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光合作用点了一杯黄昏剪辑一杯倾国之恋,一个皮萨和一个松饼,东西上来的时候好象入错地方了,不是阅读咖啡馆,倒是像去了餐馆…嗨..难过的是朋友吃完居然说想睡觉,,实在无话可说.我搬了一本书在那看了三个小时.
虽然咖啡的历史远不如东方的茶历史悠久,然而咖啡在整个欧洲已经不局限与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丝毫不亚中国的茶文化,茶道注重修心养性,而咖啡则多了探讨的热烈.
咖啡自十四世纪开始就已经出现.维也纳和威尼斯对咖啡文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喝咖啡的人处在相互影响,又各行其道的主旨中,无论是一个总理,还是一个作家,一个工人,在咖啡馆都可以各自喝各自的咖啡,而在大文化背景下,许多咖啡馆也成了一种聚集地,诸如:作家咖啡馆,工人咖啡馆,学生咖啡馆之类的,特别是”咖啡馆作家群”的形成,无论是否支付得起一杯咖啡的费用,作家们都可以在咖啡馆里长期创作,穷对咖啡馆里的作家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咖啡馆甚至可以为他们赊帐,提供援助甚至设立救济基金会,在寒冷冬天里,可以在咖啡馆的暖气口写字.咖啡时而成为宫廷贵族争相参与的高级娱乐,时而成为政治的坚实后盾,就像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就是在咖啡馆里策划指挥起义的,而咖啡同时阻挡不了战争中人们的沟通,就像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抵抗墨西哥人的侵略,却无法阻止咖啡的进入.咖啡更多成了一种象征性文化,经久不衰.
世界各地咖啡馆的建筑设计及装潢风格更是层出不穷,咖啡馆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坐着一个极有个性的人,这人甚至可能是可以引导一个时代导向与潮流文化的人物.许多的咖啡馆在战乱期间被关闭,之后重新营业,那些曾经聚集的作家们,政客们在战乱中长期逃亡,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一个咖啡馆,往往只能重新看见曾经一群作家或其他聚集者中的几个人,也许是两个,那么他们两个还会坐在原来的地方,也许继续背对着背,尽管长期的战争逃亡,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在某次文学争论中的相互矛盾,这也许也是咖啡的性格,保持独特的,个人的,无关时间的文化.
看见世界各国保留下来的著名咖啡馆,他们大多因某个或多个名人而继续驰名,而新的咖啡馆也同样在和历史中的咖啡文化继续着对接和培养,一直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