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职场健康] [转帖]“沉默的杀手“35岁以上的朋友都要关心的疾病

[复制链接] 8
回复
11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26 09:4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每年大约有26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该病是因血液的病变所引起,它对人体的损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然而它却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脑血管病又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此类疾病患者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黏度、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保障百姓健康的头等大事。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1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数是260万人,每小时有300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并且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呈年轻化。

  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它是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内壁上附着了外观像稠粥一样的硬块。这些硬块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受到污染,,血黏度升高进而造成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使大量脂类沉积在血管内,这些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变窄,管壁变厚,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此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将之归纳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此时更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院副主任医师钱杰指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6 14:23:51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氧化氮使人类远离心脏病

  200695日至7日,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期间,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伊格纳罗博士以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科学健康饮食与锻炼为题在论坛发表演讲。伊格纳罗博士介绍了一氧化氮养生法。他说,正确的营养补充和膳食摄入,再加适当的运动,可以让人类远离心脏病和脑中风。 

    由于发现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使血管扩张而帮助控制血液流向人体的各个部位,伊格纳罗博士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伊格纳罗博士和他们同事发现,一氧化氮可以起到保持血管清洁、预防中风、保持正常血压的效果。由此,一氧化氮被称为上帝赐予人体自身的灵丹妙药他推荐人们多食用一些亲一氧化氮食品,如,像杏仁、黑巧克力、三文鱼、豆类等。

    伊格纳罗博士指出,一氧化氮并不神秘,它可以在摄入营养补充剂后由人体产生。他推荐两种氨基酸——L精氨酸和L瓜氨酸,以及四种关键的抗氧化剂。他在研究中发现,L精氨酸是产生一氧化氮的基础物质,但是只有在L瓜氨酸和四种关键的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

    他说,让人体自行产生一氧化氮,关键要做好三步:第一步,摄入可以产生一氧化氮的营养补充剂;第二步,将营养补充剂与亲一氧化氮的日常饮食相结合;第三步,适量运动相结合。如此,人类将会远离心梗、中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折磨。

    自从1998年一氧化氮对人体的作用被发现已来,相关研究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到2001年,每年关于一氧化氮研究的论文超过7500篇。基于这一研究成果,由美国著名制药企业辉瑞公司开发出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万艾可(俗称伟哥),美国营养品企业k公司也开发生产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Niteworks(夜宁新)伊格纳罗博士指出,这些应用仅仅是一氧化氮研发的开始,一氧化氮技术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10:00:35 | 只看该作者

 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在人体内扮演着传递重要讯息和调节细胞功能的角色。这个震惊世界具有革命性的发现,证实一氧化氮是一种讯号分子帮助体内促进血液循环流通,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发现。一氧化氮实际上是一种在人体内充当信息收发器的气体分子,它接受并传递着可以调节细胞活动的信息,并指示人体执行某些重要的功能:

1、保持维护心脏的冠状动脉的畅通。
2
、防止过多的血凝块阻塞血管,造成心脏病和中风。
3
、放松动脉(维持正常血压所需)。
4
、帮助脑部血液流通,以增进长期记忆力。
5
、提高血液流量至男性生殖器,使之勃起。
6
、缩小和消灭癌症肿瘤。
7
、降低胆固醇和防止LDL(坏胆固醇)氧化。
8
、预防痔疮及帮助其愈合。
9
、预防一般的肺部疾病。
10
、帮助调节胰岛素分泌(糖尿病)。
11 .
消灭外侵的细菌和病毒。

    事实上 , 一氧化氮会影响人体内几乎所有器官的机能运作,包括肺部、肝脏、肾脏、胃部、生殖器官,当然还有心脏等。

    口服精氨酸可以预防并治疗内皮细胞受损的情况,并且对于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譬如高血脂、抽烟、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或者已经有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衰竭、脑血管疾病或者末梢血管疾病等患者,精氨酸可以恢复正常的内皮细胞功能。

4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1:31:18 | 只看该作者

心血管疾病

是直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常见病。
50年代到80年代心血管病占内科住院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

上海一组资料报告:50年代为9.89%60年代为15.69%,70年代为20.9%,80年代为23.54%

心血管住院病人的病种也发生了变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从第五位上升为第二位,80年代开始跃居第一位至今。

在我国城乡居民中心血管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首要的死因。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最大的流行病,全国现有高血压9000万人。脑中风每年新发150万人,其中半数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心血管系统发病与环境因素中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不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能量的膳食,影响了脂肪代谢与能量代谢,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在某些危险因素,如遗传、肥胖、吸烟等作用下导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50年代为5.11%70~80年代为7.73%,90年代为11.88%.长期高血压可导致眼底、心脏、肾脏等病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命。高血压发病与长期摄入高钠饮食有关。

