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原物业代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谭百强也比较乐观,"买房产都有一些投资的味道,是投资就肯定会有周期。但是在上海因为经济强有力的带动,这个周期可能会拉得很长,房价还会涨。"因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龙头,是用整个中国的经济实力来烘托上海,这个房价不可能掉下来。在他看来,上海已经不仅是上海人的上海,更是全国人的上海、全世界的上海。 上海地产商周至表现得更为乐观:"就像'丢手绢',只要不停地传,就能玩下去、炒下去。现在上海代表着中国经济和中国的发展希望,走了温州人,还有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其他地区没了,还有国际游资啊。"房价泡沫危害更甚于股市泡沫但并非所有的地产人士都高调发表看多的观点,上海的地产在这一点与上海证交所里的股票一样,有人看多,必有人看空。采访中,一些人也表示了忐忑不安,我爱我家市场部经理孟军的观点颇为代表:"2002年年初的时候有人预测,2003年的上海市场是很暧昧的一年。2004年我相信同样会是很朦胧的一年,很难预测是涨还是降。因为市场的可变因素太多,明年已经到7年一个周期的关口。虽然政府公布的炒作比例没达到预警线,但是大家从心里已经开始担心了。"这种忐忑不安到了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季宝红那里,已经演变成了明确的看空。这位上海市人大代表早在"上海90%的开发商欢欣鼓舞"的2003年11月,就公开宣称,上海楼市要出现"拐点"。 季宝红认为自己是一个时刻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独立思考者。8年的经营实践,季宝红强调,现在应该站在全球房地产业泡沫警钟已敲响的背景下观察上海楼市。 1990年代中期以来,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的房价都涨了50%以上,美国房价也涨了30%,世界房地产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上涨,但近年全球地产显现明显下跌趋势。"特别是反复出现的房地产泡沫,从根本上动摇了其作为不动产投资的安全系数。除具文物价值的房地产,投资一般性的房地产,其风险与股市没有什么区别。"他引述英国《经济学家》的告诫说:"在通胀率几乎为零的世界上,两位数的回报率在楼市如同在股市一样是不可持续的。"季宝红首先反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地产泡沫的观点,因为同处亚洲大都市的东京、香港和台北都有前车之鉴。东京上世纪90年代初楼市泡沫破灭,10年来经济一蹶不振,目前东京楼市还不及1986年日本经济起飞之前,只等于其鼎盛时期的20%;香港目前的楼市也只等于1997年的35%。"众所周知,房价上涨如果吻合市场供求规律,其下跌造成的房地产价值振荡幅度也会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市场的冲击不会很大。"但他警告说,如今的现状是,人为造成的房价暴涨的因素,使房地产背离了市场的价值规律。 季宝红所说的背离包括以下几点:2002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额已达766.58亿元,占当年个人购房总金额的65%。也就是2002年市民购房65%的钱是银行垫付的,风险非常高了;2003年全年商品房竣工量、销售量和存量房交易量分别为2491.84万平方米、2376.4万平方米和2306.2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5.6%、20.5%和28.8%。这样的高位运行,供求相对均衡,但交易量高得惊人;上海市民住房自有率已达75%,280万户家庭已经拥有住房资产和价位预期。而伦敦的自有住房率为46%,上海市场趋于饱和。2003年上海市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29.1%,相比11.8%的GDP增长,相比12%和7%的城市与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价格涨速太快,涨幅太大;2003年上海市土地供应空前放大,1-10月全市出让商品住宅用地1616公顷,同比增长46.7%,预计商品住房施工面积8267.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4%但自2002年以来,开工的重大工程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陆续竣工,后市供应充足。这样未来供应量放大,上海高楼价能否维持值得怀疑。 季宝红还发现,上海商品房具有像家电一样有热销--过剩--价格回落这种排浪式消费特征,不具有持续性。"上海商品房已有5年的热销期,280万户家庭已拥有住房财产,所以可以预计上海商品房也具有排浪式消费特征,这几年商品房的热销是瞬间放量现象。"现在,季宝红最担心的还是大家对楼市泡沫危害的视而不见。近几年,房地产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已从1990年的0.5%上升至2003年的7.4%。在上海两位数的增长中,约1个百分点是房地产直接贡献。目前,它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保险、商贸流通和信息产业的第四大产业。"