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该事件,并不是出于探秘两岸商业风云的目的,更不是被隐晦莫深的斗争所吸引。关注它,是基于产业的角度展开:首先,这是台湾百货龙头新光三越百货进入中国市场,染指高档百货的标志事件,我只是希望验证又一个台资百货能否在“大陆市场”成功落地。要知道:日资百货在大陆经营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而台资百货在我的记忆和观察中,也仅有“太百百货(太平洋百货)”差强人意;
作为经营高档百货的定位,新光百货在此次事件之后,能否在维持良好招商前提下,继续开展工作。那些包括CHANEL、GUCCI等大牌们对待该事件又会作何评估?
在北京百货业分布密度过大的今天,北京百货业又该如何去定义、细分和控制呢?
作为厂商而言,如何在商场发展导入期,恰如其分的接触和进入,为厂商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呢?这值得品牌厂商仔细研究,因此,可以断言,一家服装品牌的拓展部经理,必须掌握商场的发展历史和所有渊源,评估对自己的发展是否合适等等,而不仅仅是从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去考虑!
百货业风云纷争不断时代,必是厂商品牌压力最大的时期,但同时,这也是重新组合发展的时期。
[事件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