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有良善者问:笑贫不笑娼的时代,我们别无选择?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6-1 19: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存的需要和人性的需求使人们对财富产生追求的动力。现代人已深刻意识到在商品社会"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聚敛财富本身并非是最恶的。问题的关键是以什么方法聚敛财富,以及如何支配使用。金钱可以造福于人,也可以为害于人。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些人在聚敛财富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别人,更不会考虑到社会。这是非常有害的。当人们只是一门心思考虑自己发财,积累做威作福、人前显贵的本钱,获取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优越地位,而不管别人的处境死活,不管是否破坏了社会生态或自然环境的时候。离为害自己的日子就不远了。

  老夫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是谁都爱财,但应该用正确的方法获得财富。可是,现在有许多官员和富人聚敛财富却往往是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违法犯罪——行贿受贿,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侵吞国财......等等。举房地产为例,一些房地产商通过腐蚀官员或国有企业领导获得廉价土地,进而压低成本,强行拆迁,盘剥民工,四处拖欠,哄抬房价,偷工减料、销售欺诈等,为的就是获得超额利润。再以煤矿为例,一边是矿难频频、大量矿工死伤,一边是官商勾结、财源滚滚。红顶商人为什么屡禁不绝,就是因为每年投入100万元可得到超过100万元的收益,100%的暴利。马克思说过:“利润率超过100%,资本家杀人放火都会干。”为了高额利润,这些人又还有什么风险不敢冒的呢?

  有良善者问,用以上方法所获得的财富是取之有道的吗?是心安理得的吗?是值得效仿的吗?是一个健康社会可以接受的吗?有好事者答:原始积累就是这么残酷,赚到钱最重要。你不去赚别人会去赚。况且这是先取之于社会,然后再回报于社会,这叫先杀人而后“立地成佛”。这就是一些人的强盗逻辑,且不说这些人到底能不能回报社会,上得了纳税榜,慈善榜。只要是头脑健全的就能看出这种言论是用金钱来掩盖罪恶的伪善。

  以行贿官员的方式捞得好处,用巧取豪夺获取财富,我们能相信这些“财主”会使社会变得更美好吗?在他们赚钱的同时,便已损害了社会。他们的确获得了财富,但又有多少人失去了财富,他们用不公正乃至违法的手段获得了机会,可是同时又有多少人失去了公平机会。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用一部分钱作善事,可是社会的公正、诚信、道德、秩序、安全、和谐遭到了极大破坏,他们所破坏的社会生存生态环境,要耗费更多的财富才能重塑,并且将会贻害子孙。

  社会环境破坏后,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当今社会打劫富豪的事情越来越多,同资本家一样,哪里有钱打劫者就扑向哪里,哪里有机会他们就在哪里下手。社会和谐破坏了,这个社会还能安宁吗?社会分配不公极大地剌激了一些人的犯罪欲望,看着那些凭不正当手段而暴发的富人,这些人浮躁的心理又怎么能平静呢?公众对收入分配现状已经产生不满,对依靠行业垄断的不合理高收入,以及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违规违法收入表现出强烈不满。

  我们知道改革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改革必然导致财富转移。改革刚开始的时侯,国家通过政策激励、市场开放和政府让利等方式对农民、工人多年来的辛勤劳动做出一些补偿。一部分个体因勤劳和勇敢,获得了一定财富,成为了万元户。于是便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人们开始效仿他们勤劳致富。可是随后当人们发觉有另外一些个体,通过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通过制假走私能更快更多的获得财富,成为了百万元、千万元户的时候,这些个体行为便有了更大的榜样作用,人们转而争相仿效这种致富方法。

  官本位重新崛起,与各种官老爷的人脉关系成为能否发财的关键竞争力。于是某些干部以及与这些干部所掌控的资源有密切联系的人,成为改革开放的最主要受益者之一,而且层次越高,权力越大,受益越多。那些私欲重胆子大的干部纷纷做起"以权换钱"、"以钱换更大权"的名利双收的买卖。诸如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以及贷款,重要职务任命等领域成为产生百万富翁的温床。同时也成为不良资产增长的土壤。正如经济学家易宪容所说的:“从目前的利益协调机制来看,民众利益的大小并非在于个人努力、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智慧与胆识,而很大程度上在于离公共权力的远近”。

