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短信:变化的十年

[复制链接] 12
回复
21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0-6 10:4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短信:变化的十年

 

许伯源/文



  这是一个难得的且极其少有的、我永远坚信他不会腐败的一个政府官员、现在这样的干部太少有点像个熊猫,也是一条土炕上睡出来的老哥们发给我的:
  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
  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
  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
  70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些的地方去;
  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可以拿文凭的地方去;
  90年代,到美国去,到汤加去,到那些不说中国话的地方去;
  00年代,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
  10年代,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国庆节到了,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去,到领导看不见的地方去!到最清净的地方去!
  祝健康快乐!

  【什么事都在变化,不会长久,也别太认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6 10:47:57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0:50:07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

  一个时代,一个精神,一个价值取向,一个大的群体,造就了我们这个花花世界的千姿百态、万千景象,世事如棋局局新。
  历史常常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这就像佛家的轮回之说一样,什么事什么价值取向,都有轮回的时候,重点在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这跟中国红军从革命到建国后的轮回一样:“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减租减息”——改革开放后的“分田到户”——到现在的土地财政现状。
  古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现代人的文化价值观何尝不会这样反反复复呢?亦如管理之道的标准化一样,也是从不断反复中开始、突破和变革的。管理者在面对“大量同类型事件”的处理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规模的扩大,常会因人、因事、因时间而变化,那么,被管理者就会觉得公司缺少公平和规范,天长日久后,管理者就会丧失民心,丧失管理威信,管理上的混乱也会与日俱增。这时,就需要领导者立足于企业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对大量“同类型事件”进行公开化、规范化的重复管理,在不断重复管理中寻求渐进式的突破和变革,变革后又及时地形成新的重复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许不久的将来,毛主席的精神就会在世局艰难困危之中重新散发光芒,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吧。
  历史、现实常常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的历史大趋势。因人因势因事因地因时的变化而变。
  用易经的话来说是:“为道不能屡迁者亡”,用智者的话来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1 2:00:21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10-10-8 10:48:0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到许老师和猫兄的精彩文章和精彩点评了。

 

前两天听到的几个消息:

1、人民币汇率兑美元一个月之内上升了四个百分点,上升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2、钓鱼岛事件又处于了不了了之的状态;

3、国家楼市调控又出重拳,上海、北京都实行了每户只能买一套的房子的政策;

4、方舟子演出了一场被人殴打的戏剧;

5、足协几名高官以被立案审查;

。。。。。。

 

还有很多,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消息其实反映出了这个社会的一个乱象,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可以用乱世来形容,外忧内患,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乱世需用重典,也许不久的将来,毛主席的精神就会再一次重放光芒。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7:00:40 | 只看该作者

水木青春兄客气了,只是感觉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改革开放前的时代精神文化,与改革开放后的时代精神文化,是一组很有意思的价值取向对比。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00:53:4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这个贴子是回复另一个坛子的。暂且放在这里了。

 

  有些事,需要关注眼前、脚踏实地、积小成多;有些事,却需要远见观全局、登高山而一览众山小;能具备两者特征的思想行动,则再好不过。但对我们来说,常常比较困难,就像现实与理想一样总是矛盾交织。飞猫现在有时候,好高鹜远有些脱离实际,说得多做得少,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更应该关注眼前,积小成多才是正理。

 

  国庆节后十天左右时间在家乡的所见所问所知,印证了飞猫前几年对家乡整体经济发展趋势的悲观判断,家乡官员腐败黑暗,企业经营困难,不知国有产业现在都几乎卖玩了,未来卖什么?带动地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哪里?巨额的财政支出靠什么长期维持?靠上面不断的大量补血?靠卖土地剥削温良老百姓的血汗来苟活残存?财政财政,有财才能行政,无财呢?

 

  其实不光俺家乡如此,其他周边小城市,不少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在日积月累之下,将来的问题肯定不少,由小病转向大病。改革开放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依据现在的情况、惯性持续下去,没有大的变革,中国15年内经济肯定会出大问题。参考:中国建国以来财政收入与财政赤字的比较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78349-1.html

 

  飞猫的乱语,纯属扯谈,大家见怪不怪。

 

 

转一则新闻:

 

湖南溆浦财政收入1.7亿支出8亿 领导比职工多

 

2009-08-12   来源: 成都商报

 

  新闻摘要: 湖南省溆浦县行政机构林立,有的办事处及机构,领导职数远远高于职工数。面对行政人员臃肿的情况,溆浦县财政负担究竟有多重,行政运行成本又有多高呢?

