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更新与企业家责任 回到100年的起点上,面对中国人人格更新与心灵再造的重任,我们该怎样出发呢?作为传教士,史密斯还指出了中国人人格更新、心灵净化的一个具体途径,那就是回归信仰。他说:“中国需要的是公正,为了获得它,中国必须有一套上帝的知识,必须对人有一个新的概念,必须重新认识人与上帝的关系。中国需要在每一个人的灵魂中,在家庭和社会中,注入新的生命。” 笔者很赞成通过信仰来更新心灵的方式。而且最令笔者可喜的是,在今天中国商业经济最兴盛、最发达的温州,笔者听到了与史密斯几乎相同的话,但却是来自财富前沿的人们的反省。温州人说的是,我们今天的温州人是“有金钱没知识,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审美、有审美没信仰”。呵呵,思想开放、前卫的温州人再一次走到了时代思想认识和变革的前沿,再一次为自己提出了前行的方向。 然而,中国人人格升华的道路注定是漫长而又曲折的,中国人现代人格的塑造的途径也必定是多种途径相互竞争的。来自宗教自由的信仰繁荣固然是其中之一,现代工商文明对于现代人格的塑造和影响也将是极其重要的途径。 过去几年,京城中出现一个有人感觉“奇怪”的现象,就是文化人都在谈赚钱,赚钱人(企业家、经理人)却在谈文化。奇怪吗?不奇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家会较普通人更早、更迫切体会到企业发展的文化瓶颈,从而率先萌发研究文化和改造文化的动机。 由此让我看到,企业必将在中华人格更新以及现代公民的塑造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先知先觉者,他们将在市场的激烈拼搏中最早地意识到中国人人格再造与文化变革的重大使命。第二,今天的中国企业家们所参与的是没有文化围墙的全球性竞争,文化将越来越成为企业手中竞争的利器,而只有改造好的武器才是能打胜仗的武器。第三,企业家们是最务实、最开明、最富创新精神的一群人,因而他们最有可能挣脱陈规陋习,大刀阔斧地在企业中率先进行文化创新。第四,中国的大部分人都在企业中就业,企业文化不仅将影响企业中人,还将影响他们的家人,因而企业文化最终将走出企业,影响全社会。 德胜:现代工商文明先驱者的价值 正因看到了企业在中国人格现代化中的重要价值,我格外关注中国企业的文化创新活动,尤其关注其中可能出现的“变异物种”,这大大超出了我对企业数量扩张以及某些企业在财富榜上的排名变迁的关注。《德胜员工守则》也正是在其“文化的变异性”上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通篇阅读了《德胜员工手则》,还前后两次深入到德胜去考察。我注意到德胜这家企业规模不算大,但志气很大、气魄很大,富于勇气和远见卓识,其在精神追求和人格塑造上的努力已经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头,仿佛向全社会吹来一股新风,是非常让人钦佩的。 比如,在中国,一般人都崇拜英雄(这是“混世魔王”的一个源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中心是让小孩子学习和成为英雄,而不是成为一个有诚心和爱心,懂得责任、义务、权力的好公民。德胜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推崇的是踏实的工作作风,只鼓励员工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和工人。德胜总监聂圣哲这样告诫员工,“今天无论你是杨振宁也好、李政道也好,无论你是陈逸飞也好,张艺谋也好,只要你在德胜工作,你每天早上一定要默读这句话: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德胜员工守则》,P88)”,同时还非常严厉地强调:“蔑视程序的人,永远是德胜的敌人(《德胜员工守则》,P128)”。 这是因为,德胜人相信:“一个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不遵循制度的民族是一个不可靠的民族!(这句话印在《德胜员工守则》的封面上)”尽管中国人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制度的重要,但将个人能否遵守制度与一个人以及一个民族是否可靠联系起来,德胜人对于遵守制度的强调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可以是彻底告别“混世魔王”的最强声音! 德胜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的人格更新努力。《德胜员工守则》上还记录着聂圣哲讲过的一段话:“我就是为了追求秩序,为了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准则而追求民主、自由,追求法制,我绝对不能容忍我熟悉的人、我曾帮助过的人蔑视制度,绝对不可以,百分之百不可以(《德胜员工守则》,P150)。”