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3-7-9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组织合理化
转自中华企管网
《孙子·势篇》说:"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这句话,内含着组织学的一些基本思想。治众如治寡,这样的话吴子也讲了。《吴子·论将》说:"理者,治众如治寡。"这话是说,理,统率百万大军如同管理兵力很少的部队一样。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此话怎讲?曹操作注说:"部曲为分,什伍为数"杜牧说:"分者,分别也;数者,人数也。言部曲行伍(各级编制),皆分别其人数多少,各任偏裨长伍(各级官员),训练升降,皆责成之,故我所治者寡也。"唐陈 ,梁孟氏也作了上述类似注释,但又有新的释词,陈 说,"使之训齐决断"、"授以方略",孟氏说:"分数多少,制置先定。"
为了形象地说明"分数"为何意,也为了说明组织学中某些思想,让我举孙武宫庭教兵的例作解释。前面在议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时简略地讲过一些,这里需要稍作详细说。孙武应吴王要求,选出宫女180人进行练兵演习。
孙武把宫女"什伍"成两队,任命吴王的两位宠姬分别担任两队的"偏裨",即队长。孙武"制置先定",令之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孙武经询问在确认演兵者听懂了这些申令后,击鼓令右,妇女们哄笑,孙武复三令五申,再击鼓令左,妇女们又哄笑。此刻,孙武动了真格,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于是,就出现了我在我择人篇提及过的那些情节,以"将在军"这由,不顾吴王"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的拦阻,君命不受,斩队长两人以徇,并起用左右两队的次者为队长,再鼓再令,此刻妇人左右前后跪倒起立"皆中规矩绳墨",没有一个再敢造次出声,训练出来了一个"虽赴水火犹可也"的兵。
这则故事,说明了"分数"的一些有关问题,组织学某些基本原则。比如,一、组织原则,为了使人群有效发挥作用,"治众如治寡",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即所谓分数是也,形成"部曲",在这个故事中宫女180人"部曲"成左右两队;二、领导原则。为了管好队伍,要设领导以管其事,"训齐决断"、"授以方略"。"部曲"设置有大小层次区别,其所辖人数,或什或伍要得体。在这个例子中,吴王的两位宠姬成为左右两队的"偏裨",各辖90人。队伍是不可以一日无主的,两位宠姬问斩后 ,队伍的次者补充为"偏裨";三、制度原则。队伍要有规章制度以统一人员的行动。用注者孟氏的话说,要"制置先定"。在这个故事中,孙武是"约束"、"申令"、"制置先定"了的,如孙武向宫女宣布前怎样动作 ,后怎样动作等,而且还三令五申了的;四、奖罚原则。赏罚严明才能队伍严整,"训练升降","训齐决断","皆责成之"。在这个例子里,孙武处分两位宠姬时,就是严以约束的,认为约束不明是将之罪,约束已明而不如法是吏之过,孙武执法如山。此外,还有形名原则,即信息沟通原则,信息畅通,队伍才有活力,在这个例子里,孙武通过击鼓等指挥队伍行动。关于这方面内容,在我这一篇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将要详细讨论,这里从略了。
在组织机构有效建设中,有这么三件事需要解决:组织什么组织,即组织机构的构想问题;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组织;如何使企业的组织有效发挥作用问题。
(一)组织什么组织,据需要而建立,军队的任务是打仗,因此军队要有负责指挥作战的机构,有负责谋划的参谋机构,有负责军需供养的后勤机构等。古有三军之说,左军、中军、右军;今也有三军之说,陆军、海军、空军。军队还有按层次分的军、师、旅、团等的设置,所有这些都是组织设置问题。关于企业管理,企业负责生产经营活动,也有指挥问题、参谋问题、后勤问题,因此也得设置指挥、参谋、后勤等等机构;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层层组织落实任务,因此企业也得设有厂部、车间、班组层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企业要设置经营、销售、生产、供应等部门。车间也要分"兵种",如铸造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等。有些叫法术语同军队叫法术语一模一样,比如指挥、参谋这些词,说明军事管理之学已经渗入到企业管理中来了。
(二)如何把队伍组织起来。组织的对象是人,有三个问题,一是组织什么样人,即把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组织起来;二是组织多少人,即组成这个组织的应是多少人;三是如何协调好这些人的关系。
第一,把人员组织起来,这里有一个人员素质问题。孙武宫庭演兵中所择的兵是应吴王要求择的。吴王要求以宫女作试验,考试一个孙武治兵的本领,这是一种特殊的选择。作为真的要她们上阵出战,一般是不行的,宋辛弃疾写词说:"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说明吴娃粉阵是只中看不中用的。组织队伍总是要选择素质较高的人进行组织才好。
第二,组织的成员人数问题。以多少人作为组织的编制单位,这是组织队伍碰到的又一个问题。要以有利于精简、统一、效能来考虑问题。就是要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出发,来考察组织人数。《孙子·行军》说:"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这句话就含有上述思想。孙武的话意思是,兵力不是越多越好,要害是不要轻敌冒进,要集中力量,正确判断敌人,必能取胜。兵非益多,强调精干;惟无武进,并力制敌,强调作战效果,统一地运用兵力以取胜。
