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十大不和谐消费领域榜公布 住房问题居首

[复制链接] 1
回复
9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3-14 22:2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财经报道(http://finance.icxo.com),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将各地汇总的典型投诉案例进行分析后,最终选择了问题最为集中的“十大不和谐消费领域”向社会公布,以此提醒消费者科学、合理、明白消费,警示经营者诚信经营,共同营造诚信和谐的消费环境。


    领域一:

    倾尽积蓄难购称心房

    现象:投诉主要集中在地基下沉、墙体裂缝、漏水等质量问题;多算公摊面积、减少实建面积、重复计算面积;承诺难兑现,违约,履行时出现纠纷;拒绝或者拖延给消费者办理产权证;物业管理混乱等。

    点评:少数开发商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违规操作严重;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消费者遇到问题往往无法可依。由于行业特殊性,普通消费者很难对所购商品房进行全面的了解,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造成了此类投诉与日俱增。

    领域二:

    “预约消费”考验商家诚信

    现象:投诉较为集中行业包括健身、洗涤、美容美发、饮水、家政服务、中介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其多以优惠年卡、包月卡等形式出现,商家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只代之一张优惠卡。商家一旦“走人”,消费者就处于被动地位。执法部门又缺乏执法手段,消费者只好自认倒霉。

    点评:政府在进行市场管理时存在漏洞,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消费者防范意识不强,轻信商家的承诺。消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那些规模小、经营状况不佳、开业时间较短或未能证明其合法资格的商家推出的约定服务;要注意留存有关文字凭证。

    领域三:

    汽车消费维权难

    现象:除本身质量问题外,投诉还涉及贷款、保险和维修等方面。

    点评:由于“汽车三包规定”迟迟没有出台,给此类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的经销商处购车,不能为图省钱选择信誉不佳的经销商;在签订购车合同时要尽可能细致全面,对车型、配置、颜色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出严格的书面约定,必要时咨询律师寻求帮助。

    领域四:

    电脑消费盗版软件问题多

    现象:投诉主要有电脑硬件、软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包括购买电脑时,经销商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安装盗版软件引发一系列问题,要求退货却遭到经销商拒绝;有的承诺整机保修三年甚至五年,但承诺无法兑现。

    点评:如果电脑商家应消费者要求预装部分软件,虽双方没有约定,商家仍然应当为消费者安装正版的软件,否则引起的损失应当由商家承担。对于售后服务,应首先选择信誉和实力雄厚的厂家的产品,如厂商不按照约定履行责任,可以通过消费者组织或者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领域五:

    看清直销购物广告

    现象:投诉多集中在美容产品、药品、性保健品等方面。

    点评:电视、电台直销,网上购物等销售形式与传统的商场销售形式相比,这类投诉解决起来相当困难。问题的关键是很难找到销售者。建议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其广告的神奇效果。如确实要购买,务必货到再付款。

    领域六:

    价格“忽悠”没商量

    现象:投诉主要包括商家标高原价后再打折优惠;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但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等。

    点评:消费时不仅要看商品价格,也要关注商品质量;要看清楚降价信息,不轻易上当受骗;要注意保存证据。价格“忽悠”的实质是消费欺诈,应双倍赔偿。

    领域七:

    保健品当做药品卖

    现象:投诉的问题包括超出国家批准的保健功能范围,任意夸大功效;把保健品当药品卖,直接或间接宣传其具有治疗作用;利用医疗机构、国家机关、专家、消费者的名义或名人形象作“证明”,附以所谓的典型病例误导消费者等。惯用的推销手段是请中老年人开会、搞活动,对其进行“洗脑”,继而推销其产品。

    点评:不要轻信免费检查中给出的诊断结果;任何保健品都不能等同于药物来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购买。

    领域八:

    邮购陷阱有多深

    现象:这方面的投诉大致有几种情况:广告不实,收到实物与广告宣传相差很远,甚至有的是假冒伪劣商品;不守信誉,收款不寄商品等。

    点评:邮购商品时,尽量选择证照齐全、有一定规模、信誉良好、知名度较高的邮购公司,对于销售商在广告中所做的宣传不要过分相信,要理智消费。若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向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领域九:

    家电消费难找放心感觉

    现象:投诉的主要问题有电器质量差,故障频频发生;“三包”不落实,退换货无保证;修理技术差,越修越糟糕;厂家商家推诿,纠纷久拖不决等。

    点评:对电器等产品质量问题,我国相关法律都有严格规定,包括“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等等,消费者可依法追究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民事责任。

领域十:

