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当今社会的流行词或关键语,“忽悠”一词高居榜首是不争的事实。就在今天,你可能刚被别人忽悠了一把,或者你刚才还在对别人实施忽悠。大家你忽悠来我忽悠去,“忽悠”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流行符号,少数人甚至把它发展成职业状态,而在这一职业金字塔顶端的“忽悠大师”们,更是成为不少人崇拜与模仿的对象,取得了名利双收的效果。 忽悠文化的流行,使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躲无可躲、藏无可藏。打开电视机,太多的广告在忽悠、太多的政客在忽悠、太多的艺人在忽悠、太多的文人也加入了忽悠者的队伍。于是乎,忽悠之人群浩浩荡荡,忽悠之内容千奇百怪。大忽者重装了你精神PC的操作系统,从此你会屈从于他的逻辑设计,不断掏空腰包购买其永远有缺陷的版本的升级;小忽者惯于施展障眼之术,在你处于短暂的弱智状态时合法地转移你口袋里的资产。忽悠者的诉求既有高层次的对他的崇拜,也有低层次的为他买单,当然最美好的还是两者的合二为一。而被忽悠者失去的要么是精神判断的独立,要么是物质资产的损失,或者这两者的综合。当大众人群观察到忽悠也能产出如此巨大价值的时候,忽悠先驱们更是收获了一笔不菲的技能培训之费用。 考察忽悠之历史,发现其源远流长,并且具有跨界的现象。说起其历史的渊源与持续,从远的来说,战国时代的门生说客们早就铸就了一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本领;而从近的来观察,当代中国的演艺明星赵**能够在把你卖掉的情况下,你还在拼命地帮他数钱。这种技能与境界引起了多少国人的艳羡与模仿啊;而说到跨界,动物界的忽悠明星非狐狸先生莫属了:瞧瞧人家的本领,一番甜言蜜语后,乌鸦老弟就乖乖地把嘴中的肥美鲜肉交接到他的胃里了。当然寓言归寓言,比狐狸智商更高的肯定是人了,所以,本篇文章的焦点还是人类的忽悠之术,谈谈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忽悠对我们芸芸众生有可能发生的影响。 “忽悠”一词往好里讲是营销、是影响,往坏里讲是煽动、是诱骗。根据不同的使用语境,好坏成分的多少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总的来说其贬义多于褒义,所以从“坏人”的角度来说,他更愿意用这样一个特定的新创词汇来掩饰自己的不良用心,让被忽悠者有一种“虽坏但挺幽默”的感觉。 清楚了忽悠的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解读“忽悠”文化为何能在今天的中国如此盛行的深层次原因了。
一、 忽悠文化的盛行与大环境中弥漫的“浮躁”与“失衡”的氛围有着极大的关联。 这是一个全面更新的时代:思维在更新、主流在更新、财富分配在更新、价值评判也在更新。每一个身处此境的人都在被一些莫名的涌流推动着,没有时间思考、没有闲暇冥思。虽然说如今价值更加多元化了,但实质是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了,而在取得生活方式的自我价值感之前,更多的人反而在一个点上的观点聚焦化了,那就是他们已经走过了对金钱从鄙视到羞涩再到欢迎直至今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的整个过程,热切期望用金钱的力量来支撑其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由此孕育了忽悠盛行的肥沃土壤。 “失衡”的状况首先表现于客观的世界,再进一步渗透到相关者的主观感觉当中,其源头还是人们拥有金钱的不平衡。如今的社会有着太多的金钱取得的不平衡:为什么年纪轻轻的80后就身家亿万,已然在荧屏上谈论将来退休后的打算了?为什么姿色平平的黄毛丫头就凭那么几个不害不羞的造型就能够成为“网络红人”而名利双收?又为什么昔日街头的瘪三却有着好得不能再好的狗屎运而在股市中一飞成贵?再问为什么“搬转头”与“动指头”得到的回报是那样的天壤之别?……所有这些现实世界中的不平衡强烈地冲击着很多人固有的世界观,让他们产生愤愤不平的感觉。于是很快就由外部世界的不平衡衍生出了内部心理的不平衡:嫉妒、羡慕、渴望、仇富等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煎熬着太多人的心灵,这种浑浊之气激荡在一起就挥发出了浓厚的“浮躁”氛围——人们开始质疑自己一向遵从的生活之道,反思自己一直坚守的道德信条,在“渐进”与“速胜”之间作出了与往昔不同的选择,在道德的田野里重新植入了自我回报最大化的秧苗。而当“浮躁”与“失衡”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的时候,“忽悠”的外在环境就已经完全具备了。 看看全民被忽悠的经典案例吧——《学习的革命》与《富爸爸、穷爸爸》的风靡你可能还是记忆犹新的:一个声称让你的知识速肥,一个描述让你的财富暴涨。当时的科利华公司宣称要在一年内卖掉3亿册《学习的革命》,虽然最后离理想状态甚远,但与现实世界对比还是让国人大跌眼镜——一年内居然卖了七千万册!可以媲美当年的毛选发行!!