    湖南省溆浦县行政机构林立,有的办事处及机构,领导职数远远高于职工数。面对行政人员臃肿的情况,溆浦县财政负担究竟有多重,行政运行成本又有多高呢?

    县政府设8个办事处 领导比职工多

    溆浦县行政机构中,有外县没有的一个结构——办事处。

    这个办事处并非街道办事处,而是设立在稍大点的乡镇所在地,是县委县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因溆浦有43个乡镇,因此设立了8个办事处,每一个办事处管理4-6个乡镇,总揽各个乡镇的事务。办事处有个怪现象,领导普遍要比下属多。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低庄办事处采访时,竟然找不到领导的办公室。值班人员说,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领导值班,有什么事电话联系就成。记者查阅溆浦干部联系手册,发现办事处党委成员有14位,而该办事处的实际职工加起来远远达不到这个数,除去站所人员,普遍也就两个秘书而已。

    知情者介绍,办事处副书记和党委委员一般是副手,年纪在45岁到50岁之间。有一个惯例是,办事处的副书记原本是乡镇书记,而党委委员原本是乡镇乡长或镇长。

    县局都在乡镇设“七站八所”

    溆浦县的“七站八所”更是有名。记者探访水东和低庄两地,只要是在政府机关驻地,到处可以看到驻站机构的牌子,环保、安检等等。而当地人熟知的七站八所更是队伍庞大,林业、财政、计生、国土、经管、农机、畜牧等等行政部门均在乡镇设有派出机构,称之为站或所,这些站所云集了大量吃财政饭的人员。

    如今,溆浦县正在实施“七站八所”的改革。也就是将县政府机关的驻站人员统一划归到乡镇管理,但是人员的工资仍有县财政负责管理,有人称“这一改革并不能改变该县臃肿的行政人员,只是从一个机构划归另一个机构而已”。而这些站所工作人员,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当地干部总结,溆浦县的行政机构有两大共性。一是有财政之外的经费来源多,职工数就多。知情者介绍,房产局之所以职工数庞大,是因为可以收取房产费,水利局也有小型水电站的部分经费保障,电力部门也是如此等。二是只要有条件就设立乡镇站所。如县文化局有干部职工257人,其中局机关仅16人、乡镇文化站43个(工作人员55人),下属二级机构8个(工作人员186人)。

    行政运行成本主要靠上级拨款

    大家普遍反映,溆浦的行政人员待遇与怀化相比,相差千元左右。知情者分析,这是因为县级吃财政饭的人员多了后,加之县里缺少有实力的企业,因此待遇普遍低下。

    数据显示,2007年,溆浦县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财政支出却高达7.86亿元。2008年,溆浦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亿元。养活庞大的吃财政饭人员,主要还是依靠上级拨款。

    多名当地干部回忆,县领导曾在大会告诉大家“全县吃财政饭的人数高达3万人左右”。

    事实上,溆浦为杜绝财政供养人员吃财政“空饷”,从2008年6月5日起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岗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截止7月18日,全县共查实在编不在岗人员749名,而截止10月底,已累计清理出在编不在岗人员达1354人。

    怀化廉政网的一则消息称,今年初,溆浦县纪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该县所有临时机构设置及补助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清理规范,该县现有近20个临时机构可减少5成,全年可节约财政资金百余万元。

    有研究者调查称,溆浦乡镇、行政村设置多,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多,行政运行成本高,财政负担重……调查表明,溆浦县现行乡镇行政区划的设置和规模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相关新闻:

  县环保局被曝交1万元即可上班 超编约80人

  湖南溆浦"吃皇粮者"成堆 一条街站好几个城管

  湖南溆浦行政机构臃肿 交通局职工高达1868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7 21:51:01编辑过]
6
发表于 2010-10-11 09:45:20 | 只看该作者

悲观、绝望、疯狂

----世界银行和IMF年会观察(之一)

 

俯瞰全球,货币、金融、经济战场硝烟味道十足!“货币战”、“贸易战”、“金融战”声音此落彼起,响彻云霄,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0月9日,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大会小会,五花八门,让人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听来听去,却是越听越糊涂,越听越迷茫,越听越悲观,越听越失望,越听越绝望!东西南北之衮衮诸公,西装革履,道貌岸然,似乎个个胸怀锦囊妙计,仿佛人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到头来却只落得个“战争威胁”不绝于耳,指责抱怨声振屋瓦。吵吵嚷嚷一番之后作鸟兽散去也!

