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弘扬留学的职业价值

[复制链接] 0
回复
5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24 19:0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国外留学的职业价值,一般的观点是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语环境,从而真正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同时国外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其专业水平和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国内大学普遍要高些,因而其大学文凭的含金量似乎更有保证。对这两方面的基本判断我也是赞同的,但我却并不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方面。我的观点是,在国外的留学经历,可以和我们这些50后当年的知青、当兵等难忘经历相媲美,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它可以帮助这些年轻人真正摆脱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式,能够在如今日益全球化的大趋势面前实现与时俱进。同时,通过获得在国外生活、学习、工作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摆脱那些与生俱来的狭隘、片面的民族局限性,在具备理性、远大的国际视野方面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真正具备一个现代化人才所应有的特质和职业素养。再有就是通过这样一段重要的人生成长经历,彻底消除国人惯有的对国外发达国家的迷信与崇拜,在了解的基础上真正树立起中国人应有的自信。我们在与老外同场竞技的时候,主要的软肋就是缺乏足够的自信,一旦自信能够真正回归,我们在国际化竞争中并不逊色任何人。

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职场中人,要能够为自己赢得一个光明远大的前程,自信都是最为要紧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就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赴海外留学的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人,无论是回国效力还是留在海外,这个百万大军都是世界瞩目的“中国力量”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一批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所拥有的职业价值就是,既熟悉中国又了解外国。不管他们是在国内创业,还是在异国他乡为那些跨国公司服务,他们的职业拓展空间必然都聚焦在中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层面上。他们“学贯中西”的特殊职业素养,使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两栖”身份,以各种身份和角色从事着中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总是提醒在日留学的女儿,不能忘记自己这种特定的历史责任,不能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简单地固化在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课、实验、打工、料理日常生活的上面。而应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比如经常下意识地进行一些中日两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客观比较,找出其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然后经常将这种观察和思考通过网络日志等形式记录下来。这种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习惯和意识,定会潜移默化地对今后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大有好处的。

我始终认为,衡量一个留学生的国外学习与生活的成功与否,大学文凭固然不可或缺,但却绝非是最重要的一项。海外留学的价值,完成既定的大学学业不过是既定目标中的一项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只身在国外独立生活得到的生活历练,在从国内到国外这种巨大的空间转换过程中,其本人所完成的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和熟悉的人生经历。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去体验这个过程中的实践价值,是区别不同人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出发,在国外留学的质量与是否能够考上国外的名牌大学之间的关联度并不特别紧要,即便你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国外大学,但只要你珍惜在国外的生活与学习的环境,用心面对包括完成学业在内的各种学习、生活和工作细节,几年之后在观念、视野、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收获就绝非同样在国内上大学所能比拟。因此我曾几次提醒女儿不要局限于自己已经习惯、熟悉了的生活节奏和交往圈子,而应自觉寻求一些改变和挑战。比如在打工企业的选择上就不应总是局限在固定的一家,而应过段时间就有意识换个地方、换个工种,毕竟打工的目的,获得经济收入不是惟一和最重要的,还应通过这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机会,了解日本社会的某个侧面,锻炼自己在不同工作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当然,要做到这些的关键就是淡化留学生活的功利色彩,而这一点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啊。

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其生存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意识,这一点对于独自在外的留学生而言,当然就显得更重要了。中国留学生一个普遍的欠缺,就是在潜意识中习惯于同本国同学交往。在女儿去日本的头半年期间,由于他们是国内一所高中整个年级200多名同学共同走的,在这段迎接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准备期间,他们人虽然已经到了日本,但却仍然处于中国同学的小环境之中。后来尽管大家报考了日本的近百所不同的国立大学,因而各奔东西了,但从女儿的只言片语中感觉,她的经常性交往还是局限在本校的中国同学之间。我知道这是个不小的遗憾,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女儿的行为和社交选择,我只是具有建议权,并不能左右什么。但愿这些中国留学生能够尽快地改变交往习惯,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早些在这方面主动寻求改变,未来的职业优势就会更加突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关系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这一点在中国是如此,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如此。求学期间的同学网络,在大家进入职业生涯之后,由于相同的专业背景和亲密的同学关系,必然会对大家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很直接的关联,从而成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潜在因素之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