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创意工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创意工业”这个概念性的词汇在大大小小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上频繁出现,英文原作“CREATIVE WORKS”。和“创新”早期崛起一样,“创意”这个概念颇有些模糊,不过不久,它可能和“创新”一样深入人心,当然,离不了各类媒体的吹捧。 如何区分“创新”与“创意”?创新被定义为技术层面的创造与更新,而在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而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成效。”根据这个定义,英国政府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新加坡则将创意产业分成三大类: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也就是说,创意工业的内容即是把早先我们简单认为“艺术思想”类的东西变成可以赢利的内容实体。 来看看经济观察报“创意工业”的专题,从他们所采访的人物,可以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 王中军 电影业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总裁 张欣 SOHO中国CEO 陈肇基、胡敏仪夫妇 上海时尚界闻名遐迩的“上海档口”家居店创办者 汪涛 稻阁广告公司创始人 宋柯 太和麦田董事总经理(太和麦田业务范围包括唱片、艺人经纪和娱乐公关) 邵忠 现代传播集团掌门人(旗下拥有《周末画报》《T.O.M.新视线》《号外》等杂志) 王长田
光线传媒总裁(连接数百家电视台,拥有一份报纸、一个网站) 张宇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 刘桓(Chris Liu)
第一个在伦敦时装周上发布自己品牌成衣的设计师 雷军 金山总裁兼CEO雷军 …… 电影,建筑,工艺品,广告,音乐,平面媒体,文化出版,服装设计,网络游戏是创意工业的主要凸现面,几乎完全涵盖“精神文化生活”的创意工业必须在推动这一条现代化线索上做出更多的努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自然也必须受到多方的限制,尤其在中国这个民主碎裂的国家。 创意工业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突然间会发现身边的任何地方都存在“创意”的利用方式:书本的装帧设计,手机的外形设计,衣帽鞋袜的设计,轿车设计,看的电影、广告,听的音乐,玩的游戏,住的房子……但看得更清楚一点,创意工业能够改变的并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只是生活的方式和形式。我们仍然必须要每天进行规范化的仪式:吃饭,工作,睡觉,交流。创意工业能够改变的包括:吃饭的地点选择,内容选择;工作的内容;睡觉的地点,交流的内容…… 那些创意工业的前沿者们雄心勃勃的渴望用“创意”来影响更多的人,用他们的“文化”去同化更多人的文化,但同时,每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创意”的可能,总之,不用担心思想的膨胀会让这个世界显得拥挤。 该贴来自群组:创意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