 

到底是怎么回事?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人类为何突然象发神经一样相互谩骂和指责?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当然是主要原因。不过依我观察,世界各国领袖(政界和学界精英)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根本原因缺乏深刻共识、各国政治领袖(尤其是发达国家政治领袖)思想心理上极端的“短视、偏见和自私”,才是导致“货币战、贸易战、金融战、经济战”最重要之原因。

 

全球经济前景确实令人忧心忡忡,说“前景黯淡”还是大大低估了。俯瞰小小寰球,坏消息总是多过好消息。

两个月前(8月10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深表悲观,多家机构将2010年美国经济增速下调至2%以下(年初预测是2.7%);2010年9月的最新数据,美国失业率依然高达9.6%(某些州的失业率甚至超过15%!),其中黑人失业率是16.1%,西班牙裔失业率是12.4%, 白人失业率是8.7%, 亚裔失业率是6.4%;私人投资、消费、信贷持续萎靡不振。

 

美国经济学者算过一笔简单的帐:要想5年内让美国失业率降低到5%水平,那么美国经济每个月必须创造32万个新工作岗位;要想10年内将失业率降低到5%, 则每个月需要创造23万个新工作岗位;要想确保新增劳动力有工作,则每个月必须创造10万个新工作岗位。9月份的情况是:私人部门新增雇佣64,000人,然而政府部门却裁员159,000人,两项相抵,共有95,000人丢掉饭碗。

 

日本经济第二季度增速只有微不足道的0.1%,全年估计连0.4%都够呛(年初预测是1.7%)。日本经济低迷增长已经长达20年,至今看不到任何可能重返快速增长的迹象,公众债务规模与GDP之比例超过200%,财政政策几乎没有施展空间;国内人口结构不断趋于老化;日元长期处于“升值预期综合症”;“零利率货币政策”早已失效;通货收缩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欧元区似乎愈发不妙。希腊债务危机余音未了,爱尔兰债务黑云再度压城。两个月前,爱尔兰中央银行行长霍诺翰教授访问中国,我邀请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表演讲。他的讲话显然经过事先精心准备,避重就轻,没有直接讨论爱尔兰和欧元区债务难题,只是一般性地讨论金融危机如何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负担。霍诺翰深知爱尔兰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刚刚上任一年多的央行行长,他承受着巨大压力。可不是吗?自2007年底以来,爱尔兰的名义GDP已经萎缩了17%,CPI目前正在以4%~5%的速度下降,几年之内,爱尔兰的名义GDP有可能会萎缩25%~30%,预算赤字与GDP之比高达14.3%,是欧盟3%上限的近5倍,失业率达到13.1%。

 

多么严重的衰退!爱尔兰是欧元区的一个缩影,整个欧元区似乎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欧元区最近完成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报告,结果之恶劣超乎预期:之前人们非常乐观,以为整个欧元区银行体系只需补充资本35亿欧元,实际上仅爱尔兰一国就需要补充资本金400亿欧元,更不用说还有西班牙、比利时、希腊、意大利,甚至法国和德国,这些国家的银行同样需要大量补充资本金,“去杠杆化”过程远远没有结束!

 

所谓“欧猪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大规模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的经常项目逆差,意味着私人部门对外债务持续上升;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经济长期陷入“准萧条”状态;通货收缩风险急剧上升。

 

今年2季度,德国成为发达经济体唯一的亮点。2010年8月13日,德国政府公布,德国最近一个季度经济增长为2.2%,换算成年增长率,接近9%。是德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好的经济表现,也是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最好的经济表现。好些论者欢呼雀跃,说德国人民和政府一下子扬眉吐气了,德国模式不仅战胜了美国模式,而且也击败了中国模式。他们高声责问:谁叫你们说高福利就必然带来高失业?谁说高税收、严管制、强工会就必然病入膏肓、经济衰退?德国给了你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然而,一个季度的高增长是不是就能够保证全年和长期的高增长,却是一个巨大的疑问。我到欧洲参与各种讨论,总是有朋友提醒我:千万不要低估德国的经济!诚哉斯言!德国经济的表现总是好于她的邻国。德国朋友告诉我,金融危机之后,德国劳动人民主动下调工资,维持且提高了德国经济竞争力。不过,今年3月1日在德国中央银行(Brundesbank)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该行行长阿莱克斯韦伯教授的悲观预言,却把大家都吓傻了。他说未来10—15年内,德国经济增速可能只有0.75%,远远低于IMF预测的2%--3%。悲观预言的根据是什么,行长却语焉不详。他简短讲话之后起身离去,留下满屋子与会者乱吵一气,没有结论。