组织成员人数的考虑。从效率出发,还要据管理者有效管理被管理人员的人数来考虑。一位领导管辖的人数若过多了,他会力所不及;管辖人数太少了,能力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一种素质浪费。孙武的宫庭演兵选用的人数是180人,分成两队,每位队长辖90人 。
有效的管辖人数问题。《圣经》中有这方面故事。《圣经》的《出埃及记》第18章第17~26节说,摩西带领一群以色列入出走埃及,在出征途中,发生了摩西的过重的带人任务与他的精力而不相称的矛盾。摩西相当劳累,那一群以色列人也相当劳累。于是,摩西的岳父提出建议,要他改变花太多的时间去管理太多人这个问题。还说,你现在这样做法,你和跟随你的百姓都会累垮的。要他从百姓中逃选出能人来,然后千人一长,百人一长,50人一长和10人一长地进行组织,大事你决定,所有小事由他们自己审理。摩西听从了岳父的建议,把队伍管得很有条理。
《孙子·谋攻篇》在讲上兵伐谋问题时,讲到了部队有军、旅、卒、伍的设置问题。什么是军、旅、卒、伍,是部队的管理梯次,军辖旅、旅辖卒、卒辖伍。据曹操等人注: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百人以上为卒,百人以下为伍。摩西出埃及记也有组织层次与人数问题,千人、百人、50人、10人设长。企业管理也要建立上述类似的管理层次并考虑管辖人数问题。
企业管理的组织层次,每层次人数要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集中分散程度,生产经营特色等考虑。大型企业管理层次可设置多几个,比如四五个,如公司、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等。小的可设置少一些,比如一两个,如工厂、车间、工人。管理层次与有效管理人数(或称之为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就是说,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越少,每一位管理者管理人数就越多,反之越少。但是管理的上层,因为考虑的问题较下层的要重要、要复杂,所以其有效管理人数要比下一个层次少一些。形象地作比喻,孙武在宫庭演兵中,实际上他只抓了两位队长,而不是直接抓180人,两位队长却各管了90人。
第三,组织成员协调问题。组织有效协同依赖多方面管理作出努力,如提高管理者素质,提高被管理者素质,搞好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搞好组织制度、组织纪律、赏罚制度、组织指挥与通讯建设等。
协调组织成员之间关系。土光敏夫说:一个好的组织,就在于要使人们在这个组织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使人们在行动彼此协调和谐。关于这,在组织机构设置时就要未雨绸缪,通盘规划。
领导班子在组建塔配时要通盘规划。关于这,在我书论将篇中已有议论,在那里还引用了吕望《六韬·王翼》中所讲的将有股肱羽翼72人之说等,以说明问题,请参阅,这里不赘述。
组建一般职工也要通盘规划。组建职工组织,吴起主张同乡同里编在一起(乡里相比)。这有一定道理,便于管理,同时,使组织中多一点亲和因素。行为科学中有一派观点,强调非群体组织的作用,是说这样组织不是由领导组织起来的正式组织,而是一些情投意合的,比如同乡同里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组织,这样的组织其集合力有时要大于正式组织。吴起的观点似乎有点行为科学思想的味道。把行为科学中这方面思想渗透到正式组织中来了。这说法,也可能是牵强之词。非正式组织是有特殊价值的,但是话要辩证地说,在组织中纯而又纯,都是同乡同里的人组成,没有一点其他力量成摩擦系数,这个组织不见得是最有力量的。另外,弄得不好,这个非正式组织会产生派系,对整个组织、总体,会产生相斥作用,这是必须注意的。这里就有一个职工的有效结合问题。
职工组合应是交融组合,不是机械叠加,这是有效组织组织机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零件加零件等于一堆零件,零件加零件的有机组合才成为机件。设一个机件由10个原件组成,每个原件可靠性为99%,采取串联的结构形式组成整体后,整体可靠性下降为90.4%,若是100个原件串联组成,则整体可靠性下降为36.6%,若一万个原件串联组成,其可靠性几乎下降为零。这一事实说明个体原件可靠性尽管很好,假如结构组合不合理,系统的整体效益就不可能好。反之,若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即使原件质量不甚完善,或参差不齐,也能求得好的效益,产生部分加部分大于部分相加的简单代数和的效果。
组机机构是由组织元素,比如人,集合而成的。元素是捉对儿存在的,正确地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成关系而存在的。单独一个元素若不与其他元素结合,就很难存在,一个人若异想天开地想脱离人类如鲁滨逊那般找个什么孤岛去生活一番,不食人间烟火,一切自己来,也许一天两天,10天8天可以,长时间是绝对不行的。人总是结群而存在的,管理总是需要借助组织的职能而发挥作用的,管理就是研究元素的组合问题。组织学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组合问题的科学。假如说,把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物与物、事与事看成为"结合链"的话,管理就是研究如何构造这些"结合链",并使这些"结合链"在结合成"整体环"中发挥更大作用。组织是人际关系的组职,企业的人群是可分割的,分割后是可以重新结合的。为了更好地完成管理目标,如何分割,如何组合,组织科学的主要学问就在这里。
(三)如何使企业的组织有效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在下一个问题"人主不可以独也"中专门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