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
序 吴淑平 人未老,心已清净。沧桑过后的淡然。 人生就是一个轮回,到了终点又回到起点。 这是我首次说自己的经历。我不爱谈自己,这些“隐私”连我的亲友和父母都不知道。我每月只记得给父母寄钱,每周报平安,他们以为我一直在深圳一个固定单位。我最怕父母为我操心,我必须承担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只把快乐和欣慰留给他们。 人在漂的时候,觉得命不好,觉得累,但过后回忆起来,却是一笔财富,一笔用钱也买不到的财富。经历的坎坷和特殊,让我随便把一段经历摘出来,都可以写一部真实感很强的长篇小说。 命运与死亡,没有灵魂的性,不见血的撕杀,财富与现实,生存与竞争,等等,仿佛是昨天的故事,却又每天还在继续上演。 这部小说的细节大都来源于我亲身经历的生活,全部来源于现实,所以挖掘人性的东西,看似轻巧,其实有着真实的经历和深刻的感受。希望读者朋友会有所感触。 经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你写小说总要从字里行间阐述许多哲理?从《放爱一条生路》,到《这种感觉你不懂》,再到这部《商道门徒》,都是这样。传统小说讲究情节,讲究故事的离奇与曲折,而你为什么偏重语言与哲学? 这可能跟我的性格和生活有关。我嗜茶如命,天生好静,每天从早到晚离不开茶。茶道讲究禅境与悟性,追求清净,享受超脱。人安静了,就喜欢思考问题。 禅茶对于红尘中的你我,似乎有点玄机。其实,禅也好,哲学也罢,就像空气,包围着我们,无处不在。倘若我们以善为本,以静为灵,以悟为心,必能领悟禅茶精髓,领悟商界、职场、生活、红尘中无穷无尽的“道”。 道可道,不一定是非常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可是,老子却在五千字的《道德经》中几次详尽地描述道的特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所以,我认为,道,可意会,也可言传。《商道门徒》里的道,便是如此。 是为序。 请点击到网络硬盘下载 http://www.bibidu.com/fileview-3625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