  “笑贫不笑娼”——社会似乎默许了这种存在。财富不论出处,只要能获得财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上行下效,本事大的大贪,本事小的小贪。有后台的官商结合权钱交易赚国家的大钱,没后台的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赚百姓的小钱。这种不良状态的形成,最初是一些个体个别行为,然而由于社会的纵容,使之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进而产生社会共振,形成了广泛的群体行为,社会的价值观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公平不再重要,诚信成为摆设,精神家园渐成荒芜,个人的道德操守成了愚蠢的代名词。

  这种示范作用是极坏的,当这些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非公正手段获得了财富,他们便以一种合法的身份出现。他们享受着高档的物质消费,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羡慕。当他们掏钱的时候,没有人会在乎钱是从哪里来的。于是人们都希望效仿他们,都希望能通过更便利的手段获得财富,无论是贿赂官员以获得稀缺资源,还是走私贩私损害国家利益,或是上市造假圈钱骗钱,只要能挣钱怎么都可以,这种情况已蔓延到社会各方面。

  环顾我们的周围,我们发现多数的辛勤劳动者,并非是多数财富的拥有者。人们逐渐认识到勤劳不一定使人富有,如果勤劳能使人致富,应该说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的农民,每天汗流浃背辛苦工作的工人应该是最富有的吧。其实不然,他们为数最多但最不富有。他们是丰富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但拥有的最少,生活的最艰苦。

  权贵资本主义使工人失去了当家作主的地位,在厂长经理负责制名义下,一些应该代表全民经营企业的厂长经理获得了资本家的权力,他们通过各种化公为私的手段一步步将工人们过去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和正在创造的财富据为己有。在权力和金钱的腐蚀下,越来越多的厂长经理忘记了自己的信托责任,以权谋私,结党营私,试图将企业变成他们的私人王国。将公权变成私权,将单位的财产变成自家的私产,什么都可以公款报销,甚至连嫖娼也公款报销。

  大部分的财富聚敛到少部分人的手中,而这少部分人聚敛财富的手段又是非公正的。那么这个社会会树立一些什么样的榜样呢?如果又没有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良好机制,广大下层民众因为没有钱消费而心生怨恨。这个社会会形成一个怎样的社会生态呢?国民消费难以启动,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长此以往不加改变,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包括那些自以为可以在社会生态破坏后仍可逍遥自在的富人们。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笑贫不笑娼>>

曾几何时,贫穷是挺光荣的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三代老贫农,那是根红苗壮。文化大革命时,不是贫农的成份,是不允许加入红卫兵组织,扯旗造反的。进入经济社会,人们都向“钱”看,“谁发家谁英雄,谁受穷谁狗熊”,笑贫不笑娼,以至于一旦贫穷,感到要比当窑姐、做娼妇都寒掺了。>>

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在发生裂变。千方百计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家的教育部门利用教育资源挣钱,使老百姓上不起学;医疗行业利用医疗资源发展,让老百姓看不起病;广大媒体利用媒体优势成了假广告的帮凶;铁路、石油、电信等国家垄断企业,价格说涨就涨,这是企业的自身行为,别人管不着;油水电气这几年成番论倍相互比着往上提价,包袱最终都砸在老百姓的头上。相比之下百姓手中的资源就没有啥啦,只剩下为别人家打工的能力、水平、技术和力气。后来发现漂亮的脸蛋也能挣钱。争美女、当超女、做明星、傍大款,最次的当窑姐、做暗娼都能来钱。人说这也是资源,不开发也是一种浪费。只要有钱了,只要富贵了,傻子才去讲荣辱羞耻哪。>>

