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讨论]《唯道是从》

[复制链接] 1
回复
9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6-1 01:0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孔德之容:大德的外在表现形态。孔:甚、大。德:道的外在形式,即道的显现与作用。容:样子、形态。

 

唯道是从:随着道为转移,依据道而存在,与道保持一致。

 

唯恍唯惚:恍恍惚惚。恍:模糊不可感知。惚:微妙变化莫测。

 

象:形象。

 

窃兮冥兮:深远幽暗,不可名状。

 

精:最微小的原质,即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

 

真:具体、真实。

 

信:信验、信实。

 

以阅众甫:以观察万物的本源。众:万物。甫:本原、开端、起始的意思。

 

此:指“道”。

 

译文

大德的外在形态,随着“道”为转移。

“道”这个物体,模糊不可感知,微妙变化莫测。

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形象;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

深远幽暗,不可名状,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信验的。

从古到今,“道”的名字一直没有消去,依据它才能观察认识万物的本源。

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状呢?从“道”认识的。

评析

 

第二十一章老子以模糊抽象的语言,阐述了“道”的基本特点,说明了“道”和“德”的关系。

 

“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即“道”本是幽隐而未形的,它的显现,就是“德”。

 

本章老子再次强调了无形无象之道为万物所生之总根源。

 

 
沙发
发表于 2006-6-1 16:07:24 | 只看该作者
"道“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德”是正确的行为表现。所谓道德,就是正确的价值行为。--这是我的理解,请斧正!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