5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1:33:38 | 只看该作者

请看我们的不健康清单

北京人前五位死因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意外伤害。传染病占第10位。

北京市民三分之一患有生活方式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慢阻肺。

每四名北京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每两人中就有一个不运动者,有心理压力者占了一半,每十人中就有三个胖子、三个人吸烟、四个人吃得过咸。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相关营养素
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根源是:

第一,心脏病、脑的病都是血管病,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即胆固醇把血管腔堵住了,血管变弱了,血压高引起血管破裂。

第二,这种病是自然过程,人衰老的必然现象,但注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第三,也不排除遗传、基因、个体差异等原因。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相关营养素~能量

能量的摄入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工作性质需要,以保持标准体重为宜。

40岁以上应注意预防肥胖,对有肥胖家族史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的总能量摄入,力求使体重接近或达到标准体重。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相关营养素~脂肪

不论是高脂血症还是血脂正常,凡是年龄大于40岁者,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

应注意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其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加胆酸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而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胆固醇摄入要限量,尽管肠道吸收率低,大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仍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相关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易导致血中的甘油三酯升高。

蔗糖和果糖有可能促使甘油三酯的增加,更应注意限制摄入。

中老年胰岛功能对超负荷碳水化物摄入的血糖调节能力较差,有可能会导致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相关营养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和木质素。

大多数可溶于水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其主要通过吸附胆固醇,阻碍胆固醇吸收和促进胆酸的排泄,减少了胆固醇的合成。

6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1:40:18 | 只看该作者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是心血管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合理供给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将有助于疾病的稳定与康复,提倡膳食纤维和适量钠摄入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饮食一定要做到科学化,不要饥一顿、饱一顿。早餐不能不吃,晚餐不要吃的太饱,还要多吃青菜、水果,肉一天吃二至三两就够了。多吃点瘦肉,少吃点肥肉。各种含糖饮料不可多喝,有害无益,还是一杯清茶、一杯白开水为好。

营养治疗要达到的目的是:

1)保持血压正常:因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

2)保持体重正常:体重反映代谢是否平衡,胖子十个有八个是高血压,体重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面标志。

3)保持血脂正常:正常血脂以胆固醇甘油三脂为指标,200以下是正常线,200以上就叫高血脂,血管动脉随时有堵住的可能,会突发病症
7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1:41:06 | 只看该作者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一:控制总能量  

宜以低于标准体重的5%供能,对超过标准体重者更宜减少总能量的摄入。
在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能量摄入更应严格控制,每天供能一般在1000kcal左右。
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二:限制脂肪

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0%,其中动物脂肪应低于10%,烹调时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应低于300mg。如高脂血症者则每日摄入量应低于200mg

40岁以上血脂正常者,也应避免过多食用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等。提倡食用低脂肪食物,如鸡、鱼肉、鸡鸭蛋的蛋白、豆腐等。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60%~65%

尽量少用单、双糖食品。

对肥胖者,蛋白质的供给要注意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的合理搭配。因动物性蛋白摄入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也相应增加,动物性蛋白宜占总蛋白摄入量的30%。大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的水平,可提倡食用。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四:适当的膳食纤维摄入

多进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荚豆类、蔬菜类,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8%。要注意过量膳食纤维摄入会影响某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1:41:47 | 只看该作者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五: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能改善心肌代谢和心肌功能。

Vit B6能降低血脂的水平。

Vit C能使部分高胆固醇血症的血胆固醇水平下降,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防止出血。尤其对心肌梗死患者,Vit C能促进心肌梗死的病变愈合。

Vit E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所以在平时应注意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Vit CVit E的食物。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六:限制钠盐的摄入

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从10g减少至5g,血压可下降1.33/0.67kPa10/5mmHg)。

应提倡每天盐摄入量少于6g,而且长期坚持,否则降压效果不好。

过多的盐摄入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和增加药物的用量。

增加钾的摄入量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七:膳食平衡

吃饭要有节制  不能随心所欲地吃,随心所欲很危险,必须科学地吃饭,平衡膳食

高血压患者可用:

富含钾的食物   蔬菜、水果、土豆、蘑菇等:

富含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富含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无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之八:戒烟、戒酒、运动

对于高血压合并肥胖的患者,一定要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外,还要应增加运动,以每日30分钟的运动使脉搏增加到120/分,坚持每周3次以上者,有降压效果。

有资料表明每日饮酒30毫升,其收缩压可升高4毫米汞柱,舒张压可升高2毫米汞柱,高血压患病率为50%。每日饮酒60毫升,收缩压可升高6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2-4毫米汞柱,高血压患病率为100%

9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25:44 | 只看该作者
人到中年,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的责任,健康不可忽视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