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互识·共识·华容道

[复制链接] 0
回复
8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5-7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八个字,可说是古往今来无数兵家梦寐以求的最高
境界。然而,现实中迫于种种限制,没有人有这样的本事,可以把己方敌方各种因
素全都了然于胸,详尽无遗。人们在不得不作出决断时,往往只有不完全的信息和
知识。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是他在作决定前,不仅清楚了解自己的无知,懂得自
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而且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推断对手知道什么不知
道什么,以及对手知道他自己知道什么,等等。所谓“料敌机先”,就是这种互动
思维的结果。

  《三国演义》中这类互动思维的例子不少,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便是
其中之一。小说写道,曹操大败于赤壁,残兵败将来到华容道口。

 正行间,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
 条路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
 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
 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
 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
 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
 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
 人所不及。”遂勒兵走华容道。

结果,正好撞进诸葛亮设下的埋伏。要不是关羽义气深重,放他一马,曹操便就此
完蛋了。

  这段故事极力渲染,曹操落败的关键,在于他的互动推理能力,逊于诸葛亮一
筹。初看确是如此。曹操和诸葛亮都知道对方熟读兵书,懂得“虚则实之,实则虚
之”的道理,因而都对“以虚为实”的把戏有所警惕;但诸葛亮更进一步,料到曹
操知道自己懂得此道理,于是乎故意反其道而用之,来个“实则实之,虚则虚之”;
曹操则未能越过这一步,去推想诸葛亮在知道曹操熟读兵书时,会怎么应付。曹操
那段“偏不教中他计”的自负言语,显示他并未料到,诸葛亮已经知道他懂得兵书
上的虚实之道,早就拟定了相应的对策。否则,象曹操这么聪明的人,绝不会避虚
就实,偏往敌人的圈套里钻。曹操之败,不是败在“知彼”——知道对手懂得什么
——上面,而是败在“知彼”的二次方——知道对手知道自己懂得什么——上面。

  可见,曹操中计,乃是不能充分贯彻互动推理的结果。设若曹操料到诸葛亮知
道曹操懂得“虚则实之”的道理,就不难料到诸葛亮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从而避免
走华容小道。当然,诸葛亮也可以反过来作更进一步的互动推理,去推想曹操料到
诸葛亮知道曹操懂得虚实之道时,可能采取的对策。再反过来,曹操又可以更进一
步推理,去考虑诸葛亮知道曹操料到诸葛亮知道曹操懂得虚实之道时,所应采取的
对策,等等。如此交错往复,这一推理链条可以无穷延续下去,达到“知己知彼”
的三次方,四次方,五次方....。不难看出,在任何有限次推理链条中,总有一人
比对方多想一步,料敌机先而取胜。这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以曹操和诸葛亮的
明智,假如他们双方都把互动推理贯彻到底,延续至无穷,结果会有所不同吗?

            ≈     ≈     ≈

  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现代博弈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共识(common knowledge)。
在博弈论里,共识是相对于一个事件和一群人来说的。一个事件,如果一群人中每
个人都知道它,我们就说它是互识(mutual knowledge)。如果更进一步,不仅人人
都知道它,而且人人都知道别人知道它,人人都知道每个人知道别人知道它,如此
以至无穷,我们就说它是这群人的共识。在许多场合,共识的力量,往往出乎许多
人意料。

  让我们暂且抛开华容道上刀光剑影,先玩一个小小的智力游戏,略微体会一下
共识的妙用。

  两个小朋友,绝顶聪明。老师先蒙上他们眼睛,各给戴上一顶红帽子。然后让
他们面对面睁眼坐着,对他们说:“帽子只有两种颜色:红的和白的。你们能猜出
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吗?”

  答案自然是“不能”。因为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帽子,只看得见别人头上的帽子。
单从对方帽子是红的,推不出自己的帽子是红还是白。于是老师又提示说:“你们
的帽子至少有一顶是红的。现在我从1开始数数。每数完一个数,猜到了自己帽子
颜色的,就有一次机会举手报告。猜对了的有糖吃,猜错了的打屁股。”结果,老
师数到2时,两个聪明的小朋友都举起手,说出了帽子的正确颜色。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推理的吗?

  先想想,再往下看答案。/^
  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这样推理:已知有一顶帽子是红的;假设我头上帽子
是白的,对方立刻就知道他自己的帽子是红的,因此当老师数1时就该举手;既然
他在老师数1时没举手,说明我头上帽子不是白的是红的。所以,在聪明的小朋友
眼里,老师数到2时,答案便已经昭然若揭了。

  有人要问了,以上推理与共识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想想看,在老师提示之前,每个小朋友都看见对方戴着红帽子,每
个人都知道至少有一顶红帽子,为什么他们还是猜不出自己帽子的颜色?老师的提
示,似乎只是说出了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大的区别?

