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3-6-16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危机之品牌
金六福这个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了,但因为最初没有考虑品牌的细致划分,使用激进的手法也不允许它有过细的想法,所以在推动的过程当中,已经不能控制总体发展方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样不论金六福怎样去拉动,在大部分地区,中低市场的影响远大于中高市场,而当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时,金六福自身的损耗不算,经销商的热情也会降低,而由大代理转由二批以分担风险,看起来风风火火,实际上朝不保夕。这个局面金六福很难扭转。因为有销售额的限制、有库存的限制、有淡旺季的紧迫,尤其是金六福成型的宣传套路的限制,代理商的思维意识已经很难改变。更现实的是,作为一个白酒销售的公司和一个买断商,如果说是打造品牌的话,金六福仅做成了半品牌,而且做得树大招风,处处受限,这点让金六福很是头疼。
记者在同丁海波的谈话中也有这么一个感受,金六福对于品牌的理解,也陷入了一个误区。甚至说是一个比较幼稚的阶段。记者问丁海波,金六福在前几年,广告的投入很大,最近的广告好像少了很多,这样会不会给消费者和经销商造成一定的影响?丁海波回答记者说,金六福以前没有名气,所以要多做做广告,现在金六福已经成了一个全国比较著名的品牌,就不用再做那么多的广告了。
这就是金六福的品牌理解。一个品牌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品牌不是知名度。金六福可以说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了,但还远远没有形成品牌。我们这里不谈论品牌的形成,我们就从丁海波所谈论的广告上做一个对比。相对于可口可乐来说,金六福的品牌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但我们都知道,可口可乐每年的广告投入仍按部就班地进行。靠着一段时间的广告轰炸就希望成就一品牌,是不现实的。对于金六福来说,它或许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它或许只是想赚上一笔就可以了。这无可厚非,也谈不上不好。
危机之手段
金六福最初的激进手段使得金六福一下子成了白酒业的新贵。但这种激进的做法也必将为今后付出代价。寅吃卯粮,透支未来。
虽然金六福的“大大”政策完成了各地初期拉动和移库工作,但积在各级商家手中的产品,成了季节性促销品,日常的积货在几个大节日里通过促销,可以取得不俗的销售量。这给商家带来的概念是:金六福的货不会永远压住。而在平时的运作中,商家的目标会不定期转移,这样看起来在特定时期,金六福的下货量让人心动,但缺乏持续性,给自己的经销网络带来不稳定的影响。同时鞭打快牛用力过猛,商家气喘吁吁地跟上一个步骤,但没等回过气来,下一个举动又骤然而至。这样做的结果,从资金牵制上的确达到了目的,但直接带来的影响是经销商的再张力不够。为了弥补经销商运作不足,再开发经销商,整体运作能力和运作心态已大不一样了,市场的衔接断链。这对于金六福来说,很难形成一个牢固的根据地 。
而记者在同一些经销商的接触中,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一些金六福的经销商说,他们有一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经销商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也不可能一直被你牵着鼻子走。物极必反,对于吴向东和金六福来说,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危机之产品
金六福从头至尾基本上处于同一种概念的运作手段—“轰”,在产品导入期过后,无意识地仍在成长期延续前期的方法。
虽然在销售界对品牌打造的各个时段,直接突出主体还是利用分枝烘托主体,哪种更合理,没有一个定论。但金六福的这种烘托确有点不合时宜,作为白酒产品,在自己没有真正形成高覆盖率时,利用各地概念差提高自己在各地的普及不是不可以,但是突出的主线必需清晰。白酒品种在中高档市场全国都没有形成单品垄断,金六福自然也不能。但是没能让自己的产品在中高档市场的提名率,融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这样的品质口碑,而在中低档市场大力竞争,必会受到地方产品的大力干扰。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白酒的中低市场的竞争力不会减弱,中央军和地方军争饭吃,垮掉的只能是中央军,因为高消费,因为要求高利润,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种种因素,金六福的产品周期模糊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品牌提升。
从最开始的“好日子离不开他——金六福酒”,“运气就是这么好”到如今的干杯系列,在看似环环相扣的金六福系列中,透露出的缺陷是:炒过了!底蕴反而少了。如果单个解剖,各个都是经典,但就像是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的人分开说无论眉毛眼睛鼻子嘴都无可挑剔,可就称不上美人,这就是组合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只在寻求炒作点而忽视提高点。从目前的广告流向看,所有广告方向都直接指向大众,但围绕着一个简单“福”概念的深化,已经没有可能。使用这种“烂”办法最经典的是脑白金,虽然大俗大雅之间自有分说,但白酒不同于保健品,没有更好地挖掘出深化点,就无法使用“烂广告”战术。
也是金六福运气不好,在抓住米卢时,天公却不作美,在日韩中国队扛着“九蛋”大旗结束了零的突破。哪怕只有一个进球,金六福随之的提升也会无人及其项背,可惜米卢福酒成了迷途酒,因为中国队的场上表现,甚至有了喝了金六福头晕脚软的笑话。好在金六福久经沙场,迅速推出婚宴概念,稳定局面,但是这也给未来的提升埋下了隐患。2002年打造的干杯系列,就显得过于牵强,这样的产品衔接,使得金六福过早地吃开老本。
对于干杯系列,丁海波说,干杯系列仍然是金六福福文化的延续,它是更深层次地去诠释福文化的。丁海波的分析有他的道理,但消费者会去这么想吗?经销商会去这么想吗?他们能认同你的说法吗?据记者在市场上的调查,金六福的干杯系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有不少的经销商,而且是金六福原来的经销商都在持观望态度,这多多少少反应了一些问题。
