中,找出能代表你核心意思的句子,作为这个段落的主题句,将这个句子写在“分段记录卡”的相应栏目中。然后,将其余句子,作为支持你这个意思的support sentences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然后,做句子顺序的调整,并添加适当的连接词句。将所记录的30个句子,总共分成3个段落。超出3个的部分,放弃。(常青:这一步骤我没有想过!关键词,30个句子,3段!原来与秘书配合是用讲解方法的,而不少靠这个人的悟性)

Step 6  完成5个段落:

在上一个步骤的基础之上,另外增加两个段落:序和结论。

序:写出你准备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为谁而写,读者读了之后会得到什么益处,目的是让读者有兴趣来读这篇文章的有关信息。

结论:用简单的话,概括你上一个步骤的3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没有时间看全文的读者,看了结论也能知道你的主要意思。主要包括:总结性的一句话、自己的中心论点、尚未说够或尚待讨论的问题。(常青:金字塔原理,稍微有一点党八股)

Step 7  请同伴读自己的成文:让同伴读的目的,不是让他来判断你的观点是否正确,而是让他判断你写的文章是否能读懂。要点是:文章的连贯性(到底想说什么?作者的立场是什么?读了之后是否明确应该怎么做?);观点是否成立(观点的理由是否充分?数据、事实是否充分?是否只是一家之说有欠公允?);文章是否清楚(句子是否太冗长?是否有东拉西扯的现象?是否未加任何解释就使用专业术语了?)请同伴针对上述问题不客气地用红笔标出。

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的同伴,可以将这篇文章放置一周,然后自己从上述角度重读,也可以达到近似的效果。(常青:知道了。让她们告诉我,我的文章连贯、观点是不是成立,表达是不是清楚。最后,有没有错字!)

Step 8  正式完成文章(确定标题、清抄)因为标题是结论的概括,所以应该最后写。

文章完成之后,再请大家读。读后,请大家发表读后感。读后感不是判断文章的正确与否,而是谈理解与尚未理解的地方是什么?产生共鸣与未产生共鸣的地方是什么。(常青:知道了。让她们告诉我,你有什么感想!)

Step 9   写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

经过这样一个6小时的过程,有的人会建立起这样的信心:不管让我写什么,我都能完成了!也有的人还会叹气到:写文章还是很难。这几个步骤不是魔法,而是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后千春教授在带领我们参与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写的能力不能建立读阅读的过度依赖上。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常青:我过去常引用-文章是改出来的。看来这句活有问题-文章是团队合作而成。)

后注:

这是在网络上搜到的一篇文章,看后感觉很受启发,其实在自己的培训的过程中也在实践这些步骤,只是没有这样完整。热身分组,任务认领,头脑风暴、导图总结,成果展示,这些在培训的课程都有了,需要增加的就是要把图的内容除了用口头表达出来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用文字写下来。通过反复的修改润色直至成文。所以在这方面还要积极展开探讨,反复修炼和实践,就是一个新的课程的酝酿出现。(曲志男)(常青:佩服曲总的学习精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3 12:17:55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8-3-17 00:32: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我们也有参加过类似的work shop~

不过是essay writing.

板凳
发表于 2008-4-9 12:44:2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非常实用。

有一个地方不明白,为什么是3段,其他的都要放弃

4
发表于 2008-6-28 21:00: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7: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过头来再看以前的笔记,感到脸红,现在全使用脑图了。感谢曲总,感谢mindmanager软件。罗曼罗兰的《约翰.卡里斯多夫》的最后卡里斯多夫放弃了音乐,现在开始体会到这种心情。
6
发表于 2008-10-31 11:13:0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材料,谢谢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