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日本围棋史谈(6)

[复制链接] 0
回复
68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10-27 15:4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方圆社诞生及颁发免状之前因后果

御城棋终止之后,江户唯一的围棋研究会是本因坊秀和组织的“三日会”,因每月在逢三之日集会,故得此名。当时棋士争相入会,钻研不怠。由于资金不足,“三日会”维持了约三、四年后停止。

明治二年(1869)八月三日,安井算英、林秀荣、本因坊秀悦(迹目)、吉田半十郎、小林铁次郎(18481893)等在中川龟三郎(18371903)家组织研究会,因当时的棋谱上记录着“六人会起业”,后人称之为“六人会”。“六人会”最初也是每月在逢三之日集会,后来改在一日与六日。陆续加入研究会的还有海老泽健造(巖埼健造)、白石喜三郎(梅主长江)等人。“六人会”持续了约一年。

到了明治十年(1877)左右,维新以后的日本社会渐趋稳定,中川龟三郎与小林铁次郎等人又筹划组织围棋研究会,他们请回在信州、越后一带流浪的村濑秀甫(十八世本因坊,18381886)。秀甫是秀和死后日本最强的棋家。

秀甫是本因坊秀和的弟子,与本因坊(迹目)秀策(18291862)并称为“坊门双壁”。秀甫之所以在外漂泊流浪,与秀策死后引起的“再迹目”即另选继承人的问题有关。关于秀甫与坊门恩怨,及在信、越流浪的历史,笔者计划在另一文章中作较详细的论述,本文从略。

明治十二年(1879)四月二十日,方圆社在东京神田花田町相生亭成立。众所周知,“方圆”乃围棋别名之一。结社时取名“方圆”相传是秀和弟子吉田半十郎(五段,18311897)的提议。

根据方圆社会刊《围棋新报》(第一期,明治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刊行)所载,当时社内共有十名社员,依次排列为:

村濑秀甫(七段)、中川龟三郎(六段),安井算英、林秀荣、高桥周德、水谷四谷、吉田半十郎、小林铁次郎(以上六人为五段)、酒井安次郎(四段)、土屋百三郎(三段)。

其中,安井算英是安井十世,林秀荣是林十三世,即后来的十七、十九世本因坊秀荣(18521907)。土屋百三郎就是后来的十六、二十世本因坊秀元。十三世井上因硕(松本锦四郎)本人没有加入方圆社,门下高徒小林铁次郎算是代表。

元文二年(1737)时,日本曾有一次围棋、将棋序列(席次)之争,后经幕府裁决,围棋仍保持对将棋的优先地位。此后,单就围棋而言,棋家的序列为:1,名人棋所;2,本因坊;3,其他三家(同段者按入段先后排列);4,本因坊迹目;5,其他三家迹目(同段者按入段先后排列);6,外家棋士(注2)。

上述方圆社按棋士段位排序,“无视”江户时期的传统,引起了原“棋院四家”一侧主要是本因坊与林家的不满。然而,秀甫与中川龟三郎在年龄、棋技与段位均居上位,自然也不可能向披着“传统权威”虎皮的三段本因坊(土屋百三郎在明治十二年八月继位为十六世本因坊)俯首称臣,新旧两派的决裂在所难免。同年九月,即方圆社成立不到半年,秀元与秀荣退社。安井算英曾为调解方圆社与“棋院四家”之间的矛盾努力,但无济于事,不久也退社,以后则与社方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

虽然不曾入社,据说十三世井上因硕(松本锦四郎)是赞成方圆社的作法的。松本锦四郎当时是六段,如按前述方圆社的根据段位排序,入社后将排在第二或第三,位居本因坊秀元与林秀荣之前,可以为井上家出一口恶气。

退社之后,相传秀元索回秀甫与中川龟三郎的免状,秀荣也把参加方圆社的林家女弟子林佐野“破门”,取回免状。秀和弟子高桥杵三郎一怒之下自动把免状送回坊门。为了加入方圆社,井上门下的黑田俊节(五段)和安井门下的梅主长江(五段)也都把免状还给师家了。

“棋院四家”一侧退出之后,方圆社的社员名册上的排名有所变动,依次为:村濑秀甫、中川龟三郎、高桥周德、梅主长江、吉田半十郎、水谷四谷、小林铁次郎、高桥杵三郎、酒井安次郎、林佐野。

以上十人中,有的被师家除籍,有的自动奉还免状,因此所有人都没有注明段位。

在江户时期,颁发免状是“棋院四家”的特权。与“棋院四家”决裂后,方圆社总结了社内对段位的新见解或接受了后援者的意见,决定不再受传统约束,制定独立的段位制。明治十三年(1880)七月廿六日,方圆社向东京府正式递交了申请书,开始颁发免状。方圆社在成立时只是一个围棋研究会,如今则正式成为一个机能健全的新兴棋院。

方圆社首先重新确认了社内成员原来的段位,为有资格入段、晋升的社员开辟道路。同年十月,全体社员一致推荐创社以来劳苦功高、当时棋力正盛的方圆社干事小林铁次郎(33岁)晋升六段。

小林铁次郎不经过师家井上家升上六段,比林秀荣(五段)高一段,与十三世井上因硕的段位相同。此举震动了“棋院四家”。明治十五年(1882),井上因硕也不征求“棋院四家”其余三家的意见,就给自己晋升为七段。这是日本围棋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

明治十四年(1881)四月,同社推荐社长村濑秀甫(44岁)晋升八段半名人,副社长中川龟三郎(45岁)晋升七段。

在江户时期,“半名人”往往是一个名誉性的等级。从秀甫开始,“半名人”即后来的“准名人”正式成为一个高于“上手”(七段)的等级,如果晋升时有人不服,就要以“争棋”决胜。如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三月,秀荣晋升八段时,就在披露会上宣布:“如果哪位对本人晋升八段有异议,争棋相见。”

方圆社上下齐心,将士用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围棋。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 无论有段棋士或无段的爱好者,均可申请入社。

2 每月有固定日期由高段棋士下指导棋,三、四段棋士作辅导。

3 建立塾生制度,培育后进。此为日本棋院院生制度的先驱。石井千治(中川龟三郎二世,方圆社第四任社长)是最早的塾生,稍后有杉冈荣治郎、田村保寿(本因坊秀哉)、田中政喜等人。

4 创办了日本第一份围棋杂志《围棋新报》,(开始时)每月精选社内对局五局,由社长村濑秀甫讲解。《围棋新报》从明治十二年(1879)四月二十八日开始,到大正十三年二月为止,历时四十五年,共发行 520期,是研究明治、大正时代日本围棋的重要史料。

5 固定对局日期。最初定于每月第三个周日,后来改为周三,随着社员人数的增加,对局日也相应增加为每月第一、三周的周三,第二、四周的周三为少年研究会(塾生,含有段者)。日本棋院成立后,固定的对局日为周三、周四,就是仿效方圆社的做法。

明治十七年(1884)四月,方元社的中川龟三郎、小林铁次郎、水谷缝治等人发表《棋道保续趣意书》,募集捐款达三万元,赞助者有井上馨、山田显义、山县有朋、大隈重信、后藤象二郎、岩崎弥太郎、涩泽荣一、朝吹英二、日下部鸣鹤等一百九名当代显贵及知名人士。这笔钱主要用于培养塾生,田村保寿(本因坊秀哉)便是受益者之一。

由于方圆社摒弃门户之见,实行大众化路线,原来“棋院四家”门下弟子纷纷入社,更吸引了一大批普通的围棋爱好者。在方圆社鼎盛时期,全社社员逾千人之数。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