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50法
艾浩
序
友谊,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哲学家培根说:“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人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就要互相依赖:为了战胜丑恶,赢得美好,人们需要有一种东西把他们联系到一起,这就是友情。
在《西塞罗文录》中提到:“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了,他看到宇宙的大观,他看到群星灿烂,但他并不感到快乐,他必须找到一个人向他诉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是的,人的天性是不喜欢孤独的,他需要扶助,而朋友是他最好的扶助。如果我们翻开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不少人都讴歌赞叹过友谊的价值。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哪个人能失去友爱呢?连鲁宾逊在荒岛上还要个“礼拜五”作他的伙伴呢。
赢得友谊,离不开社交。
一位名叫约翰·奈斯比特的美国著名社会预测学家,在1982年发表了他的轰动世界的新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社会发展到当今之世,从经济上看,全球性的互相依赖将加强,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问题是要胸怀全球。经济上的这一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变化。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高技术必然会引起高情感,而高情感,又必然会引起人们“对相聚在一起的需要”。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生活不仅不会削弱,恰恰相反,而会日见其强化。
《大趋势》一书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20世纪80年代,甚至以后的90年代,21世纪,社交将成为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想获得社交的成功,必须学会为人处世。
本书讲的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方法,使通俗的做人“方法论”,换言之,就是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即社交的艺术。
当然,为人处事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实际上也体现了当事人的思想素质,文化涵养,志趣风度等等。因此,本书力求做到不就方法而论方法,而是在讲方法的同时,也渗透进为人处世方面的人生修养。书中既有名人轶事,又有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既有笔者生活中的某些见闻,也不排除羼杂进一些个人经历。
愿读者喜爱这本书,愿这本书能为您创造绿色的人际环境,愿您高朋满座,赢得真正的友情!
艾 浩
一九八八年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