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我国企业推行EAP的问题及建议

[复制链接] 0
回复
5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0-19 10:3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陈兴华


【背景】
2010年1月,江苏某台资企业爆发2000多名员工的大罢工,2010年5月,广东佛山南海日本某著名品牌汽车的零部件制造公司发生工人罢工,2010年6月,广州南沙区的另一日本著名汽车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发生工人罢工,2010年1-6月份,台资某代工巨头发生了员工“13连跳”的恶性事件……
2010年,国内某著名电信设备供应商增设EAP经理岗位,该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培训,设立内部心理咨询机构、热线、开展内部心理咨询,处理突发事件,与机构合作开展EAP服务等;2010年,某著名台资企业,增设心理咨询师岗位,该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厂区内的心理诊疗和管理,按照有关制度、规范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注意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员工心理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制定相关诊疗流程和规范并予以实施等;2010年,国内某著名汽车企业集团,启动员工辅助计划(EAP)项目,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幸福自助餐”精彩讲座、“心灵和谐号”危机干预系统、“幸福指南针”热线咨询、心灵评测以及网上评测、内部心理咨询辅导员培训计划等……
【背景分析】
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共存,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共存,家庭教育的无限溺爱与企业管理的冰冷无情共存,传统文化观念与多元社会思潮共存,少数个人成功的光鲜与广大群体痛苦的挣扎并存……同时,自本世纪以来,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新一代劳工群体逐渐成为企业员工主体,他们相对的有知识、好自由、自我的,同时又相对脆弱、依赖,然而,他们服务的企业大部分还维持着原来的管理方式,他们生存的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使得我国新一代劳工群体的心理承受巨大冲击,心理健康令人堪忧,因而,员工的心理问题也成为企业管理必须重视和加强的重要依据和内容。因此,EAP(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s,简称EAP)逐渐被企业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开展EAP服务,EAP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趋势。
然而,EAP的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经心理学家引入我国以来,直到2005年前后,才开始有一些大型企业尝试引入EAP服务,至今尚未形成适合我国企业的有效的EAP发展模式,因此,就当前来说,EAP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距离EAP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仍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问题一:片面理解,突出“咨询”忽视“预防”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心理学家将EAP的概念引入我国,在推广过程中,过分突出心理的辅导与咨询的概念,使我国企业误认为EAP就是企业为员工购买心理辅导及咨询的服务。然而,心理咨询在我国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还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为员工购买心理咨询的服务,势必不被接受。
事实上EAP的服务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针对个人的预防措施(例如个人压力缓解方法的培训)、针对组织的预防措施(例如团队沟通的培训)、针对个人的治疗措施(个人的心理咨询为主)、针对组织的治疗措施(团队的心理咨询为主)。EAP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预防部分和团队部分,即团队预防措施、个人预防措施和团队治疗措施三个方面,针对个人的咨询服务仅占极少的部分。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收益的依次是针对组织的预防措施、针对组织的治疗措施和针对个人的预防措施。因此,在我国EAP的服务机构片面地强调个人咨询部分,不能真正的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对EAP的误解。
建议一:全面理解,预防为主,咨询为辅
Bohlander(2004)将EAP定义为“企业通过为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等服务,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方面问题,消除员工各方面的困扰,最终达到预防问题产生,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目的”,该定义的核心是“解决员工问题、消除员工困扰、预防问题发生”,关键是“预防”,辅导及咨询的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因此,我国EAP服务人员及机构要全面了解EAP服务的内涵及外延,建立预防为主、咨询为辅的服务观念,切记EAP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正常员工而不是已经出了问题的员工,EAP服务的核心是预防而不是咨询及治疗。
问题二、模式照搬,忽视“文化”
EAP,直译为员工辅助计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原因是企业注意到员工的酗酒、吸毒和其他一些药物滥用问题影响到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美国社会的变动,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法律纠纷等个人问题也越来越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表现,于是有的企业建立了一些项目,聘请心理专家帮助员工解决这些个人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诊断-培训-咨询与治疗”的基本运作模式,而且,重点在咨询与治疗。我国企业员工基本不存在酗酒、吸毒等问题,我国的传统文化决定员工不会因为家庭矛盾等问题做心理咨询,他们习惯于通过利用自有资源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因此,我国EAP服务的方式应该是帮助企业和员工自我解决问题。然而,我国EAP服务的供应商忽视背景文化的差异,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纯粹把自己放在能够为企业及其员工解决问题的主导地位,自诩通过简单的几次培训和心理咨询与治疗就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当前员工的问题,结果大部分的EAP项目在几次压力及情绪的培训后不了了之。
建议二:重视文化,创新模式,突出协助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EAP在我国生存的土壤,EAP服务机构必须以社会文化传统的前提,构建适合该文化的EAP运作模式,而不是照搬“诊断-培训-咨询与治疗”的运作模式。笔者在分析我国传统分析特征的基础上,建议借助自主心理疗法的思想,构建“企业与员工问题及资源分析-方案建议及培训-协助解决”的基本运作模式。EAP服务的提供商首先要协助企业及员工了解自身的问题和资源,并培训他们掌握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然后,为企业设计个性化的EAP运行方案,方案设计的宗旨是充分帮助企业及其员工学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及其员工获得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最后,在企业及其员工资源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通过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源及渠道,帮助企业及其员工解决问题。