  答案是,老师提示之前,“至少有一顶红帽子”的看法,是互识而不是共识:
我看得见对方的帽子,故而知道有一顶红帽子;然而却不知道对方知不知道有一顶
红帽子,因为我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帽子。不难看出,老师提示的作用,就是把“至
少有一顶红帽子”的看法,由互识变成了共识:我不仅知道有一顶红帽子,也知道
对方知道有一顶红帽子,知道对方知道我知道有一顶红帽子,等等。小朋友推理中
最关键的一环是,我知道对方知道有一顶红帽子,知道他可以从我戴白帽子,推导
出他自己戴红帽子来。这一环,没有共识的支撑,显然是不可能的。

  正是有了共识,聪明人便可根据有限的片面信息,以及彼此的行为反应,去推
测较全面的事实真相。这就是共识的力量之所在。

  为了欣赏共识的力量,我们不妨把上面这个智力测验题搞得复杂一点:假设有
100个聪明的小朋友,都被戴上红帽子;每个人只看得见另外99个人的帽子,不知自
己帽子颜色;老师提示说:“至少有一顶红帽子”,然后开始数数。请问,老师最
多数到多少,所有小朋友都可以猜出自己帽子的颜色?再问,老师提示之前,“至
少有一顶红帽子”,是共识还是互识?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解释起来太费笔
墨,此处只好省略了。如果你能解答这两个问题,就证明你有了不起的互动推理能
力,至少不比诸葛亮差。(参考答案:100,互识。)

            ≈     ≈     ≈

  回到华容道的例子。只要互动推理次数有限,“我知道你知道....双方懂得虚
实之道”的推理链条,必有一人不能把它继续下去,从而败在“知己知彼”的某次
方上。因而,就曹操和诸葛亮而言,“对方懂得虚实之道”的事实,只是互识而不
是共识。一旦斗智双方都具有足够的理性,可以把互动推理链条无限延续下去,事
情就起了根本性变化。曹操和诸葛亮双方都懂得虚实之道,连同双方都具备充分理
性的事实,将成为共识。这一共识的第一点推论就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合理地推断,
自己能做到料敌机先。他清楚地知道,不管自己推到哪一步,对方都可能比他多想
一步。因此,认定自己能做到料敌机先,必定是对局势判断有误,本身就是非理性
的。

  华容博弈的局势,可以用下面的矩阵框图来表示:

         诸葛亮
       虚     实
     ┼────┬────┤
    虚│ -1,1 │ 1,-1 │
 曹操  ├────┼────┤
    实│ 1,-1 │ -1,1 │
     ┴────┴────┘

图中竖向的两列,代表诸葛亮的两种可选策略:“虚”(实则虚之)和“实”(实
则实之);横向的两行,则代表曹操的两种不同策略:“虚”(避实就虚)和“实”
(避虚就实)。格子中的数字表示结果,其中-1代表失败,1代表取胜。如果双方
都采“虚”的策略或“实”的策略,则操负而亮胜,结果为(-1,1);反之,若双
方所采策略不同,则操胜而亮败,结果为(1,-1)。理性共识的第二个推论就是,
曹操和诸葛亮双方都对这一博弈局势有正确的了解。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曹操判断诸葛亮采取“虚”(实则虚之)的策略,
而诸葛亮判断曹操采取“实”(避虚就实)的策略,结果操败亮胜。前面的分析指
出,这样一组判断,不可能成为理性共识。因为曹操一旦知道诸葛亮判断自己会避
虚就实,就知道诸葛亮必采“实则实之”策略,而不是原先猜想的“虚则实之”。
事实上,任何一组关于对方肯定会采取某一策略的判断,都是与理性共识不相容的。
持有这样的判断,必是自身不能善用互动推理,或假定对方不够理性的结果。

  那么,什么样的判断能成为理性共识呢?华容博弈中,唯一能成为理性共识的,
是这样一组判断:诸葛亮判断曹操选择“虚”和“实”的可能性是一半对一半,曹
操也判断诸葛亮选择“虚”和“实”的可能性各是二分之一。对其中任何一方来讲,
既然对方选择“虚”和“实”的概率都一样,则无论他选择什么策略,赢面和输面
都是对半开,没什么区别。所以,到底选择哪个策略,对他是无所谓的事。这反过
来印证了对方对他行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不难证明,唯有这样一组判断,才能通
过无穷递归的互动推理检验。双方所能争取的最好结果,就是胜负面对半开,预期
的结果为(0,0)。

  所以,在理性共识下,根本用不着斗智逞巧,双方各以二分之一概率随便挑一
个策略,然后各凭运气可也。

  以此学识,我们可以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和曹操
都是聪明而理性的人,他们清楚地知道,华容博弈,胜负全凭运气。诸葛亮随便挑
了个“实则实之”的把戏。曹操则暗中卜一卦或掷铜钱,决定了走华容道,却编一
套“偏不教中他计”的瞎话,用来搪塞诸将的询问(奸雄嘛!)。双方都没有犯错。
最后曹操撞进埋伏,乃是凑巧。或者说,天不与操尔,非智不如人也。

  精明到了极致,反而无所用其精明。大智毋需弄巧,此之谓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