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IT业] [推荐]分析:免费的网络游戏靠什么赚钱

[复制链接] 2
回复
100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29 16: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12日,大连市民张女士13岁的儿子在网上玩“跑跑卡丁车”时,网络提醒其中了一个万元大奖和一个笔记本电脑,要求张女士汇出一些费用。据调查后发现,下套的网站页面与游戏官方网站极为相似,只是中间多了“有奖专区”。

  大连网警支队称,目前他们接到的网络游戏中奖骗局的报案特别多,而且上升趋势明显。

  这种明显的骗局容易穿帮,因为真假网页毕竟有区别。还有一种骗局就是放木马。这种木马不像平时我们遇到的,不下载东西就没问题。有骗子在游戏网页上放木马,这时不论你是否填写资料,都有可能被盗号,被这种方法骗的人更多。在论坛、贴吧发布信息,说可以刷点,然后告诉你步骤,在这之中一定有一个步骤是让你把一个新卡冲到管理员账号,而那个管理员账号则是骗子自己的账号。还有请人陪练,对方需要预付,然后拿着预付钱跑了,骗局很多……

  网友jiyong02告诉记者,从进入游戏就开始被网游商压榨。在玩《征途》时游戏允许玩家建3个仓库,但是第三个要冲卡。还有很多游戏都需要的练级,1~10级都是做任务,到了10级出了新手村口袋里比脸还干净,再要练级怎么办呢?打怪!你嫌慢?可以快,到高级材料商店有灵魂1两金子(1块钱)一个,迫使玩家充卡。好不容易熬到39级了该转职业了,就走进了网游商敛钱的陷阱,必须购买装备,还不能太差,否则很难再上台阶。想继续玩,就不断充卡、不断买装备、不断升级,这都需要不断付钱。

  免费的网络游戏

  在网游世界里,“金钱就是力量甚至生命”的谬论被无限放大,网游商真正的利润并非来自游戏内置广告公司,那些广告的费用远不足以支付游戏开发的费用。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和虚拟道具交易平台的利润,则都来自游戏玩家。

  尽管很多网络游戏都声称免费,但事实上,玩家只是免费进去游戏,要想玩游戏,你就得花银子购买装备、冲卡,然后练级,想继续吗?再买装备、冲卡、再练级,无休无止,银子就哗啦啦流进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口袋,最后到了网游商的账户里。

  而当一个游戏系列具有一定人气和影响力后,精明的厂家就会反复利用这个游戏品牌不断推出续作,甚至可能是换汤不换药的制作,通过不断炒冷饭去榨取玩家的最大利益。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一个网游商推出一部游戏后,一看市场反应不错,马上推出了系列产品,比如《大话西游》、《传奇》等。

  敛钱陷阱层出不穷

  游戏免费 装备投入却无休止

  赛迪顾问上周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48.5亿元,同比增长42.6%。CNNIC则发布第20次中国互联网报告称,中国网民有1.62亿,玩过网络游戏的网民已经接近一半,达47.0%,平均每月花费金额达到84元。

  文/记者 梁红举 图/资料图片

  网游巨头收入均超亿美元

  虽然有专家认为CNNIC调查的数据值得商榷,但Pearl Research的一份网游研究报告估计,亚洲十大网游发行商在2006年的收入约为20亿美元,2008年可增至25亿美元。

  这十大巨头包括韩国的五家、中国大陆的四家和中国台湾的一家,分别是CJ Internet、NCsoft、Newiz、NHN、Perfect World、网易、第九城市、腾讯、盛大和智冠电子。Pearl Research称,这十家网游发行商去年的收入都超过了1亿美元,预计明年将有13家达到这一高度。

  赛迪顾问的数据同时表示,尽管中国免费网络游戏比重已超过75%,但网络游戏市场的赚钱能力却与日俱增,他们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虚拟道具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游戏内置广告公司、游戏内置广告效果监测平台等,已形成网络游戏产业链的新环节。

沙发
发表于 2007-9-3 13:12:35 | 只看该作者
羊毛总归是出在羊身上的!!!
板凳
发表于 2007-9-3 15:00:29 | 只看该作者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前辈的话,血的教训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