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飞鸿谈管理:学习、研究、分享

[复制链接] 0
回复
5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4-29 11: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司一直倡导打造学习型组织,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断尝试采取各种办法。
        最早是完全基于业务需要,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学习,且以自学为主。
        之后是总经理在参加EMBA学习的同时,在公司内部也组织了一个由管理层自愿自费参加的相应学习班。为了配合学习,公司订阅了管理方面的期刊杂志。后来该杂志还扩展到公司骨干层面员工传阅学习。
        再后来,公司开始购买管理方面的书籍供大家学习。有时还给业绩突出的员工奖励学习书籍,鼓励大家写学习体会并在公司内部OA上进行交流。
        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由人力资源部把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好的或差的典型事件整理成案例,在公司内部交流。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现在。
        自从公司用微信建立工作群以后,公司内部的沟通开始普遍采取微信的方式。由于微信具有普及性、移动性和即时性,除了交流和安排工作,公司也开始尝试通过此分享学习内容。把与业务有关的行业分析、精英演讲、业界新闻等频频发给大家学习了解。
        但微信毕竟不是学习专用工具。公用信息和私人信息交织在一起,信息量大,许多人根本看不过来,所以不少人被“培养”成了标题党。对公司共享的学习内容,也往往是只看标题,无瑕细看具体内容,从而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经理对由他分发的学习信息,尝试采取指定人学习研究并分享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被指定人学习研究较深入。以前的微信学习内容是发在群中,大家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也没有人管。现在总经理指定人进行学习研究并分享,被指定人便会认真去学习。同时之所以会安排这个人,还因为要学习的内容往往会与他的工作有关。所以该人一般都会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思考的。
        二是学习研究与工作关联度较大。学习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业务是否有结合,有结合的话学习的动力就会比较强。另一方面是与公司的战略是否有结合,如果能够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即使与自身的业务关联度不大,大家也会比较关注。所以指定人学习研究,他就会很清楚他要分享的研究成果物一定是与上述内容有结合才行,而不只是泛泛地坐而论道或是简单归纳文中内容或要点。
        三是公司的学习有效性得以提升。比起之前的学习,许多人往往会因为与自己关系不大而不加细看。而对被指定人研究后分享的内容,因为是经过这个人认真的思索并与公司业务或战略能有结合,所以大家看的积极性就会高很多。如果看了后对有关内容有质疑或还不太明白时,便会再去看原文,从而使得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研究者的分享内容一般也不会太长,看起来给大家带来的负担也不会过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一人学习大家分享的办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