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贵宾
据《人民日报》报道,最近,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一些校训在师生中的认同度降低,感召力不足。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 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49所,“严谨”的为25所。在256个校训中,包含以上5个词语任何一词以上的有147个,占到被调查高校的近六成。 似曾相识的大学校训,在今天被人放到了舆论的桌面上,觉得十分奇怪!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关注高校校训?答案很简单,是因为现在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问题,社会开始对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产生了怀疑。 无论是校训还是之前媒体所报道的校歌在今天出现的普遍雷同“口号化”,失去本来意义的现象,其实质就是大学精神、价值的沦陷。一个具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校训,代表着一所高校所提倡的一种人文思想,人文关怀,并能自觉对社会所承担社会责任。它不是高校在招生宣传时所用的口号那样。 大学的校训同质化口号化现象,不得不说那是大学的一大悲哀。按照目前大学校训的尴尬现象,笔者也从了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可能相对接近了大学把校训当成口号化的缘由。 认为,现在大学有着名校“相媚”,也想着对自己学校名气大的大学进行“沾光”,以便第一时间取得名气效益,其个性也就不知谈何说起。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大学为了在一年一度的招生大战中获胜,可以说不择手段。做假招生宣传的有之;花巨资引起所谓的“状元”的有之,向媒体投放大量巨额广告的有之。动用巨款聘请有名人士当教授,当红明星也收其口囊中;为了搞得科研经费,不惜学官勾结,学术腐败大行其道;用自己学校的艺术系的女生去陪某些领导喝酒玩乐,等等;不得不说现在的高校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何况来个校歌同质化呢。 以前的大学是象牙塔,现在的大学是什么吗?许多人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的固有一些特殊社会职能,已蜕化。不少大学变成了“人才工厂”,“大白菜生产基地”,某些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变得与市侩没有什么两样,斯文扫地的事情层出不穷。也许有人说,那是时代的变迁,不能这样那样所谓过时的标准去评价当今大学。笔者认为,大学教育的失败根源是中国的教育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读书并不是纯粹为了使自己变得聪明,而是读书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思想也曾是中国人接受教育的一句大口号,其余毒甚深哪。 国内大学在世界排名名落孙山的之前,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公然叫板大学的行政化、官僚主义化,就让国人睁开眼睛去看看目前中国高校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些大学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立的风格,巴结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搞所谓人才培养,实质就是打开大学门,给一帮权贵之人大开方便之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按照市场要求来“生产”。 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国内的高校在死板的现行教育体制下都是“大同小异”现象,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毫无个性,何来有着个性的“校训”。以后难免出现像工厂所挂的横幅那样“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标语。 没有大学个性就没有个性的校训,也就无法体现独特的大学文化特色。 大学校训同质化、“口号式”折射出谁的尴尬?尴尬了中国大学的精神,尴尬了中国教育制度,尴尬了中国人接受教育的价值观…… 冰冻三尺一日之寒,不要口号化的大学校训当回事。因为它是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外在病变表现。
文/ 黄守洲
举报
不惑者
大学的空气已经被严重的污染了 人文精神已是遍地的垃圾 铜臭 一个社会的缩影
格物者
真实
虽然深度略显不够
没有从本质的市侩嘴脸揭露当今大学本质
现在大学多与前些年流行的事业单位无异
大量的腐败滋生,成为光明正大拿纳税人钱财来坑害纳税人的毒瘤
同时没有人敢碰坏它,也没有人不求它
志学者
致知者
正心者
变味了!!!真不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办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好象上大学是一个时代的要求而以了.但上了现在的大学会给你带来什么?不知道!我想也没有几个人可以说清楚的,不上大学好象也是不行的,只是觉得你会失去点什么,或者是说少了点什么,也许只是精神上少了点什么,亦或是面子上少了什么.但是现在的大学真得能给你什么?好象一时也难以说清楚!
其实有些学校的校训还是很不错的
比如:厚德载物
也许只有一些老校的校训才真的能体现高校的精神。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