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企业管理理论——管人先修身,正己方能正人

[复制链接] 1
回复
7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1-27 11: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www.5ucom.com    作者:企业管理    日期:2012-11-27

   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要让你的下属尊重你、信服你。首先要做到的事情不是要求下属去如何如何,不是教导下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不是对下属指手画脚,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如何如何,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对自己进行严加管束和制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歪",自己的身子立正站直了,下属的行为自然就会规范,如果自己的身子是歪的,下面的人肯定会倒成一片。
  只有管理者自己的身子站直立正了,才有资格、有能力去管教下属。
  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锻造与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也不是通过一件两件事情就能够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长期修炼的,并且要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我们先看看古代圣贤是如何正身修己、修身养性的,他们的行为是值得管理者学习的。
  一、管理者要以德为先
  《论语·述而》里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努力修养品德,做学问不认真讲习,听到仁义的道理却不照它去做,有缺点不去改正,这些正是我的忧虑所在
  孟子游历齐国时,受到了齐王的轻视。为了躲避齐王的召见,孟子不得已到景子家里去借宿。
  景子不明白孟子的意思,对他说:"礼仪制度上说:'父亲召唤,不及答应一声就要起身;君王召唤,不能等到车马备齐才出发。'您本来要去拜会齐王,但听到齐王召请后反而却百般推辞始终不去,这样做符合礼仪制度吗?"
  孟子说:"怎么能这么说呢?天下值得人们尊敬的有三种:地位是一种,年龄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在朝廷上,地位最重要;在家乡邻里之间,年龄最重要;辅佐君主治理百姓,则是品德最重要。齐王怎么能够仅仅以他有高贵的地位这一种,就能慢待我等有年龄和品德的人呢?"
  "庸人忧衣食,佞人忧财利,圣人忧德之不修"现在许多企业里选拔、任用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德行,即道德品质;其次,才看重其学识才华。可见,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多么重要。道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道德是最基本的素质修养。
  二、管理者要做到"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里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恭敬"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欺侮,"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容易获得成功,"施惠"就能很好地使用人。
  东汉建安五年(大约公元42--200年),曹操以劣势兵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战,歼灭了兵强势盛的袁绍的主力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历史上称这一以弱胜强的战役为"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刚打完,曹军在清点战果的时候,一个官员抱着一大捆信件,急匆匆地来向曹操汇报:袁绍仓皇逃走,扔下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批书信,是京城许都(今河南许昌)和曹营中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
  曹操接过信件,看了一下,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曹操的亲信们知道了这些信件的内容,都很生气。说应该把他们抓起来。曹操却命令把这些信件统统地烧了。
  这个命令,使在场的人们都愣住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不再追究了吗?曹操说道:"是的,此事概不追究。你们想想,当时袁绍力量那么强大,连我自己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是将士们呢?"
  曹操如此表态,那些原先暗通袁绍的人们这才把心上的一块大石头放下,而其他将士们也觉得曹操的度量大,体恤部下,能够宽容人,愿意在他的帐下效力。从此,曹军的军心更加振奋了。
  恭、宽、信、敏、惠等各种优秀品质都是企业管理者应该追求的。敬,就能赢得下属的尊敬;宽容,就能得到下属的拥戴;诚信,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事业的进步;施惠,就能得到下属的忠诚。
  三、管理者要"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里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是否不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复习了没有?
  曾子年老了,生了病,而且病情很重,躺在床上不能动。弟子乐正子春坐在曾子的床下方,曾参的儿子曾元、曾申两人坐在曾子的脚头,家童举着烛火,坐在墙角里。
  家童看见曾子身下垫的竹席,古人叫做"簟"。这簟非常华美,上面绘有彩色的图案,竹节被刮得雪亮,家童便问:"这是大夫才能睡的竹席吧?"
  乐正子春马上制止家童,示意他不要讲。但曾子听见了,意识到这张席子在没病的时候可以睡,而如果一旦病了,按照当时礼制的要求,本人不是大夫,便不能睡,所以感到很惊恐,气喘吁吁、有气无力地说道:"是的,这是大夫季孙送给我的。我因生病躺着,没能把它换掉。曾元,你扶我起来,给我换一张合适的席子。"
  曾元说:父亲您病得这样重,很危险,不能动。假如能把今夜熬过去到明天早晨,我一定给您把它换掉。"
  曾子气息微弱地说:"你对我的爱还比不上这个家童。作为君子,爱人当讲求一个'德'字,只有小人对人的爱,才讲求姑息!我还有什么要求呢?只是求一个正道,符合礼仪去死。这就行了。"
  于是,曾元、曾申、乐正子春等几人只好一齐动手,把曾子扶起来换席子。席子换好后,曾子刚被放到合适的席子上,便咽气死去了。
  可见,古代先贤早已懂得经常地反省自己,发现和认识自身的错误,现在的管理者则更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7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