时过境迁,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发现周围人的学习并没有发生所谓的革命,绝大多数人的财富也没有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但不同的是,两本书的策划者的财富倒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革命性的几何级增长。毫无疑问,我们被忽悠了,千千万万人都被忽悠了!但在诅咒或鄙视忽悠者的同时,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为什么会被忽悠?是否是自己浮躁了,抑或是自己失衡了?古人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现在的花花世界那么多的诱惑,哪里还有潜心学问的耐心?于是祈求知识“速肥”的心理悄然萌动,结合外在强大的忽悠,类似《学习的革命》的捷径之术就会被广泛接受了;再从财富的积累来说,非传统的暴富故事一浪浪地冲击着传统的观念,“傍大款、走边门、使奇术、一步天”已经成为很多人日思夜想的话题,于是乎,股市火爆、房产爆炒、奇人伟岸、富翁辈出,这是一个追求财富没有商量的年代!有了这么多的速富的需求者,当然就是那些大忽小忽们的无限机会了!
二、 忽悠文化的盛行与各类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肥大冲动”与“绩效至上”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全面转型、变化频繁的特别时期,相较于成熟发达的国家来说,我们的机会更多,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更多。所以,在动荡的环境之中,怎样能够抓住机会与把握机会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机会多,因而成立各种新的组织的机会也就相应地增多,经营得好的话,你就会伴随着组织的快速发展而扶摇直上。所以,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得到某一组织控制权的人来说,他们的第一冲动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组织“喂大喂肥”。尽管他们也明白庞大的身躯笨重而难看,并且也没有什么行动的能力,但在中国官方普遍重视外在、重视形象的情况下,其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当自己的组织长得足够肥大的时候,第一点好处是自己的存在不会被别人忽视,比起那些强壮的鸡们,高大的鸵鸟更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第二点好处是自己的体积足够庞大,竞争的天敌一下子就少了很多,毕竟能吃下大家伙的必须首先自己要长成巨无霸;第三点是最大也是最实质性的好处,那就是伴随着组织的不断庞大,作为组织头头的位子的安全性将会大为提高,形成一个诸侯小国的可能性大为增强。在中国这样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度,“鸡首文化”的民族基因使得每天都在发生着个人驱动新型组织快速肥大的故事。但是一旦你进入了这一游戏的主角,你就会发现可能是要人没人、要物无物,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忽悠!于是我们听到了很多新的提法,代表性的如“跨越式发展”——给上司画美景、给下属画美饼,有能耐者,忽悠得上司心旌摇荡,忽悠得下属热血沸腾,而一旦这些人入其套中,他会立即运用强大的传播手段使外人相信你们是命运共同体,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到了那个时候,纵使你不愿抬轿子,也会被别人贬为想立贞洁牌坊的“婊子”的。 另外一个方面,新型市场中的组织普遍存在着一种“证大”(证明自己是大的)的文化,这种证大文化催生了“绩效至上”的考评机制,而这种考评机制最终引发的结果就是组织内部为完成业绩,忽悠之风盛行。与上面一个话题紧密相关,当组织要在短时间内长出“肥膘”的时候,它势必要极尽能事去搜刮组织内人员的“民脂民膏”,因而对于组织内人员的“放卫星式考评”就不可避免了。这个时候,道德要让路、法律甚至也要靠边,业绩的要求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只有“对内忽悠”与“对外忽悠”两条道路齐头并进!作为管理者,对内忽悠下属员工,有封官许愿的、有小恩小惠的、也有假天子而令诸侯的,终极目的是要让他们都成为自己的“拼命三郎”。至于那些随时随地许下的诺言能否兑现、是否道德就没有心思顾及了;而那些员工们呢,自然是上行下效。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一方面用假成绩、假反馈去反向忽悠上司;另一方面,更会对外部的相关人员(消费者等)肆无忌惮地夸大产品效用、捏造组织信誉、无限承诺服务等,只要能够完成自己的指标即可,“我走以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这种风气的盛行,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初始时各方还有所顾忌、有所遮隐,等到气候形成以后,反而是“劣币驱逐良币”,忽悠者左右逢源,而不忽悠者却变得在组织内部寸步难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