股市不好,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基本面。而楼市不好,则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基本面。"他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完成的《世界经济展望》的发现,房价泡沫危害更甚于股市泡沫的危害--富裕国家中房价暴跌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平均为股市暴跌造成损失的2倍之多。 事实上,上海1990年代初曾掀起过一场房地产开发热潮,但到亚洲金融危机到来后,90%的发展商"鸡飞蛋打",大部分购买者"深度套牢"。 "这场市场危机仅仅离现在只有5年时间。"面对这一切,季宝红向记者发出了"上海楼市呼唤'马寅初'"的感叹。 "面粉比面包贵"记者在上海的每一次采访,都会提到一个问题:上海楼市要想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专家和地产商几乎不约而同地给了相同的答案--信心。 实际上,这也是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局长蔡育天去年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他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透露:"市里交给我的任务首先是房价不能跌,其次是不能上涨太快。"原因简单,"政府不希望房价向下跌,这样不但对经济打击大,还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因此,蔡育天在今年1月中旬上海市两会期间,面对采访接连说了两遍:"我的压力很大!""其实,自从去年10月份市场上出现租金价格下跌、与房价背离的现象后,上海楼市的高位运行就有些'憋住'的味道了,市场信心开始'撑'着。尤其是11月市场上传言温州炒房团撤离上海,甚至出现了一阵集体性惶恐。可见,目前上海楼市心态是如何脆弱。"周至还是对记者说了心里话。 对信心敏感的另一方面,说明在推动上海楼市发展的关键点--需求方面,还是存在着隐忧。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华伟判断,上海的需求结构在外来需求上是良性的,但在本地需求结构上是恶化的。上海本地人的购买力在高房价障碍下正逐年萎缩,而外来的购买力在持续强化。 他认为,上海楼市需求40%是来自境外和市外,剩下的60%里又包括来自外地但具有上海户籍的年轻人,他们占到40%。这样,上海本地人的购买力在整个购买力中占36%,其中很大部分是来自旧城的拆迁户。这与全国房地产市场有很大不同,一般区域市场是满足区域需求。而上海是开放的、需求日益补充和强化的市场。现在上海中底价房都在很远的地方,上海本地人购房需求受到压抑。 也就是说,外来需求正在逐渐变成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主流市场需求。更进一步说,上海房市有被外来需求决定和左右的趋势。这固然说明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或者有了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会撤走大量资金,外来需求消失,完全有可能在瞬间发生1997年香港那样的楼灾。而上海房地产因此产生的所有损失,却只能由上海本地人去承担。 这一点同样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谢国忠所担心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到底是泡沫还是奇迹?1997年的时候,香港的房价是上海的20倍,现在只有3倍,但香港的人均财富却是上海的10倍多。"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外地和国外的买家来说,购买上海房产一个最合乎逻辑的理由就是因为上海的房价比纽约和伦敦要便宜很多。但谢国忠认为,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比较房地产总是很危险的,"上海市的房价还是应该基于本地居民的购买力,上海房价现在的相对价值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了。"谢国忠指出,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外来资本的流入,也就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非本地居民购买上海地产,资金的不断流入导致了上海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出现了房地产价格与本地居民收入严重脱节的现象。而且,"非本地居民购房大部分是一种投机行为,这给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留下了隐患"。 季宝红也特别向《商务周刊》强调了这一点,上海楼市中,符合上海人需求的楼盘正在成为"稀缺资源"。而实际上,在全世界每一座大城市,楼市的3/4都是由本地居民支撑的。"毕竟一个城市本地人需求旺盛才是市场发展的根本。"季说。 据中原研究咨询部资料显示,2003年年底上海市新开盘住宅均价达到6500元/ 平方米,中心城区更是高达11000元/ 平方米。而这就是平均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的上海市民所面对的现实。 