德胜以企业为载体、为平台立志改变中国的理想与决心跃然纸上! 中国人推崇智慧,但中国人理解的智慧等同于权谋、策略,而不是古希腊人所理解的“认识你自己”的智慧以及犹太人所理解的认识上帝才是智慧的开端的那种智慧,中国人对“智慧”而不是对人格的追求阻挡了中国人走向现代人格。而德胜人坚决反对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智慧(权谋、谋略),转而追求的是一种做老实人的真正智慧。“千万不要把成绩归于自己,把责任推给别人。也不要把阴谋当作智慧(《德胜员工守则》,P90)”,这样的话几乎在每一次德胜的会议上都得到强调。 中国是一个缺乏“博爱”精神的国家,主导这个国家的是根据关系的亲疏来示爱的“等差之爱”的原则。现实中,中国人一般根据关系的亲疏来裁定事情的是非,然而却因此失去公义性。德胜人却崇尚公正,贬抑“关系”型竞争。《德胜员工守则》明确写道:“血浓于水”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宗族观念,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只有落后的有的原始部落依然依靠“血浓于水”来区分关系的疏密及等级的划分。德胜公司不认同“血浓于水”的观念。竞争必须是公平状态下的竞争。任何违背公平原则的价值观都是违背现代文明的(《德胜员工守则》,P22-23)。 中国人常常高扬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但对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却持极端漠视的态度,这是专制主义大行其道,个人生命价值得不到保证的一个重要文化源泉。德胜正好相反,它尊重的是每一个员工个体,视“员工的生命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德胜员工守则》,P50)”,在任何危急情况发生时,公司都奉行“生命第一”的原则,绝不认同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国家财产、集体财产以及他人财产的价值观,公司也不允许员工带病坚持工作,而认为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身体不珍惜的行为。 在数千年“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的过程中,中国人习惯的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以猜度别人”,以及通过残酷的斗争和阴谋去以恶胜恶,逐渐泯灭了自我尊重以及尊重他人的善良的天性。面对人性的废墟,德胜注重通过焕发员工内在的自尊心来让员工成为一个自尊以及能够尊重公司制度、尊重他人的人。在德胜,公司提倡的员工关系简单化。例如,“员工之间不得谈论其他员工的表现,不得发表对其他员工的看法,更不得探听其他员工的报酬及隐私(《德胜员工守则》,P5)”。在德胜,“公司永远不实行打卡制,员工应自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员工可以随心所欲地调休,但上班时间必须满负荷工作(《德胜员工守则》,P4)。”在德胜,除了漂亮、干净的洋楼和精心的小区布局外,是公司充满自信和自尊的工人, “他们长着农民的脸庞,却有白领的气质”(上海同济大学学生董哲的观感,转引自《德胜员工守则》,P101)。 爱心,这个过去几乎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或者小资本主义文化的东西,这个迄今为止在中国人心中仍然最为稀缺的东西在德胜也得到了高度倡扬。德胜人认为,爱心是工作的动力,是管理到了最高境界不可缺少的东西。德胜的爱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建立在努力提高员工待遇等真金白银的真实基础上,建立在领导对普通员工的行为举止以及前面所谈论的企业对员工个体生命的高度重视上。 在中国,工商业一片繁荣的同时商业贿赂的黑暗也是无处在在,中国的企业少有不搞商业贿赂、不偷税漏税的(就连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甚至连外企也被拉下了水),但德胜人却决心要做一个例外。它从来不搞政府关系,更不搞商业贿赂,也不偷税漏税,“做事就靠实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但是,我们的道德、我们的诚信与支撑我们的实力,最终战胜了我们的对手。”(《德胜员工守则》,P89)。 在中国,采购人员几乎没有不拿回扣的。有一位企业家被称为“企业家中的思想家”,我个人对他很是仰慕。然而前几天,我听到有人在大骂他的企业是收回扣的“贼窝”,这实在太令人遗憾了。商业腐败在中国猖獗到如此地步,以致道德准则在这个领域已经黑白颠倒。