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彦峰 吴晓波先生写“企业史”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开先河了。非常值得一读。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个创意成就了一本畅销书。我很欣赏吴先生的这个创意,但是本书采用的这种报告文学的写作风格大大影响了本书作为一本“史”的严肃性,整体给人不够严谨、很乱的感觉。 很多东西需要加注,例如P008“两个凡是”,“《王石自传》”,等等如果加注,便于读者查证和引用。P27“香港青年学者”到底是谁?有的时候引用得资料有时间、出处,但是有的时候却什么也没有,导致资料得真实性大打折扣。有些东西不够清晰,或者前后矛盾。例如P008,刘氏兄弟因为出身问题没有被录取,“一怒之下办起了养殖场”,据刘永行在上海图书馆的讲座中所说,因为出身有过一个小波折,但是最终还是录取了。而且在本书P100也出现了刘氏兄弟“先后考进了大学”,前后矛盾。 在本书前边提到的很多著名企业家,例如P008提到的段永基、张征宇、陈伟荣、黄宏生等人在后半部分几乎再没有出现,也许他们的时代在90年之后? 不知道作者是以时为纲还是以事为纲,每一章节(即每一年中),前后史实顺序混乱,缠夹不清。想到那里写哪里,顺性而为。当然这样的写法也有好处,那就是作者在序言中所强调的“我决定不用传统的教科书或者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这种写法的确可以表现创业时代的人们的激情,苦恼,悲愤,呐喊等等,但是这种将文学笔调、春秋笔法、史料混杂于一体的写法禁不起看第二遍。“史”的作用是给人一个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对未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对当下有一个参考。但是读完本书,尽管很激动人心,但是我实在难以看出一个脉络或者能有什么参考。作者总结出来的也都是媒体上经常能看到的那些陈词滥调,没有提升、没有提炼。 我本来想再看一遍给写一篇书评,但是竟然不知道从何如手看第二遍。对写法提出如下建议: 1、下一步如果还是打算采用这种报告文学笔法的话,每一章节都应该有一个大事记。以便让人知道哪件事情在先,哪件事情在后。或者稍微收敛一下那支纵横无度的笔。 2、鉴于我提出的本书的脉络不清楚、深度不够的问题,将现有内容精简一下,建议在书中加上一些“专题”,例如“国有企业改革”,“融资体制与产权制度流变”、“价格改革”、“经济特区发展”等专题,对企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伴随始终的问题做一些脉络的梳理和深度的探讨。 3、人物列传可以更加详细一点,人物也可以再多一点。这样可以大大丰富本书的内容。 4、对一些史实表象叙述有余,深度分析不够。在事件表象的叙述不惜花费大量笔墨,肆意铺陈,但是读者最终还是很难看出一个所以然来。例如民营企业崛起的过程,大量史料的堆砌,分析了劳动力的解放,但是忽视了对“资本”、土地等基本因素的解放过程的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 11:56: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