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路在何方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李宏旭
2011年8月23日,比亚迪发布的201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7%;净利润同比大跌88.63%。紧接着,2011年8月29日,比亚迪的裁员风波呼啸而来。2011年9月1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比亚迪F3车型汽车安全气囊无法打开,甚至导致了车毁人亡的消息。比亚迪可谓是祸不单行。但毫无疑问,具有“新能源”、“巴菲特青睐”等光环的比亚迪是病了。
这种病,发生在比亚迪身上实在是可惜,但也更具有示范意义。国内很多企业,在行业形势好的时候抓住机会快速做大,但并没有做强,结果在面对环境突然改变的时候,收不回来,陷入危机的不再少数。比亚迪的裁员和调整,应该算是亡羊补牢。目前的国际形势,欧债、美债,以及全球经济的放缓,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影响;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通胀的治理,以及低迷的股市,都造成了消费指数的下降。车市低迷,产品质量出问题,渠道控制力差,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危机是必然的。
收缩战线之后下一步会怎么样?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近期的股东大会上宣布,从今年起比亚迪进入调整年,“这个调整一是优化管理团队和经销商网络,二是加强品牌设计。”至于调整时间,王传福给出的期限是到2013年。 但笔者认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储备的能量不能够在市场上有效释放,是比亚迪危机的最重要原因。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正成熟,目前看来5年甚至10年都不一定。比亚迪的光环,在市场的考验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比亚迪需要的,就是扛下去,熬下去,等待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
如何扛得住,熬下去?笔者认为,比亚迪需要的是真正的转型。在市场低迷时期,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励,渠道必将是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决胜的关键。在渠道的优化方面,比亚迪需要的不仅仅是优质渠道资源的掌控,更需要和优质渠道资源结成命运共同体。家电制造行业目前经常采用的和优质渠道商建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就是很好的方法。大家利益共享,统一管理,才会有强势的终端。从制造竞争力来看,比亚迪近期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品牌的价值,产品的质量问题比品牌设计更重要。毕竟,消费者需要的首先是质量信得过的汽车,其次才是品牌设计。这需要比亚迪花大气力解决。
从企业的目标管理来看,定2015年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目标更像是一句浮夸风的口号,如果继续以做大为终极目标而忽视做强、做久的做法,带来必将是口号破灭和悲剧。
本文首发于《销售与管理》,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www.adfaith.com市场部,010-59082979/29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