关于金六福的产品,还有一个问题,是金六福要注意的。金六福采用星级策略来区分不同价位的产品,这样,只能给消费者一个模糊的概念,却不能给消费者一个充分的理由。现在许多品牌都在模仿金六福采取星级划分产品的档次,而许多品牌不同星级的产品灌的却是同样的酒,消费者对这种划分已不再信任,再加上贪便宜,怕上当心理会促使其购买比较保险的中低档产品。这也可能是金六福的四星、五星在市场上的表现远远低于一二三星的原因吧。因此,对于金六福来说,如何更好地开发自己的产品,是其今后面临的一个问题。
危机之人
在金六福初期成功后,吴向东可能是太忙了,对人员的培训少了,人员结构教育还沿用老的一套,没能从市场的进展中总结一套新的内容。而且暂时的辉煌,已经让内部部分人员有了“李自成进京”的想法,上情下达,于是就有了问题。
对于吴向东来说,他应该明白:在打天下的时候,一切都是理想,思想的统一围绕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没有比较。在做天下的时候,一切的理想都有了对比,有了分枝有了学派,加紧统一反而成了硬道理。而这时,日常销售工作的紧张和市场的上下颠覆,往往又使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对金六福这样的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各项矛盾集中在某个部门却无法分解,核心的地位发生动摇,市场的反馈延时,总体决策信息不准。人员的注意力流失在应付市场和应付公司环节左右平衡上。
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人员的素质,是摆在吴向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金六福甚至是新华联的未来。
危机之战略
新华联在去年收购了香格里拉·藏秘和无比古方酒。也许是金六福的成功让吴向东有了更为远大的理想。但金六福的这两个动作却让业内人士摇头不已。
“我们今年将会在合适的时间,重点打造香格里拉·藏秘。香格里拉·藏秘是个很有特色的产品,与其他干酒不同的是,它是青稞酿造的。这个市场是很广阔和可观的。”丁海波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丁海波说,我们既然做这个产品,我们就是想把它做好。我们接手后,经过了半年多的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我们觉得很有信心把它做好。
丁海波的信心可能有他的道理。但了解香格里拉·藏秘的人都比较清楚这个品牌是怎么来的。覃文华无中生有打造出来的一个品牌,它的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对于干酒来说,它更讲究成色、文化、格调、品味。因此,对于干酒的消费者来说,香格里拉·藏秘对他们究竟有多少吸引力?这一点,恐怕金六福也没有多少底气。
而且,对于金六福来说,干杯系列肯定是今年的重点,这是金六福今年的重中之重。因此金六福究竟能有多少的精力用在香格里拉·藏秘上,也是一个未知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丁海波的话或许只是对外界的一个说法。
从某种程度上讲,战略对金六福,或许不是很重要的。他们作外一个外来者,或许只是在这里走一遭而已。但目前的情况却是金六福应该注意的:五粮液去年的挥泪斩子,与其说是为了市场需要,不如说是为了内部权利需要。龙头老大率先砍倒自己的信誉大旗,对白酒业未必不是一个好事,在众多的厂家无法找到抗衡五粮液的捷径时,这个举动为重组白酒格局指出一条新路,就看谁的融资手段更高。金六福作为五粮液的干儿子,受到的宠幸绝非好事,因为肩上的担子重了,在武功没到炉火纯青时,就要面临天下武林的挑战了。金六福可以不考虑以后的战略,但它必须要考虑目前的对策。
过客,抑或一个历史
金六福也许只是一个过客,但金六福肯定会成为一个历史。
这是一个必然,任何人,任何企业都无法摆脱。
对于白酒业来说,金六福就是一个过客。但金六福却创造了一个历史。一个门外汉,一个非白酒制造企业,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白酒的企业,却缔造了一个神话,创造了白酒业的一个历史。
白酒的买断之风盛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了金六福的成功。
白酒业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行业之一。酒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浸透在黄卷之中、流传在坊间,有了种种的传说。正因为如此,很多白酒品牌都挤破脑袋去和文化攀亲。
金六福相对其他白酒来讲,它没有任何的文化底蕴,它也没有自己的酒。但它却创造了一个品牌,一个白酒品牌。这应该让其他白酒企业汗颜。
而且,对于整个白酒行业来说,不管金六福的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它都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白酒业应该对其深思。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外来的因素的进入,才促使其发生变革,甚至是一场革命。金六福作为一个外来者,可以说,它引发了白酒业的一场革命。我们也已经感觉到了白酒业目前观念的改变。
但金六福毕竟是一个外来者,它无法深谙这个行业的灵魂之所在,它只是在混乱中成就了自己。也许,这就注定了金六福的过客的结果。
对于金六福来说,过客即是一个身份,也是一种结果。
金六福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但也有很多的偶然,但金六福的危机/b却是一种必然。正因了它的这种成功,就必然导致了它的这种危机的产生。
最终的是非成败,都无非是一种结果,是非成败转头空,因此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对我们来说,对于白酒业来说,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能够得到什么,这应该是重要的。
金六福创造了一个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如何,白酒业都应该感谢金六福。
金六福也许是一个过客,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并不希望金六福仅仅是一个过客,我们希望金六福的危机只是危机而已,而最终会得到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