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聪明”了会吃亏
文/时庆
2000年,我被聘任为一家公司为经理。这家公司人员、设备、能力都很强,就是连年亏损,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分析其原因:一是观念陈旧。没有把客户当上帝看,而是把客户当成孙子看。找我干活,是你求我,我愿意就给你干,不愿意就给你拖。二是班子不够团结。一人一把号,各吹各得调,一盘散沙形成不了合力。三是分配制度不尽合理。多劳不多得,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职工积极性。四是营销工作力度不够。客户、活源越来越少。
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人员、对工作、对制度、对客户都制定和出台了详细、有针对性的对策。并每周召开2次会议,周一办公会总结检查上周工作,针对工作完成情况提出奖惩意见。部署本周工作,提出计划要求。周三进度会,及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与指导帮助,避免秋后算账,确保一周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在全体管理人员、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就呈现扭亏为盈的良好势头。但是,有一个问题逐步呈现在我的面前:就是其他管理人员忙着抓具体的工作,往往就事论事多,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而我一直着墨公司这点事、这点人,又能随时掌握外部动态,学习参考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分析的问题比较全面一点、比较深刻一点,大家都认为正确、全面,慢慢的办公会上其他人员的发言越来越少,带耳朵开会的情况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一言堂”,缺少了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争辩是非的局面,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事,不考虑公司面上的事,逐步磨灭了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公司主体工作的积极性,下面的情况反映不上来,给公司工作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通过实践使我认识到了,经理应该比别人“聪明”些,你不聪明就可能失去威信。但不是你这个人比别人智商高,有特殊之处,而取决你比别人多用心去考虑问题、多用时间分析公司现状、多用脑考虑解决方案。在工作中,即便你有了很好地解决方案,也要耐心听取其他人员对事情的分析,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自己不断完善方案,最终提出超过自己的最好方案来。
总之,你太“聪明”了容易形成“一言堂”,导致团队弱化;让你的团队成员都“聪明”起来,形成一个“聪明”的团队,你的公司会大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