比如说,明明索要回扣是不道德的,如今却是卖方不给回扣会被不道德的买方称为“不道德”。就在这样的缺乏自律的商业黑暗中,德胜却高扬一面商业廉洁的大旗,规定“在采购过程中,坚决禁止向供货商索要钱财,不准吃请(《德胜员工守则》,P33)”,并向供应商发送“反腐公函”,要求不得向德胜公司人员回扣现金,赠送礼物、宴请等等(《德胜员工守则》,P61)。 还要强调一句的是,德胜人并不认为道德就是一切,相反他们持有与基督教“原罪论”如出一辙的人性看法,相信“没有哪一个人的道德是永恒的”(《德胜员工守则》,P26),为此他们确定了权力制约的规则,公司的管理者包括最高管理者都将受到权力的制约。但德胜无疑是中国企业中实践商业伦理、构建现代工商文明的急先锋,他们努力在制度、技术与道德之间寻找平衡,并通过贯彻良好的商业伦理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并保障企业发展。无论是在德胜企业还是在他们所创办的平民学校、木工学校,德胜最重要的一件事都是倡扬、贯彻“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很显然,这样的价值观所指向的正是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惟有成为合格公民才能成为合格员工),让企业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其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中国人心灵转变与人格升华的方向。 除言行外,我对德胜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德胜是我在中国境内见到的唯一一家有教堂的企业(读者可注意一下《德胜员工守则》的第一幅照片,屋顶有十字架的那间小房子是一个小教堂)。我曾经从有无教堂的独特角度比较过中美市场经济,但我没想到中国居然还有一家有教堂的企业。原来,德胜的小区建筑仿照的是美国的波特兰小街,而波特兰小街有一个小教堂,于是德胜人将这座教堂原封不动地拷贝(COPY)过来了。 如此正好说明了德胜人乃至今天中国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在过去,中国人在中西文明交往中总是重物质轻精神,因而出现许多类似于“买椟还珠”的现象,而今天的中国人显然更具平视的自信眼光和消化的健康胃口。在过去中国人凡事要问“姓社姓资”,在今天中国人只讲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只要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我就引进,惶论姓资姓社。在过去中国人要问一下是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并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今天中国人只问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只要是先进文化的毫无客气地拿来,而不问是中学还是西学。显然,今天的中国人是心态最不偏狭,最大气,最有希望的中国人。 史密斯相信,中国人“无论通过什么方法,只要诚和爱在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中恢复其应有的理论地位,那么(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将会获得他们无与伦比的勤劳所带来的全部报偿“(《中国人德行》P14)。而我相信,德胜的出现就预示着这样一个希望的开始。 过去我看许多企业,有大的有小的,有做的好的,有做的一般的,但在财富的品质上大同小异,他们在我眼里都是一堆石头,不同之处只在于石头的大小不同而已。但当我看到德胜时,我意识到,一个在财富品质上与众不同的企业已经出现,就如同一小块金子在一大堆石头中闪闪发光一样。经济学可以证明,创新是有风险的,因此一般人轻易都不敢去“冒险”,但在德胜这样好的榜样出现后,身后将会有无数的后继者,金子会带出更多的金子来。 今天的中国,有许多事情让我们感到希望,但有许多事情上又让我们无比失望。狄根斯的话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好注解:“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毫无疑问的是,德胜让我看到了中国企业、中国人以及我们的国家更多的希望。鲁迅说过,希望之路是人走出来的(鲁迅:《故乡》)。在先驱者的身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德胜所走的道路吗?请允许笔者对此抱以真诚的祝愿和美好的希望! 2006年8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