问题三:主体错位,忽视“企业自主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觉得了我国EAP的模式应该是“企业与员工问题及资源分析-方案建议及培训-协助解决”的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要求EAP项目开展必须以服务对象为主体,EAP的服务机构只是方案的设计者、方案实施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EAP工作的主体。然而,在我国开展EAP服务的机构,往往把自己作为EAP项目实施的主体,把有EAP服务需求的企业及其员工作为EAP项目的参与者,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了EAP主体的错位。这致使EAP服务在我国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是昙花一现,而不能作为一项稳定的、固定的管理措施或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保留下来。因为EAP的服务机构只能帮助企业和员工发现问题或交给员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可能帮助企业和员工解决问题,因此,这种主体错位的结果最终导致EAP项目的失败。
建议三:摆正位置,“企业”为主,“机构”为辅
EAP的服务机构在推行“企业与员工问题及资源分析-方案建议及培训-协助解决”基本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摆正位置,把企业作为EAP项目推进的主体,把自身作为EAP方案的设计者、方案实施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引入EAP服务的企业必须明白,EAP服务和管理咨询与医生看病一样,服务机构只是辅助我们认清问题及资源,协助我们设计、实施解决及治疗方案的外因,方案及治疗能否实施关键还要靠企业这个内因。因此,企业必须放弃被动接受的错误观念及行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EAP的过程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自己的EAP服务机构及团队,使EAP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举措,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四:盲目引入,昙花一现
EAP服务确实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绩效、降低员工流失、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幸福感等问题,但是,提升员工绩效、降低员工流失率、提高员工满意度等的措施并不一定必须引入EAP服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管理的手段同样可以提升员工绩效、降低流失率、提高员工满意度等。然而,我国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把引入EAP服务当做一种流行。笔者的一个管理咨询客户,是一家外向型企业,2006年引入了EAP服务,建立情感交流中心,2008年经济危机对该企业影响巨大,员工流失严重,我问他们EAP服务是否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他们告诉我EAP的机构与业务2007年就没上台面了。那你们当时为什么引入EAP呢?对方告诉我,是因为领导参加了一次相关会议。
建议四:充分论证,长久绽放
企业在决定引入EAP服务之前必须充分论证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引入EAP服务的目的,当前企业的短板及其与EAP的关系,企业有否推行EAP的基础。
理论上来说,EAP服务必然可以改善企业绩效,但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短板”,在企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首先解决短板问题才能获得最大的边际收益,因此,企业在考虑是否引入EAP项目的时候,首先,明确引入EAP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该目的是否有其它方法,对比EAP投入与产出情况如何等,其次,分析当前企业的短板是什么,EAP与当前短板逐渐的关系是什么,现行状态下,推行EAP会带来哪些结果,再次,分析现有资源是否支持在解决短板的同时推行EAP项目。
问题五:不切实际,全部委托
我国企业有个特点,总是把外部专业机构当成救世主,无论是管理咨询机构还是EAP服务机构,只要决定建立合作关系,就希望对方能够一手操办项目的所有事情,能够帮助企业彻底解决自身的问题。所以,在决定引入EAP服务后,不是对自身的情况做进一步分析,以决定与EAP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而是一切委托EAP服务机构。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如果遇到非常全能优秀的EAP服务机构,可能会帮助、引导企业利用自身资源解决问题,如果遇到相对较弱的EAP服务机构,往往会不欢而散。
建议五:深入分析,最佳合作
企业在决定引入EAP服务后,必须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和自身资源做好充分的分析。首先,分析要实现EAP目的,需要解决那些问题,按照问题的重要性与亟待解决的迫切性进行分类,根据问题分类的结果,确定EAP服务的内容。其次,分析实现EAP目的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有哪些。再次,分析要实现EAP的目的需要利用哪些资源,如果内部资源可以解决,那就不需要聘请外部机构,如果需要外部专业机构指导有效利用内部资源,可以与专业机构建立教练式的合作模式,如果切实需要依托外部专业机构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才与外部机构建立委托式的合作模式。综上,建议我国企业在决定引入EAP服务后,一定要在深入分析问题及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与外部专业机构最佳的合作模式。
症结六:听之任之,项目流产
目前,我国企业在引进EAP服务时,大部分是将其作为一项“运动”来推进,基本上都是在引入的时候轰轰烈烈,引入后便销声匿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入EAP服务前对需求及目的不正确,另一方面就是EAP项目推行过程中管控不到位,听之任之,导致最后的不了了之。
建议六:把握项目关键,加强项目管理
在项目开展之前,首先要获得企业高层主管的支持,以更好的获得开展EAP项目的相关资源;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对EAP项目的宣传,宣传的渠道包括书刊、公布栏及各种会议活动等,宣传的内容包括EAP项目的意义、内容、工作方式、原则及其联络的渠道;再次就是要加强对EAP项目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正确评估员工问题类型,选择恰当的资源。
项目运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成功实施EAP项目中每一类人员的责任,并通过相关措施保证各项责任的落实。通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EAP项目的管理责任,EAP项目工作人员承担项目开展的具体工作,员工的直接上司承担发现、辨别和证明绩效底下员工和协助EAP工作人员和员工分析解决问题的责任,每一位员工承担如何主动使用EAP服务提高个人工作绩效的责任;其次要开发并建立对EAP项目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其积极的开展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会影响到其它员工问题的解决;再次就是要特别注意EAP服务的保密性问题,必须将保密原则有效地贯穿于EAP实施的全过程。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010-59082979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