社会学家一再提醒我们,社会就象一辆大车,经济和道德是车的两个巨轮。加速拐弯,上岗下坡两个轮子必须协调同步,缺一不可。驾驶和操纵这辆大车的,从理论上讲,是人民委拖和选举出来的国家政府机构和人民掏钱供养的公务员。所以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在这些干部身上尤其重要,他们要是挺不住利益的诱惑,国家的利益部门化,部门的利益个人化,见钱眼开,见利忘责,贪污受贿,中饱私囊,那国家和人民肯定没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文明,讲诚求信,懂得荣辱廉耻的道德环境作保障。企事业个体商户,家庭和个人都是社会道德诸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仅仅是你个人问题,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群众团体。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对如今社会道德缺失的修补措施。所以无论政府官员、企业老板和个人,一定要把遵纪守法,荣辱道德当回事,谁不当回事谁就是傻子,因为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想发展、想富裕,必须进入经济社会,目的是激发人民求富心理,这没有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不能“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啦”(本山语录)。其实说“笑贫不笑娼”,多也是人们对如今时世道德日下的一个反讽,一声感慨。人们心理的道德底线并没有失衡改变。不信你当众耻笑那位“穷鬼”他不一定急,可你要骂他:“娼妇、婊子”,你可要当心那位,备不住能和你玩命

 

 

 

笑贫不笑娼为何又回来了?

《长城在线》 2006-2-28 10:07:35

   听老人们讲,旧中国百姓普遍贫穷,有的家庭因为没有生财之道,便默认或暗中支使家里的女性卖淫,以维持生计,其中的一些家庭因此过上了好日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笑贫不笑娼的民风。

  旧中国有明娼暗娼之分,明娼就是妓院里的妓女,公开卖淫,还有因此而出了名的,日子过得富足自不必说;暗娼则主要是以自己的家作为卖淫场所,以流动的方式在街头巷尾招徕嫖客。所谓的暗娼也都是半明半暗的,因为“但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既然做了娼妓,总会有人知道。

  新中国成立后,取缔了妓院,对妓女进行改造教育后,谴送回家,明娼从此绝迹。暗娼还是有的,但数量极少,也为世人所不耻。

  改革开放后,妓院仍属禁止之列,可允许个人开办夜总会、歌舞厅、发廊等。世人皆知,这些场所的大部分女性都具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公开身份,或服务员,或理发员;另一个是不公开的身份,那就是妓女。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大批漂亮的女性走上了既省力又赚钱快的卖淫之路。很快的,中国形成了一个黑色性交易市场,对社会的危害比公开的更大。

  国家明文规定,禁止卖淫嫖娼,可对那些半公开的卖淫生意却很少有人管,甚至一些有权者、有钱者经常出入于夜总会、歌舞厅,腰包里钱不是太多的人则来往于理发店、发廊。

  不仅人们皆知中国存在着半明半暗的卖淫嫖娼行为,而且皆知卖淫嫖娼是不文明的行为,容易传播性病,特别是艾滋病,可是不少人却乐此不疲。更让人不解的是,有的人公开大骂卖淫嫖娼,却暗中常去这类场所;有的人对妓女十二分瞧不起,见了妓女却眉开眼笑,神魂颠倒。

  有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有的女性为何心甘情愿做妓女?二、为何卖淫嫖娼会有那么大的市场?三、为何有严禁卖淫嫖娼的法规,却执行不下去?

  人常说,有市场就有需求。将这句话反过来讲,有需求就有市场,似乎更对。是需求催生了市场,而市场催生需求则要困难得多。人毕竟有七情六欲,断不了对异性的贪欲。男性对女性具有一个以上的占有欲,这是由从远祖那里遗传下来的基因决定的。玩弄女性是男人最大的劣根性。女性对男性也有需求,不仅需要性满足,而且需要装在男人口袋里的钱。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特别是女性面临就业不公平,就业机会较短缺,竞争过度激烈的现实,一些女性便操起了无须投资的利器,实则是用肉体开了一家零投资、零风险的公司。

  在大型夜总会里,有成百上千的女性为男人服务,东北、广东等地还流行“口活”服务。在保健按摩场所,一些女性为男性提供性服务,这是平常事;没想到竟有一些来按摩的女性也有这种需求,因此就有男服务员撞上既赚钱又享受的好运。

  有人说,性解放是思想解放的先导。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可以肯定绝不是真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性解放速度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而在其他方面的思想解放则显得迟缓而滞后,比如说民权思想的确立就尚需时日。给人的感觉是,中国性解放了,思想却没有解放。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计划崇拜走向了市场崇拜,好像一贴上市场的标签,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过去将计划教条化,如今又将市场宗教化。

  在广东、海南等地,还有一些男性专门从事性服务,被人们称为“鸭子”。我不明白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否与鸭子擅长游泳有关,但知道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就像人们将妓女称为“鸡”一样。也许,这个“鸭子”是“鸡”的同类吧。

