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飞鸿谈管理:快速发展的公司更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4
回复
7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2-27 09:3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公司业务成功转型,已经顺利度过探索期,发展得越来越快。业务触角伸向越来越多的城市,业务规模不断壮大,属地化分公司陆续成立,新人不断增多,公司高管出差频繁。公司整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人单纯业务导向,不顾公司的整体战略,大局意识不够;有的人团队概念模糊,工作配合性较差;有的人自我意识膨胀,工作业绩自我评价与公司评价不一且自以为是;有的人工作缺乏透明度,再三纠正而不改,导致出现较大偏差。随着问题的日益积累,还先后出现了多起个人与公司、个人与客户之间的矛盾和失责。
        针对此,总经理与公司高管进行沟通,大家普遍认为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公司文化建设减弱,重业务轻管理,重用人轻培养。还是应该从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进行纠正。
        一是“激情、开放、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坚持不够。公司文化是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优化、沉淀而形成的。多年以来,公司以文化理念作为人才的统一标准,衡量包括公司高管在内的所有人员。人力资源部定期对员工进行综合排名,在员工加薪晋职中,将文化放在第一位,从而打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打仗、敬业勤勉的人才队伍。但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近几年,文化提得少了,业绩看得重了。无论是上下级的沟通还是交流,基本都是以谈工作为主。当然文化也不是完全不谈,但却有偏颇。谈“激情、创新”多,谈“开放、学习”少,而且没有上升到文化理念的高度。使得不少人对公司文化慢慢淡忘了,而新人可能连公司文化是什么都不十分清楚。
        二是公司文化中的“开放”在工作中贯彻不够。中国人是比较讲究面子的,无论是平时相处还是工作中,都希望要给人留情面。而西方在管理中相对比较简单,强调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司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开放”作为公司文化内容之一。所谓开放,首先是工作要透明,不仅工作结果要透明,工作过程也要透明。其次是不避重就轻,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要有开放的心态,尤其是对工作中的问题要勇于暴露,要敢于直面批评,要在大家的监督和帮助下坚决改正。一般情况下,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过程也比较慢。只有在集体的开放透明环境中,在一切以工作为主的前提下,才能够洗新革面,痛改前非。这一点,公司以前是做得比较好的,但现在明显倒退了。
        三是公司文化中的“学习”日渐弱化。所谓学习,包括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两方面。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坚持组织学习。买书、订管理杂志、共享好的文章和案例、让有关人员给属地化公司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文化理念导入、在微信群中分享新的观点等。但个人学习却强调得不够,尤其是对学习效果的跟进和管理不到位。其结果是该组织的组织了,该安排的安排了。却是出现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得好与学得差一个样的现象,白白浪费了公司的资源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每次大的活动和会议,都会暴露出不少文化和管理中的问题,却没有认真系统地组织过总结。因而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没有通过此得到有针对性地提升,导致出现过的问题一再发生。
沙发
发表于 2015-2-27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企业文化,只有一些口号与标语。
感觉一般的公司实际上也不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虽然表面上可能会很重视的样子。
板凳
发表于 2015-2-27 16:15:0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文化往往需要最高层推动才行。
如果公司领导本身就懂企业文化,并且重视的话就会好很多。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0:35:54 | 只看该作者
耕耘之地 发表于 2015-2-27 16:15
企业文化往往需要最高层推动才行。
如果公司领导本身就懂企业文化,并且重视的话就会好很多。

完全赞同。
5
发表于 2015-3-12 11:23:1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灵魂,纯粹的驱壳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