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放,外国大公司参与竞争,不一定全是坏事。有竞争才有发展嘛!” 在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蔺爱国,这个爽直乐观的山东汉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怀地说。 在应对外国大公司竞争上,蔺爱国是很有发言权的。在上任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前,蔺爱国曾在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一家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运作的大型石化企业—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上整整工作了6个年头,对国际石化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运作,他有着最切身的体会和丰富的经验。 “随着市场的完全放开,竞争肯定会加剧。但通过五年的奋斗,我们已基本做好了准备。我们会继续苦练‘内功’,积极应对挑战。”蔺爱国的话,也代表了中国石油巨头共同的心声。 最后冲刺 在成品油市场即将放开前的2006年10月、11月,中石化、中石油先后举办了规模空前的销售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技能大赛,苦练“内功”。 中石化分加油站操作员、油品储运工、质检、计量、物流优化、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等6个工种和岗位的比武,涉及了众多销售领域的方方面面,相对而言,中石油则显得比较专业,他们设立了加油工、油品分析工、计量工、司泵工、电工及安全监督岗5个工种1个岗位的竞赛。不难看出,两大集团的技能比赛极具有针对性,而且注重全员参与和素质提升,这显然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技能比武。 中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张海潮在赛前的讲话中就直言:“成品油市场放开后,国外大公司将随着市场准入,这将直接考验我们的综合竞争能力。市场竞争也将愈演愈烈,呈‘白热化’发展态势,经营格局也将变得非常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举办竞赛比武活动,就是应对竞争的需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蔺爱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我们组织技能比赛,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是通过大赛这个载体,落实基层一线员工岗位培训,狠抓操作服务人员的培训,增强基层员工队伍的操作技能,提高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打基础。” 五年备战 自中国加入WTO承诺放开成品油市场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就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四处跑马圈地,扩充实力,提升竞争力。 5年来,中石油、中石化通过兼并重组、加盟经营和合资等方式,炼油能力不断提高,销售量不断增长,加油站数量显著增加。 据统计,入世5年以来,在三大国有公司的努力下,我国形成了镇海、上海石化、茂名、大连石化、金陵、上海高桥、齐鲁、大连西太平洋、兰州、广州等10个千万吨级的炼油基地,800万吨/年以上炼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已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50%以上,最大炼厂的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1350万吨/年提高至2005年的2000万吨/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炼厂平均规模提高到489.8万吨/年。加油站数量近9万家,其中国有加油站占53.3%,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占46.7%,非国有加油站中,外商投资企业占3%。在成品油批发市场中,国有占95%以上,零售市场中,国有占70%以上。 据蔺爱国介绍,截至目前,中石油的炼油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3亿吨/年,较“十五”初期增长了近2000万吨/年;单个炼厂平均炼油能力达到500万吨/年,尽管与世界公认的1000万吨/年的规模效应有一定的差距,但相对我们5年前的平均200万吨/年,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加油站数量已经达到18000多座,比重组时的6000多座翻了两番。年销售能力已达到8500万吨,零售能力也达到5000万吨/年,在全国所占市场份额比重组初期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已超过40%。已建立起了近20万人的销售队伍,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 “有了油品供应能力,有了终端销售网络,有了市场份额,有了整体规模,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我们就基本具备了应对国内、国际竞争的基础和实力。”蔺爱国表示。 直面竞争 “零售放开的两年,正是世界油价高企、我国资源紧缺的两年。在这两年里,尽管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不少加油站,但总体而言,并没有给中国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我们也没有经受太大的考验。”蔺爱国直言不讳,“批发市场放开后,冲击肯定会比零售放开大很多。”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放开后,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将加剧我国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增量之争,民营企业也会利用其庞大的终端网络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或联合、或合资,继续发展下去。此外,中海油、中化等一些销售新贵,也会利用充足的油源,大举进军成品油销售领域,与中石油、中石化抢占市场。 “市场放开,民营企业肯定首当其冲,但国有企业将面临最直接的冲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市场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我们要坦然面对,在竞争中做大做强。” 专家建议,国有石油企业必须以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合作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保水平,加快营销网络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我国石油企业的由大向强的转变。通过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和增加油品品种,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利用品牌效应,扩大销售网络,加大潜在市场的投资。 “几大国有石油企业之间,要重点提倡适度竞争,避免恶性和过度竞争。同时,也要与民营石油企业建立起互利互助和合作共赢关系。要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国外大公司上下游重组调整的有利时机,在政府能源外交的支持下,克服各种干扰和阻力,积极、稳步地推进‘走出去’战略,发展国际化经营。”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和建议。 转自《中国中小企业》杂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4 17:18: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