而另一个值得深刻探讨的问题就是上海土地价格。 周至告诉记者,去年10月一块位于闵行区莘庄以南地块的土地中标价高达每亩380万。他给记者算了算,380万一亩地,如果容积率为1.5的话(该地区一般很难超过这一容积率),那么该地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楼板价就是3800元左右,再加上安装成本、配套成本、贷款利息等,即使售价7000元也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而他当时给一位开发商提出咨询意见,认为每亩最高价不能超过238万元。但没有想到,这一标价是所有竞标价中的倒数第二名。 而这正印证了香港地产界流传的"面粉比面包贵"的理论。"面包"指现楼,"面粉"指地块。如果拍卖得到的土地成本加上建筑费用比现楼的价格贵,房地产的价格就会持续上升。据测算,目前上海土地招标价格比协议出让高出30%,导致开发商成本增加。虽然上海市政府一直否认上海地价价格过高,但周至认为,实践证明过去20个月楼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地价成本增高,"拍卖地价都要9000元了,难道叫发展商卖8000元?"这样的结果就是,开发商在土地上多花的钱,最终是要转嫁到房价上。最后多花钱的还是购房者。以普陀区"中远两湾城"为例,一期1998年开盘时仅4000元上下,三期"晶彩视界"去年开盘售价高达13000元/平方米。短短5年,房价上涨了3倍多。 还经营城市的本来面目目前上海地产局面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后自然也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事实上,上海20多年来的改革,土地批租还是功不可没。通过土地,上海获得了巨大的资金支付整个改革成本。 刘江(化名)在去年3月份上海房地产火热的日子里,从上海市某中心区规划局领导岗位上退休。他自称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上海市的城市建设。他曾经当过建筑突击队队长,做过重大工程的指挥,国有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区规划局的领导……同样他也最知上海房地产20多年来的甘苦和冷暖。 "利用土地批租给经济改革输血,这个概念不是上海首创,但在上海可以说搞得不同凡响。"刘江向记者介绍,这其中一开始最直接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城市改造建设和国企改革。 为了解决上海市住房难,1990年上海市决定10年之内要建设4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但有关部门按照当时财力测算,仅改造旧区的危棚简屋大概需要100年左右",刘江说,即使上海财政当时刚刚恢复元气的1993年,也只能拿出17亿元进行城市建设,仅占当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5.6%。 1992年1月,上海第一次正式提出利用土地资源,将旧区改造与商业设施改造、涉外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的方案。1月12日,作为上海市首个利用级差地租改造旧区的卢湾区斜三块地正式签约启动,接着黄浦区27号地也紧紧跟上。此后,土地批租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刘江介绍,当时中央有关部门曾就此事,派一位原上海市老领导带着一大叠告状信南下调查。这位老领导到上海后看了浦东新区的新气象,又看了浦西老城区,一个月的调查后,这位老领导成了土地批租的坚定支持者和义务宣传员。 刘江就在当时正式踏入房地产经营领域,成了众多市属房地产公司中一家的副总经理,"利用土地批租和土地开发积累资金,参与政府的城市改造计划"。 与此同时,国企改革也成了上海市政府工作重点。1991年上海市刚刚制止了国企效益滑坡,另一头资产负债率又居高不下成了沉疴。据统计,1995年上海市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300亿元,负债总额1000多亿,负债率高达80%以上。如果要降到60%,至少需要减债200多亿元,或增加自有资金300亿元。"经过反复论证,市领导提出'六个一块'的办法,其中最有力度的就是'盘活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盘活存量吸一块'。"刘江认为,这是利用土地资源支付国企改革成本的开始。 上海仪电集团办公室主任高小雄告诉记者,"当时仪电23个亿的资产,负债有150亿。但说是改革,政府却一分钱都拿不出来。"1995年上海仪电改革,市政府给了三个政策。高小雄说最重要的是"仪电系统所属的房地产授权经营"。 房地产授权其实就是土地批租。仪电改革的启动就全靠批租下来的资金运转。当时拿在仪电手里的是14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和16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8年来,仪电成立了多个房地产经营和开发公司,分享了连续几轮上海房地产热潮带来的丰厚回报,获得了巨大的资金。除了一部分用来还债和安置13万多的职工退休和下岗再就业,还留出了相当大的投资资金。高小雄的评价是,对于仪电来说,上海政府以后出台的所有政策都没有这个实用有效。 