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培训视野] (原创)培训是“有时有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3-22 21: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培训师郝志强

    你去医院看病,你真的指望医院能把你的病治好吗?还是满足你的心理需求:我去过医院了?我看很多慢性病患者,都是求心理安慰去了,不是去看病去了,真的是看医生去了。医生看到这个老病患来了,不开点药也说不过去呀,医生大笔一挥,写一些吃不死人的药,此刻药相当于安慰剂。

    “心术”电视剧里,医生们有句名言,来描绘他们的职业:“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说得真好!人有生老病死,医生也不是神仙呀!不要把治病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医生和药品身上。套这句话到培训中,是不是类似呢?其实培训只对,真正懂培训的公司有效,大多数外部培训,只是对上上下下,有个交代,你看我们也搞培训了,培训是“有时有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很多企业的培训经理搞培训,不是围绕员工的任职资格,不是解决公司的问题,不是围绕公司的战略,而是为了搞培训而搞培训。2014年初,我在深圳的一个培训就是这样,在课程前,我说想和培训经理沟通一下,对方说不用我给她电话,而是要打过来。结果这个电话一直没有等到,我催了一次,她说明天沟通,明天我再催一次,就说春节后,最后不了了之。

    果然上课时,学员很多的心思不在状态,练习也不是很积极,我就奇怪了,民营企业也这样?是不是这个培训经理是老板的亲戚,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是典型的,把培训当安慰的,老板告诉员工,我已经给你们做过培训了,而且请的是著名讲师郝志强,至于学到多少,那是你们的自己的悟性。

    一般规范一点的企业,培训停留在“常常帮助”的层面。业务部门提出需求,培训公司根据这个需求,满世界找讲师和机构,最后把课程上了,满足了这个需求。但这里的问题是,业务部门往往是急功近利的,按照他们提出的需求,你找不到合适的讲师。或者业务部门总把内部的管理问题,自己的问题,当成培训需求,外出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想承担责任。还有的问题就是培训部门,听不懂业务部门的话,无法把业务部门的需求,翻译成培训语言,和讲师或机构沟通。

    我们大多数企业的培训,还在向“常常帮助”迈进,无论哪个企业,培训部门的地位都不高,关键是因为在业务上,培训部门没有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但具体帮助了多少,对企业的绩效有多少改善,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培训能针对业务的问题,甚至是针对企业的战略,尤其下了课后,学员还做了很多的练习,还把课程内容和企业实践结合,甚至写出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认真去落实了,那就是“有时有效”了。我2014年初,给海大做的一个培训项目,就是这样。66个学员每个都做了讲义后面的6页纸的练习,而且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每个学员都结合企业的实践,写了自己的PPT,在区域把我的课程,按照他的理解讲了一遍,要求下属们回去行动,这就是学以致用吧。

    有时有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三种培训,你的培训是哪个?

更多更新郝志强原创文章请看
郝志强原创培训:http://www.consultroom.co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