    手机消费投诉仍然多

    现象:投诉主要涉及质量低劣,液晶屏幕无显示及错显、通话质量差、无法正常接收、自动关机、电池待电时间短;商家在销售中以旧充新,以次充好,或销售走私货,欺骗消费者;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常以消费者自行拆开手机、浸水、碰撞为由,不予保修;修理期间厂家不提供备用机等。

    点评: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改版机、水货机等没有质量保证和“三包”服务的手机;严格核对机身串号是否备案,更要注意所谓的“特别提示”,这些可能都会成为经营者推脱责任的法宝。有关部门出台的《手机“三包规定》具体规定了手机“三包”的条件、期限、法律责任,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手机消费投诉仍然多

    现象:投诉主要涉及质量低劣,液晶屏幕无显示及错显、通话质量差、无法正常接收、自动关机、电池待电时间短;商家在销售中以旧充新,以次充好,或销售走私货,欺骗消费者;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常以消费者自行拆开手机、浸水、碰撞为由,不予保修;修理期间厂家不提供备用机等。

    点评: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改版机、水货机等没有质量保证和“三包”服务的手机;严格核对机身串号是否备案,更要注意所谓的“特别提示”,这些可能都会成为经营者推脱责任的法宝。有关部门出台的《手机“三包规定》具体规定了手机“三包”的条件、期限、法律责任,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看清直销购物广告

    现象:投诉多集中在美容产品、药品、性保健品等方面。

    点评:电视、电台直销,网上购物等销售形式与传统的商场销售形式相比,这类投诉解决起来相当困难。问题的关键是很难找到销售者。建议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其广告的神奇效果。如确实要购买,务必货到再付款。

    领域六:

    价格“忽悠”没商量

    现象:投诉主要包括商家标高原价后再打折优惠;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但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等。

    点评:消费时不仅要看商品价格,也要关注商品质量;要看清楚降价信息,不轻易上当受骗;要注意保存证据。价格“忽悠”的实质是消费欺诈,应双倍赔偿。

    领域七:

    保健品当做药品卖

    现象:投诉的问题包括超出国家批准的保健功能范围,任意夸大功效;把保健品当药品卖,直接或间接宣传其具有治疗作用;利用医疗机构、国家机关、专家、消费者的名义或名人形象作“证明”,附以所谓的典型病例误导消费者等。惯用的推销手段是请中老年人开会、搞活动,对其进行“洗脑”,继而推销其产品。

    点评:不要轻信免费检查中给出的诊断结果;任何保健品都不能等同于药物来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购买。

    领域八:

    邮购陷阱有多深

    现象:这方面的投诉大致有几种情况:广告不实,收到实物与广告宣传相差很远,甚至有的是假冒伪劣商品;不守信誉,收款不寄商品等。

    点评:邮购商品时,尽量选择证照齐全、有一定规模、信誉良好、知名度较高的邮购公司,对于销售商在广告中所做的宣传不要过分相信,要理智消费。若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向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领域九:

    家电消费难找放心感觉

    现象:投诉的主要问题有电器质量差,故障频频发生;“三包”不落实,退换货无保证;修理技术差,越修越糟糕;厂家商家推诿,纠纷久拖不决等。

    点评:对电器等产品质量问题,我国相关法律都有严格规定,包括“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等等,消费者可依法追究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民事责任。

领域十:

    手机消费投诉仍然多

    现象:投诉主要涉及质量低劣,液晶屏幕无显示及错显、通话质量差、无法正常接收、自动关机、电池待电时间短;商家在销售中以旧充新,以次充好,或销售走私货,欺骗消费者;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常以消费者自行拆开手机、浸水、碰撞为由,不予保修;修理期间厂家不提供备用机等。

    点评: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改版机、水货机等没有质量保证和“三包”服务的手机;严格核对机身串号是否备案,更要注意所谓的“特别提示”,这些可能都会成为经营者推脱责任的法宝。有关部门出台的《手机“三包规定》具体规定了手机“三包”的条件、期限、法律责任,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手机消费投诉仍然多

    现象:投诉主要涉及质量低劣,液晶屏幕无显示及错显、通话质量差、无法正常接收、自动关机、电池待电时间短;商家在销售中以旧充新,以次充好,或销售走私货,欺骗消费者;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常以消费者自行拆开手机、浸水、碰撞为由,不予保修;修理期间厂家不提供备用机等。

    点评: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改版机、水货机等没有质量保证和“三包”服务的手机;严格核对机身串号是否备案,更要注意所谓的“特别提示”,这些可能都会成为经营者推脱责任的法宝。有关部门出台的《手机“三包规定》具体规定了手机“三包”的条件、期限、法律责任,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沙发
发表于 2007-3-15 10:55:29 | 只看该作者
赚了好多年赚不到一块地板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