  人皆好色,除非有病。但是有一个道德界限,有一个法制约束。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好色为正常,不色则为病态;在法制保护的范围内,色如何好也不过分,只是不要伤了自己的身体。色需要约束,人的其他言行也需要约束。解放与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并非完全对立,水火不溶。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社会大发展;没有行为强约束,社会无序化,也不会有社会大发展。解放是放开秩序,约束是建立秩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要放得开,也要收得合。放开了性,不是要建立性交易市场,而是为了实现情感的柔化。柔就是一种轻松,就是一种自由,就是一种和谐。但是放得过了头,卖淫嫖娼成风,社会则太阴柔,歪风邪气就会盛行;而阳刚不足,正气不能抬头,社会发展的激情机制显弱,动力则不足,就会出现疲软状态。如果疲软状态持续时间太长,家庭就会解体,社会就会萎靡不振,甚至会出现动荡不安。阴柔与阳刚各有利弊,不能太阴柔,也不能太阳刚,和谐为上。建立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目前的实际条件还不成熟,提得早了。滞后是不对的,容易犯右的错误;超前是对的,但是太超前则无法实现,脱离实际,也无法做到,容易犯左的错误。时机是最重要的。要学会把握时机,这句话谁都会说,要做到则很难。理想不是现实,现实推动理想,从现实出发提出的理想才有群众基础。我认为,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中国目前实际的,人们能够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属于正常。反之,则不正常。

  腾飞是中华民族的梦想。要飞起来就要打开翅膀,思想解放是第一需要;但是翅膀总处于打开状态,那也是不行的,还要合上。性解放过了头,就需要合,不合也不行。性交易这个市场之所以如此庞大,是社会原因造成的,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

  有开就有合。如何才能合上,将卖淫嫖娼行为打下去?

  一句话:“严格执法。”是真正的严格执法,而不是挂在嘴上的严格执法。要至上而下地抓起来,落在实处。鸟不能落在天空,只能落在地上。打击卖淫嫖娼是这样,要做好其它事情也是这样。
    原文: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7737&site_id=2321 (郭春孚)

(2006年02月28日09:37)

 

 

“笑贫不笑娼”岂容泛滥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7:35 民主与法制时报

  □土生阿耿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一位读书人写在临安城某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主要用来描述当年西子湖畔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讽刺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可是,这位读书人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880年后的今天,也是在这座城市,竟然抓获了一伙卖淫女大学生

  在卖淫这种行为仍然不能被中国目前的法律所允许的情况下,其所以一直被反对进而列入打击整治的范围,从民事法理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因为人身权的不可交易性,即:无论作为一般人格利益的人格尊严,还是作为具体人格利益的身体,都不应作为交易的客体进入任何交易市场,包括性交易市场。

  笔者见到一则报道,高校里也开始有男同学“做鸭”,不过对男生卖淫的条件要求更高,既要英俊帅气,又要讨女人欢心,关键的是功夫要棒。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女生做了事之后还能坚持上课,男生可就惨了,因为精力透支,回来后就只能倒头大睡。所以干这行的男生多半成绩糟糕透顶。”我的天哪!原来这些卖淫女生对这种事情竟然如此坦荡,还因自己的性别优势而嘲笑那些“做鸭”男生所处的劣势。

  我们周边的日本国,有一种叫“援助交际”的东西活跃于中学和大学女生群体中,这种所谓“援助交际”就是由女生对性需要者提供“性援助”,由性消费者向女生提供“财物援助”,这让不少女生学业荒芜、生活颓废。由此让我想到,在中国已经出现的部分

女大学生卖淫现象,应该找准污染源头,动真格地管一管。否则,“笑贫不笑娼”的人际规则要是在大学校园里逐渐蔓延开来的话,可能真会如武汉某大学一教授所说:“再不整治,高校将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妓院。”

 

 

笑贫不笑娼是新的道德观吗


 