但随之遇到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亚洲金融危机,上海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最后套住了大量的外地资金和银行资金,一些"靠政策发家起来的有政府背景的房地产公司也没有跑掉,不但把原来赚到的钱又赔了出去,而且大约有一半被套死了"。但无论怎样,据上海市公开数据,依靠这一轮地产热潮,上海市政府利用土地转让获得了近1万亿元的资金。刘江认为:"这样才有了上海气势逼人的今天。也因此,上海成了中国其他城市改革效仿的榜样。"不管是市场上死了多少房地产公司,看看今天上海的城市建设面貌,就可以知道最大的赢家是上海市。当然,上海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资金缺口依然非常巨大。刘江认为,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政府的资金"聚宝盆"。只不过新一轮地产热潮的直接动力变成了GDP的增长。 随着上海市城市改造的继续深入和上海市政府向区县下放权力的不断推进,区县拥有的建设权和供地权越来越大、越来越自主,而市政府更多发挥的是协调、监督和指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县级政府任务减轻,反而工作压力更大。"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告诉《商务周刊》,权力下放的同时责任也加大了,市政府将两位数GDP增长和财税、引资、城建等等任务给了下级政府,"区县政府只能向土地要钱"。 他为记者举例,现在上海区县级政府的工作压力相当大,年年都布置有非常重的任务,竞争、考评非常严格和激烈,"上海市有一个区就是因为连续4年没有完成GDP任务,最后在2000年被撤并"。 据上海市计委综合处处长阮青介绍,今年房地产占上海GDP比重已经达到7.4%,提前两年达到7%的目标,房地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的37%,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中心城区的财政收入30%来自于房地产相关收入。来自上海市财税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03年上海征收契税63.48亿元,与上年相比较,增幅高达72.29%,居全国前列。 但在上海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由土地批租带来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比如在房价攀升过程中,各区政府自然纷纷加大对市场的投放量。商品房施工面积从1999年的1973.8万平方米上升到2002年的5977.73万平方米,2003年更高至8267.51万平方米,土地资源可能因此而透支性开发。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以低廉的经济成本换取城市化提速的成效。但它同时也可能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映芳指出,"由于政府赋予了'城市化'社会发展目标的正当性,以这种名义发生的所有问题,往往很难被问题化,使得人们在相当长时间里看不到问题所在。"1990年代以来,经营城市风靡中国,现在则又遭到了广泛的批评。但事实上,经营城市的概念在国外早已有之。1971年时任神户市长的宫崎辰雄在《城市的经营》一书中,将城市经营的内涵概括为:高效地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涵养税源以确立城市的财政基础;与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外部负效应相对抗,维护公共的利益。 他认为,一切政府行政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最高效地提高市民的福祉水平。如果说企业经营的理念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那么城市经营的理念就应当是"以最小的市民负担获取最大的市民福祉"。从神户市的城市经营来看,虽然在资金获取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仍是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放在首位。 经营城市其实并非错误,但中国近年一些城市在经营中更偏重于"资金获取指向型"而非"服务效率指向型",即通过获取资金收入,或吸引外来资金投入,来弥补政府履行职能时遇到的财源不足。这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它毋庸置疑的现实合理性。但如果过度使用或在一个城市发展到相当阶段仍然继续使用,必然会违背经营城市这一概念的本质--公共利益和市民福祉。 目前,按照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划分,上海市中低收入户占居民总户数的58.85%。这一部分人普遍无法承受如此之高的市场价格。因此,现在无论是帮助他们"居者有其屋"还是"居者有屋住",都值得每一位官员重新理解"经营城市"这个概念的本质内涵。 值得称赞的是,上海市已经开始在这方面下工夫。蔡育天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最后指出,上海市今年一定要做好300万平方米低价市民配套工程,他表示:"今年争取使房价涨幅与居民每年可支配收入增幅比例接近,未来会低于居民每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