 

概括起来,三大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面临6大基本困难:(1)经济增速长期放缓;(2)政府债务规模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3)货币政策持续维持“零利率或低利率”,短期内却无法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或“重新通胀”;(4)私人消费和投资持续萎靡,个人和家庭“去杠杆化”过程才刚刚开始,个人和家庭对信贷的需求持续下降;(5)银行体系“去杠杆化”过程远为完成,补充资本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信贷供给短期内没有可能恢复快速增长;(6)三大经济体系内,政府部门(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同样面临“去杠杆化”过程,至少,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无法继续大规模增加了。以美国为例,9月份失业人口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地方政府“去杠杆化”,被迫大量裁员。

 

上述六大基本困难,环环相扣,相互强化,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成为原因,形成典型的经济体系“负循环过程”,它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内在机制

(1)经济增速放缓负循环。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下降,私人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必须相应缩减,私人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缩减反过来加剧经济放缓;

(2)失业上升负循环。失业意味着收入减少,收入减少意味着需求减少,需求减少意味着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则意味着失业进一步增加。

(3)预期收入下降负循环。经济增速放缓和失业持续增加,让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前景持续悲观,悲观的收入前景迫使人们进一步收缩消费(根据弗里德曼和莫迪格利安利的“永久收入学说”,消费不是取决于当期收入,而是取决于长期永久收入),收缩消费恶化经济前景,反过来进一步恶化预期收入之悲观预期。

(4)信用萎缩负循环。经济放缓、失业上升、预期收入下降,迫使经济所有部门“去杠杆化”,整个经济体系之信用总量(信用需求和供给)持续收缩,真实利率持续增加,社会财富(私人财富和政府财富)持续缩水。

 

负循环机制里面最重要的是“信用萎缩负循环”。根据我本人提出的“信用体系—真实经济—虚拟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国际货币评论》2010年第三期),信用增长才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性力量,不是传统理论所强调的货币供应量。然而,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旦经济陷入信用萎缩负循环,货币政策则完全失效,无法将经济拉出“信用萎缩负循环”之深渊。“信用萎缩负循环” 与凯恩斯当年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并不相同。如果经济只是陷入“流动性陷阱”,那么中央银行持续宽松货币政策或“零利率货币政策”则完全有可能将经济体系拉出“流动性陷阱”。

 

然而,一旦经济体系陷入“信用萎缩负循环或信用陷阱”,宽松货币政策或零利率货币政策就没有办法发挥作用,因为货币创造机制并不等同于信用创造机制,货币供应量的持续扩张,并不等同于信用扩张。日本长达10多年的“低利率或零利率货币政策”早已证明此一重要论点,全球金融危机两年来的惨淡现实再一次证明:一旦经济体系陷入负循环,货币政策就无济于事,货币和信用不是一回事。

 

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只好坐以待毙吗?

(未完待续)

7
发表于 2010-10-11 09:58:49 | 只看该作者
刚刚才知道一个消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竟然是一个中国人,刘晓波。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7:53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到水木青春兄对经济学也比较感兴趣呀。不知您对飞猫的《中国建国以来财政收入与财政赤字的比较》一文,如何看呢?

 

呵呵,飞猫对您的文章都没有回复,反而问您俺的文章如何看,见怪不怪呀^O^

9
发表于 2010-10-15 10:3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会飞的猫)[转帖]短信:变化的十年

这世界,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10
发表于 2010-10-21 15:01:2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猫兄让我来评论文章,真是受宠若惊。既然猫兄指出来了,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班门弄斧了。

 

其实论高度来看,猫兄比我看得比我要远,我充其量只是一个爱好者,是票友,所以以下见解纯属个人愚见:

 

猫兄的那篇文章看了,看得心惊肉跳,数字惨不忍睹。不过想想这些年的情况,确实如此,整个经济环境越来越恶劣。有国外评论说过,ZG政治上极左,经济上极右,这样的一个趋势确实是不容乐观的。

 

不过有一点我想表达一下,虽然有这么多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比较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如同我的思想,以前是认为经济就是经济,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上起作用;后来转变成了经济不是独立的,一定是有其政治背景的,所谓的政治经济学;而现在的想法是经济运行其实是混沌的,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的,虽然我们在某一阶段或是某一个地区发现了经济的规律,但那只是规律的一小部分,从一个大的阶段来看,我们还真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经济规律。

 

所以个人以为,虽然问题多多,虽然不容乐观,但是希望总在前方的。呵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