2003-06-23 08:57:03 中华工商时报 肖复兴

南方网讯坊间流行一些新词儿,往往是世态风情现在进行时态的一种折射。比如,北京时下把一款新车叫做“二奶车”,个中三味,颇值得玩味。开这款车的确实为女士居多,但大多数还是良家女子,真正委身“二奶”者,毕竟是极少数。之所以这种叫法不胫而走,自然有一种讽刺的意味,乃至包括看着人家开着新车的酸葡萄的酸味,也是有的,但贬斥甚至厌恶的意思是很少的,充其量是一种调侃而已。调侃,不是说人们已经对于“二奶”现象的容忍或宽容了,而是曲折地道出了如今女性的情色与物质交换的比率、欲望和道德底线的延长之间的微妙关系。原来明铺暗盖的羞涩,如今不能说完全已经是扯旗放炮似的张扬了,却已经是老眼厌看往来路,流年暗换南北人,价值体系的天平失衡,是让人莫衷一是了。

  “二奶车”,其实不过是一种市井含蓄的表达而已,明火执仗者早已经撕下假面舞会上的面具。报载:武汉一位24岁漂亮的女硕士,在她母亲的带领下,到婚介所征婚,年龄婚否等其它条件不限,要求孤零零只有一条:资产必须千万。这倒也干脆利索,爱情可以沦落得光杆无毛,千万的资产却是要南天一柱般让树干粗壮有力地凸现,看得见,摸得着,完全是数字化识别。母女两代人殊路同归,在这一点上迅速地达成共识,以年轻漂亮和硕士学位的双重优势作为底价,自然得卖个大价钱。于是,一位大她20岁的生意人(除了生意人,谁能够拥有如此上千万的资产),与她第一面就速配成功(当然可以速配成功,婚姻的量化比爱情的无价要容易处理得多,只需拿着财产证明和银行存折来就行了)。美其名曰,这叫做优质资源的合理配制。自然,梁祝之类的爱情神话,就再也不要提及了,那些老掉牙的一套,婢女一般,只配拉拉小提琴曲,为他们价值连城的婚礼伴奏。

  并不只是我们这里如此这般,国外也是一样的江河日下,似乎人们一下子开了天目一样,都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尽情地开发各自的资源,不过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罢了。前不久听说在莫斯科近几年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张了好多所脱衣舞学校,那里招收的学生可不是我们这里的三陪女,扒拉个脑袋就要,要求素质颇高,不仅要年轻,身高1米70以上,身体毫无疤痕,还要求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而且要有艺术细胞。报名的少女趋之若鹜、热闹非常。那里这种学校的创办者也不是乌合之众,许多是有头有脸的各类专家,创办学校后声名大振而进入社会名流的行列。老师教授的那些富于挑逗色彩的一招一式,都是格外有讲究的,绝对不是野路子,而是正经专业化的训练,一点不比芭蕾舞蹈学校弱。据说来自世界许多地方的预约者甚多,自然,毕业出来的女子,待价而沽,个个价钱不菲。如此大力开发并尽可能运用女人的情色来钓大鱼赚大钱,同我们的女硕士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叫做优质资源的合理配制。只不过一个是用自己的婚姻,一个是用脱衣舞,形式不同,本质都是女人的身体。这可真是女人最后的一道防线,既可以是禁区,也可以是开发区了。

  本来在6月12日巴西情人节上,看到巴西政府卫生部亲自出面,派送了80万个避孕套,颇为感到惊讶,感慨今日之情色的泛滥,欲望狂潮的惊心动魄。但看到莫斯科脱衣舞学校的开张,只有自嘲自己的落伍和想像力的匮乏了。至于在我们的媒体上争论不休湖南娱乐频道的普通天气预报,为提高观众的收视率而不惜借用情色的美女来搔首弄姿播报,同台湾卓兰的水果节上用女人人体彩绘上水果来推销水果的做法大同小异,就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哪里值得大惊小怪。

  不过,小菜也好,大宴也罢,其味道是一样的,人们仿佛嗅到了物质的时代,笑贫不笑娼,已有深入人心之势,成为了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所以,“二奶车”,即使是真的,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所以,人们在称呼“二奶车”的时候,只会是调侃而已,绝不会为它嘲讽道德的沦丧,也不会为它感慨世风的日下,更不会为它而恨之入骨。它只是现今的一种流行色罢了,有人看着不以为然,有人看着不顺眼,有人看着羡慕不已,也有人还看着不解气呢。(编辑:农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